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向日葵新品种对NaCl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 下载:74 浏览:483

李焕春1,2,3 赵沛义1,2,3 吕艳霞4 景宇鹏1,2,3 张君1,2,3 妥德宝1,2,3 李军5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食葵新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食葵的株高、叶片数及根重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在NaCl浓度为0~0.6%时稳定在一定水平上,NaCl浓度达到0.9%(LJ336)或1.2%(X3939、LJ316、LJ366)时开始降低。4个品种相比,LJ316的叶片数最多、叶绿素含量居第2位;LJ366的株高、叶片数、根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居第2位;X3939的株高、根重和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叶片数最少且受盐胁迫影响降低幅度最大;LJ336的株高、根重、叶绿素含量均最低,叶片数居中。不同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差异在NaCl浓度为0.6%~0.9%处理中较大,而0.3%的盐胁迫对食葵生长普遍影响较小,1.2%时又普遍发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均不利于观测品种间差异。LJ316、LJ366、X3939和LJ336的耐盐阈值分别为0.875%、0.868%、0.773%和0.712%。所以,与传统耐盐品种X3939相比,新育成品种LJ316和LJ366在苗期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且LJ366可以获得更高的生物量,LJ336耐盐性相对较低;叶片数和根重等是食葵生物量和耐盐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垄膜集雨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85

张剑1,2,3 高宇2,3,4 任永峰2,3,4 赵沛义2,3,4 任冬生5 刁生鹏1,2,3,4 聂晶2,3,4 骆洪2,3,4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和不覆膜平作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旱作向日葵农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垄膜集雨和旱作农业丰产栽培理论。结果表明:全覆膜垄膜沟播有效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不覆膜平作,其数量各处理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降低趋势。试验认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可增加向日葵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土壤养分,可以为植株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创造良好微环境。

食用向日葵籽粒灌浆及产量对深松和密度的响应 下载:22 浏览:479

孟天天 高聚林 包海柱 赵卉 胡树平 《农业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以食用向日葵(先瑞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深松、密度下的灌浆特性,并用Richard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同一密度不同耕作方式下,产量随耕作方式及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深松45 cm(S45)处理下的产量较深松30 cm(S30),浅旋(RT)平均分别提高6.3%,10.3%,S30较RT提高3.8%。在同一耕作方式下,D3密度的平均产量较D1,D2分别提高28.1%,17.0%,D2较D1提高9.4%。不同粒位向日葵的籽粒灌浆速率(GRmean)、起始生长势(R0)、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籽粒重(W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籽粒重占最终籽粒重的百分率(Ⅰ)、均表现为:外缘籽粒>中部籽粒>内部籽粒;不同耕作方式下表现为:S45时最大,S30次之,RT最低;不同密度下,R0和GRmean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缘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早于内部籽粒。深松加快了籽实的灌浆,缩短灌浆时间,外缘籽粒的I值高于内部籽粒和中部籽粒。

抗向日葵列当新品种新农1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下载:67 浏览:484

苏雅杰1 王喜春2 云晓鹏1 兰海波2 杜磊1 刘文明1 张光3 白全江1 《农业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新农177是由内蒙古蓝海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R1040为父本、A1347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种。2015—2016年在巴彦淖尔市和新疆共8个点的区域试验中,单产分别为3 530.1 kg/hm2和3 480.6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41.84%和32.77%。生育期95~98 d,花期株高195 cm,茎粗2.7 cm,叶片26片,花盘倾斜度4级,花盘直径26 cm,分枝率0,花盘形状平盘,倒伏率0,折茎率0。全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列当寄生率为0。适宜在内蒙古、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向日葵列当为害地区种植。

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 下载:33 浏览:270

刘继霞 山军建 王平 《农业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为明确向日葵育种目标,对油用向日葵和食用向日葵进行了不同密度试验,进而根据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表现及特征特性,对当前向日葵育种方向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向日葵品种选育除了要求优质、高产,抗性好,植株紧凑,叶片小,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耐密植且适宜机械化操作外,油用向日葵还要求籽实含油率高、油酸含量高,食用向日葵还要求籽粒商品性好且机械收获后籽粒不易脱皮、商品性保持不变。通过对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有助于向日葵品种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服务于向日葵生产,促进向日葵产业的发展。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和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383

段玉1 国世佳1 张君1 汪锦星2 安昊1 梁俊梅1 《农业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文章分析了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向日葵产量性状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向日葵最佳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食用向日葵N、P2O5、K2O的最佳经济用量分别为172.0,82.4,120.7 kg/hm2。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单盘粒重和籽仁率影响较小,花盘直径和百粒重是影响向日葵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阴山北麓膜下滴灌种植情况下,N2P2K2处理下,食用向日葵的氮肥利用率为37.7%,磷肥利用率为17.0%,钾肥利用率为38.0%。每生产100 kg向日葵籽实吸收N、P2O5、K2O分别为4.91,1.70,8.38 kg。

不同类型向日葵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差异性研究 下载:87 浏览:488

崔超1 王靖1 王海伟1 王海燕1 郑喜清1 邸娜1 李亚珍1 翟永胜2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类型向日葵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差异性,试验选取9个食用型向日葵品种和4个油用型向日葵品种,进行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叶片SPAD值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以SH363产量为最高,达到了5.15 t/hm2,较平均产量高出28.43%;油用向日葵以TP261产量为最高,达到了4.34 t/hm2,较平均产量高出6.0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盘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高产品种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而单盘粒数与籽粒长度可作为衡量皮壳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该研究为筛选不同类型高产向日葵品种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