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俄译分析 下载:169 浏览:2107

蒋卓轩 《中国文学》 2021年3期

摘要: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态翻译是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是通过生态学去研究翻译的学科,是一种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的跨学科研究。鉴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系统详尽地阐述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涵,分析“三维转换”原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具体表现,力求为翻译的实践过程提供新思路。

评价理论视角下汉英新闻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北极冰川融化为例 下载:421 浏览:3593

刘玉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5期

摘要:
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危害的一面,北极冰川融化的严峻现状是最具代表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将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产生的生态语言学,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因此本文基于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从态度系统和极差系统两个方面,对有关北极冰川融化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本文将借鉴国际生态哲学观中“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理念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在关于北极冰川融化问题上,新闻报道更多的运用了态度资源,明确表达出北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报道者更倾向使用有益性的生态话语,提倡人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符合万物共生,和谐统一的生态哲学思想。

气候变化新闻中时间和价值趋近化策略研究 下载:267 浏览:2717

董佳艺 《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新闻了解气候变化等社会热点议题。为探究新闻语篇是如何描述气候变化问题,又是如何传递出积极的生态意识,文章运用Cap的趋近化理论,重点对2015-2020年The Guardian和CNN中的20篇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和价值趋近化策略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并比较近6年新闻语篇中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情况。研究发现,新闻语篇是通过时间和价值趋近化策略,利用六个典型范畴中的具体项目让过去或未来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气候变化问题拉近到现在;让有益性生态意识与读者同一范畴、让破坏性生态意识与读者相对立,以此突出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并使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倡议合法化。此外,经过历时比较两组语料,文章预测未来三年气候变化问题将持续恶化,但人们也将重点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积极采取更加具体、细化的应对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