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67 浏览:393

吴健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摘要:
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其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与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若干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疏水表面的冷凝传热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14 浏览:324

江志杰1,2 顾聪1 孟昊飞1,2 王文楷1 张程宾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冷凝传热作为一种高效相变传热方式,在化工、机械、制冷、发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冷凝表面做疏水改性处理后可使材料表面实现珠状凝结,能有效提高其传热能力。综述了疏水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疏水表面珠状冷凝的多相流动和换热特性,最后总结了疏水表面冷凝传热特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微信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93 浏览:500

吴健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摘要:
微信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教学以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学习,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微信"平台对接传统"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完善"学前筹备",增加"课后反馈",有助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同学间的协作互助,自觉主动地掌握汽车知识和汽修技能。

功率型LED结温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下载:79 浏览:281

何潜翔1,2 黄建宇1,3 陈乾1,3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研发的LED热学特性实验仪,在仪器原有的脉冲电流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小电流法测结温的实验内容,并利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了LED灯珠在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结温变化。此外,实验还通过引入光谱仪测量了不同结温灯珠的发光光谱,探索了利用LED光谱测量结温的方法。该实验引导学生围绕LED结温测量这一工程技术问题,对原有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放性的拓展,是将传统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的一个成功案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物理研究的兴趣。

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 下载:286 浏览:3015

吴健 《中国电力技术》 2022年8期

摘要: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科技的应用也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做到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才能给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保障。电力工程建设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中有不少科学技术的融入,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也能够有效地做到提升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电网的供电质量得到更高保障。

乡村振兴视阈下新农村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和造价控制研究 下载:110 浏览:1125

吴健文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5期

摘要:
乡村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为了提升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需要采取科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科学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本文探讨如何使用全过程管理机制开展项目的建设和造价管理,分析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问题,探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原则,最后从全过程管理角度分析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帮助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方式,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泵站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下载:267 浏览:2704

吴健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现阶段实践中被广泛利用的高新技术之一,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水资源是我国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资源,分布极为不均。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我国水资源存在着相对紧张的局面。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泵站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十分重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自动化技术在泵站控制中的应用表现越来越突出,分析研究泵站在工作实践中的机电自动化控制,有利于提升泵站的工作实效。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中的创新应用 下载:212 浏览:2368

吴潇潇 吴健 钦伟勋 胥晶 田彬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而在我国电力应急预案的建设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篇文章主要是根据作者的自身经验及其实践,对我国的电力应急预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其发展方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展望了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发展前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