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现象及后果的研究评述 下载:55 浏览:340

刘丽萍 陈善平 潘秀刚 张中江 宋绍鹏 《体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界定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的理论概念,分析失范行为现象及其后果,深入研究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体育失范行为的研究主体不明确;体育失范行为现象划分模糊;缺乏定量研究。建议今后关注非运动员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从非运动员青少年体育失范发生的心理机制、构建理论研究体系和开发测量量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体育健康行为。

“科学家英雄”的诞生及其后果——论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下载:66 浏览:366

李静 《中国文学》 2020年6期

摘要:
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发表后,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本文从其巨大的影响力入手,探讨为何是数学家陈景润这一距离传统英雄形象最远的人物引发了时代最普遍的激动。通过梳理书写陈景润的文本序列,本文发掘出同时期秦牧的《探访"科学怪人"陈景润》一文作为参照,凸显《哥德巴赫猜想》以"爱"与"美"为主轴的主体抒情机制。正是这一机制,为"知识分子英雄"的诞生提供了必备的共情基础。在书写知识分子之美的同时,徐迟还借助仙鹤意象巧妙地解构了此前一个历史时期奉行的"又红又专"的政治意涵。而陈景润之"专",又在徐迟笔下被具象化为一个成功登顶的过程,因而被许多读者视为励志型读本,兼具个体解放与成功学的因子。对"专"的极致追求,在产生"解放"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至今的社会后果。

冷库输氨管道氨气泄漏扩散特性分析及事故后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01

齐晗兵1,2 吴亦萌1 王迪1 王秋实1 李栋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冷库输氨管道老化腐蚀从而发生泄漏问题,建立开放空间氨气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了泄漏时间、泄漏速度和环境风速对氨气在开放空间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时间对氨气浓度分布影响很大,随着时间增长,空间各点氨气浓度总体逐渐增大后稳定不变,不同点浓度增大的路径不同,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不同;泄漏速度越大,氨气在同一时间内扩散范围越大,对大气环境危害更严重;风速越大,扩散区域有所偏移,但区域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研究结论可为冷库氨泄漏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论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 下载:46 浏览:416

张会永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康德的至善学说蕴含着一种从后果主义角度进行解读的可能性。至善作为德性与幸福的综合,可以被解读为"理想的道德世界"或"一切道德目的的全体",它蕴含着一种追求"理想事态"的后果主义价值论思想。而康德关于"人有义务促进至善"的主张,不仅不像伍德和贝克等人认为的那样与康德关于"应当意味着能够"的主张相冲突,反而包含着从目的出发来理解义务之可能性的后果主义规范论思想。因此,探讨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不仅有助于克服康德伦理学与后果主义伦理学不兼容的传统教条,也有助于克服对一般后果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论是"前道德的"或"非道德的"的责难。

决策理由、行动和后果对决策后悔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241

范宜波1 吴晓静2 刘志雅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决策理由(合理与不合理)、行动(做与不做)和后果(严重与轻微)对决策后悔的影响,以2×2×2被试内设计,设置8个决策情境进行实验。结果:不合理决策的后悔体验比合理决策更高,严重的后果导致的后悔比轻微的后果更高,行动无主效应,但在后果轻微,理由不正当条件下,行动也就是"做"导致更多的后悔情绪。结论:决策理由的合理性与后果的严重性是影响决策后悔的重要因素;只有理由不正当且后果轻微时,才存在"做效应"。

完整性管理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0 浏览:280

刘玉杰 马雨廷 李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完整性管理可将长输管道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和减少管道事故的发生,保证管道经济安全运行。开薛线天然气长输管道在防腐层检测、浅埋点防护、线路中线测量、高后果区识别、GPS巡检及第三方施工协调保护、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完整性管理方面的应用实践成果,建立和完善了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实施模式,显著提高了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这些实践也为其他新建管道推广应用及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了借鉴。

论房屋租赁中装饰装修附合的法律后果 下载:24 浏览:344

陈晓敏 《法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装饰装修与租赁房屋附合时产生物权法与债权法上的双重效果。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合同责任替代添附规则及不当得利返还规则的适用,导致因附合产生的得利与损失在租赁合同双方之间分配不合理。妥当的做法应当是实现添附规则与合同责任的衔接,在无约定时,适用添附规则由出租人取得附合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出租人仅可对未经其同意的装饰装修请求恢复原状。对于经同意的装饰装修,承租人得请求出租人在装饰装修带来房屋增值的范围内作出补偿,为避免强迫得利应依主观标准计算补偿范围;对于未经同意的装饰装修,但出租人同意取得其所有权的,承租人可以依不当得利返还规则请求补偿。承租人在获得补偿前有权留置附合装饰装修物。在租赁合同无效或解除的情形,承租人仅能针对依添附与不当得利返还规则未获补偿的费用损失在出租人有过错时请求赔偿。

论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切入 下载:46 浏览:397

徐澜波 《法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在我国,对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尚未达共识,理论研究亦欠丰富,依此似难找到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是宏观调控法中确认的符合宏观调控法目的、任务和效果,能够发生与确定国家调节经济关系的宏观调控行为模式,其由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类型(涵摄于宏观调控手段中)与法律后果构成。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既不是立法活动,也不是法律规范模式,其作用于宏观调控立法及其规范所针对的对象与客体,具有主观和客观统一性,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要素是"处理"和"制裁",分别对应着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法律后果。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不符合宏观调控手段的规范要素,故而不属于调整方法所涵摄的宏观调控行为的类型,符合规范要素的宏观调控手段可以是货币手段、财税手段、规划手段、汇率手段等。宏观调控法是规制宏观调控权和宏观调控行为之法,作为调整宏观调控机关(组织)与被调控主体之间经济社会关系之法,只应存在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宏观调控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并非只指法律责任,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也并非只由宏观调控行为的类型与法律责任构成。

司法裁判后果取向解释的方法论应用 下载:48 浏览:364

戴津伟 《法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司法裁判后果取向解释体现为法官基于预期的合理社会效果推导法律解释结论,这一方法有利于发挥社会后果的合理导向功能,但也容易滑向功能主义解释。法学界对司法裁判后果论方法研究侧重后果主义论证,强调依据社会效果证成裁判结论的正当性,没能系统揭示后果取向如何融入法律解释,规则取向与后果取向二元对立一直存在。目的解释作为目标导向性解释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诉求,构成后果取向进入法律解释的常用通道。很多后果取向解释秉持功能主义立场,以目的解释名义,推行后果主义论证,用裁判结论的合理证成代替法律解释,把司法裁判的功能目的等同于法条的规范目的,挤压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规范后果取向解释应用,必须区分法律解释与裁判结论的合理证成,理清目的层次,遵循法条与规范目的之对应关系,将后果取向作为内置于目的解释之引导与合理评价机制,防范后果取向对法律解释的歪曲与解构。

政治信任:心理学视角下的前因后果 下载:40 浏览:236

刘建平1,2 杨铖1,3 《心理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政治信任(Political Trust)是近年来政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研究主要从政治信任的概念、基础理论、特征、测量、相关前因及结果变量的比较及实证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针对现有研究情况,提出未来研究应注意从测量客观性、实验室操纵、相关因素关系、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重典能治乱吗:行政处罚保荐代表人违规行为的经济后果分析 下载:86 浏览:485

易阳1 田涵艺1 宋顺林2 谭劲松3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完善对证券中介的监管,避免欺诈发行证券,是金融监管工作和理论的核心。本文利用2004-2015年保荐信用监管数据,首次从保荐代表人个人层面研究行政处罚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其他保荐代表人,违规保荐代表人被处罚后承接IPO项目的数量显著减少、规模显著减小、保荐业务费率显著降低。此外,违规保荐代表人被处罚后承接IPO项目质量显著改善,体现为盈余管理程度更低、项目盈利能力更高。上述结果说明,行政处罚有效惩戒了违规保代,并促使其显著改善执业能力。本文为行政处罚有效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完善监管执法和配套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产品市场后果 下载:81 浏览:485

辛清泉1 周静1 胡方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而遭受监管处罚这一现象,讨论和度量公司的声誉损失在产品市场上的溢出效应。使用2004-2012年间294宗处罚案件,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样本,公司在受罚后三年内销售收入下滑了11.9%~17.1%,销售毛利率下降了2.4~2.8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在处罚后下降幅度达到43.9%~55.1%,而来自小客户的销售收入在处罚之后并未遭受明显下滑。总体而言,公司虚假陈述导致的污名对产品市场有着实质性影响。本文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情境下产品市场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帮助。

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的动因与后果——以神州泰岳为例 下载:76 浏览:494

张奇峰1 冯琪1 陈世敏2 戴佳君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股市的剧烈震荡使得许多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股价低于其行权价格,公司是否应该修订股权激励计划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神州泰岳为例,我们分析了企业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的动因及其后果。神州泰岳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的动因在于引入与激励新高管以实施多元化战略转型、减少核心员工流失、完善公司治理与倡导分享文化。与计划修订前相比,在计划修订的后三年中,企业财务绩效、运营效率与市场价值都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企业股权激励计划修订也诱发了盈余管理行为。总体来看,神州泰岳激励计划修订具有积极的市场反应,提高了企业价值。据此我们讨论了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的成功实施所依赖的条件与机制。

逆周期并购的经济后果及其异质性特征 下载:71 浏览:481

吴娜1 于博2 吴家伦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自2013年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以来,并购交易逐渐成为企业寻找新动能、实现"弯道超车"的主战场。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的背景下,逆周期并购的真实经济后果仍然是一个谜。通过使用BootstrapDEA方法对2013年发生的534起上市企业并购案例进行并购前3年和并购后3年的绩效差异比较发现:1.逆周期并购(弯道超车)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该负面效应对国有企业更强; 2.与现金支付相比,国有企业应优先选择股票支付类并购交易,因现金支付会显著冲击其绩效水平,而股票支付的冲击效果不显著; 3.民营企业应优先选择现金并购,因现金并购有助于强化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优势,而股票并购则相反; 4.民营企业逆周期并购风险总体低于国有企业的原因是其现金并购的绩效风险更低。创新之处是在偏误修正基础上跟踪逆周期并购效率,并从组织经济学视角对逆周期并购的经济后果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网高后果区分级预警中的应用 下载:56 浏览:473

王俊硕 刘治邦 张诗佳 管宝倩 《中国石油工业》 2025年2期

摘要:
智能化背景下,输油输气管道互联互通成为趋势,无论是农村煤改气到村村通,都需要长输管道。考虑到输送管道的危险、复杂性,文章同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进行讨论,分析该技术在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网中运用的价值,论述在具体的监控作业中如何应对危险情况,阐述技术在输送管道系统中的运用。长输管道的输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油气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高后果区防护与环境保护的协同策略 下载:47 浏览:582

​郑选 《中国环境保护》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高后果区防护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立协同策略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分析高后果区防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在高后果区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协同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揭示了在这两个关键领域实现协同的关键步骤和面临的挑战。

业绩预告的经济后果探讨——以A企业为例 下载:81 浏览:998

邹雨笑 《中国经济》 2024年11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业绩预告作为企业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行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经济发展走向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以A企业为视角,分析其发布的2019年预计亏损以及2021年扭亏为盈的业绩预告,并探究其原因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发布对企业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天然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风险管控浅谈 下载:312 浏览:2124

谢容 《天然气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运行里程不断增长,管道建设范围越来越靠近人口密集区域,输气管道具有距离长、输送压力高、工艺复杂、介质量大等特点,极其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对天然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天然气输送管道为例进行高后果区辨识及风险评估,进一步分析高后果区管理要点,对我国天然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提出一些拙见。

页岩气采输管道泄漏后果模拟研究 下载:387 浏览:3962

姜艳 彭琼攀 熊小兵 官子惠 章雪艳 《国际科技论坛》 2021年4期

摘要:
针对页岩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ACS和PHAST对某页岩气采输支线进行三维场景构建,模拟了页岩气采输管道泄漏扩散及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了不同泄漏孔径的扩散过程、爆炸冲击的后果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口径增大,页岩气聚集浓度和范围增加,热辐射伤害距离、冲击波超压伤害距离都随之增大。风场条件对热辐射伤害距离和冲击波超压距离有不同程度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风速的增加,防火间距增大,防火高度减小;随着风速增加,热辐射的伤害距离略微增大,冲击波超压的伤害距离略微减小。模拟结果为页岩气泄漏事故应急分级标准及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安全距离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天然气管道泄漏燃爆后果研究 下载:82 浏览:840

白双齐 杨坤 宋凯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天然气管道发生腐蚀泄漏后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爆事故,研究天然气泄漏燃爆后果对制定应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hast软件建立了天然气管道泄漏模型,研究了管道压力、泄漏孔径、风速等因素对天然气泄漏燃爆后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冲击波压力提前急剧升高,在最高点保持地距离变长,延后急剧下降,整体表现为冲击波压力破坏范围加大,燃爆冲击波影响的范围扩大,且范围扩大明显。随着分离器压力的增大,燃爆冲击波影响的范围扩大,影响范围的扩大量逐渐变小。环境风速对下风向冲击波压力几乎没有影响,对燃爆冲击波范围的影响很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