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下载:19 浏览:364

吴鹏1 赵玉梅1 陈冬梅2 彭金霞1 魏敏1 胡传飞1 李冬1 杨玲麟1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收集对比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IMRT治疗局部晚期NPC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由2名研究员分别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计17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局部晚期NPC,两组2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局控率相当,并且两组的总缓解率、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灶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步奈达铂化疗降低了胃肠道反应(RR=0.44,95%CI:0.30~0.64,P<0.0001)及肾毒性(RR=0.28,95%CI:0.17~0.47,P<0.00001)的发生率,但增加了血小板减少症(RR=1.36,95%CI:1.01~1.85,P=0.04)的发生风险。[结论]对于局部晚期NPC,同步奈达铂与同步顺铂联合同期IMRT在长期、近期疗效上相当,同步奈达铂能够减少胃肠道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但同时增加了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从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考虑,奈达铂能够替代顺铂联合同期IMRT治疗局部晚期NPC。

长期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中小学生的近视进展及眼部安全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下载:44 浏览:373

杨吟1,2 李冬锋1 杜念1 杨棹夕2 吴峥峥1,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中小学生的近视进展及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在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者20例(40只眼),平均年龄(10. 99±1. 43)岁,平均等效球镜(-3. 46±1. 85) D,总体平均随访期为(4. 76±0. 23)年。于配镜前、配戴1 d、配戴1周、配戴1月及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每次检查内容包括:(1)裸眼视力、(2)裂隙灯(含镜片配适)、(3)角膜地形图。每戴镜满6个月,加做IOLMaster;每戴镜满1年,加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泪液分泌试验、眼压。比较戴镜前和戴镜(4. 76±0. 23)年后各检查项目的差异。结果 (1)所有试验眼的平均眼轴增长量为(0. 20±0. 019) mm/年,(4. 76±0. 23)年的总体平均眼轴增长量为(0. 95±0. 09) mm;(2)所有试验眼白天的裸眼视力均较好,平均为0. 86±0. 13;(3)浅层点状角膜病变的发生率为35%,均在短期使用人工泪液后消失;(4)镜片偏位的发生率为15%,均未引起明显裸眼视力异常,在换片时通过调整镜片参数得以改善;(5)相比戴镜前,其角膜内皮细胞计数(t=-0. 546,P=0. 59)、泪液分泌试验结果(t=0. 547,P=0. 59)及眼压(t=-0. 154,P=0. 88)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及眼部安全性,如何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发挥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对比研究其针对不同地区青少年近视者的长期配戴的效果及安全性、及对比角膜塑形镜与其他近视控制措施的作用高低等,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手术智能排程系统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下载:21 浏览:439

包安竹 白晓霞 王小丽 林玄毅 曹勍 夏琴 2018年9期

摘要:
通过智能工作环境设置约束条件,建立手术智能排程系统,实现手术和人员的自动排程,并为手术精确匹配对应医疗亚专业的手术护士(以下简称亚专业组护士)。方法通过设置手术预约并自动排序,以及设置护士排班约束条件,实现自动排班,系统自动生成有效排程。回顾性比较试验组(2017年3月)与对照组(2016年11月)两组排程数据,对每日排程时间、日均手术台次、护士加班时间以及护士专业匹配度、手术二次调整率、手术错排漏排率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应用,日均手术台次增加10台,手术二次调整率降至17.74%,亚专业组护士人岗匹配度达到94.71%,手术错排、漏排率降至4.78%。结论手术智能排程系统能提高排程效率和质量,使手术间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有利于提高亚专业组护士的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Brighton分层诊断:基于四年期间1 358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下载:98 浏览:528

​柳胤1 楼敏2 邵蓓3 罗璨4 纪芳5 代红源6 李晓裔7 胡波8 秦超9 徐浚10 刘书平1 姚嘉嘉1 关景霞1 肖哲曼1 卢祖能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Brighton标准分层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淮河以南14个省/市共69家医院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Brighton病例定义标准进行诊断的肯定性分级(1级最高、4级最低)。结果最终共收集GBS患者1 358例,包括脑神经变异型51例、Miler-Fisher综合征157例、肢体无力为主的经典GBS患者1 150例。在经典GBS患者中,49.57%(570/1 150)有前驱事件,其中呼吸道感染占71.23%(406/570);83.74%(963/1 150)以无力为首发症状;99.21%(1 124/1 133)在4周内无力的严重程度达高峰;无力达高峰时患者的Hughes GBS残障评分为(3.15±1.16)分,99.56%(1 128/1 133)的患者无力呈对称性;95.39%(1 097/1 150)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在完成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80.58%(772/958)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在完成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中,脱髓鞘性GBS占48.14%(401/833),轴突性GBS占18.01%(150/833)。在所有经典GBS患者中,Brighton分层诊断为1级的患者占44.09%(507/1 150)、2级占45.74%(526/1 150)、3级占7.57%(87/1 150)、4级占2.61%(30/1 150);其中,在临床资料完善的729例GBS患者中,上述比例分别为69.55%(507/729)、28.67%(209/729)、0%(0/729)、1.78%(13/729)。结论中国南方GBS患者以脱髓鞘为主要的亚型,而轴突亚型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国北方;Brighton标准对GBS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脑脊液和电生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分级十分重要。

眼科病房护理管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下载:195 浏览:1973

唐小涵 孙文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护工作者、患者、患者家属及保洁人员在同一环境中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为规避此风险,需要做出相应的管理细则规定才能有效的逐步恢复临床正常工作。本文主要从眼科病房在复工复诊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从人员管理、病区环境管理、防护物资管理、患者及家属的防疫管理等几方面做详细介绍,希望对其他科室在应对新冠疫情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工作体会 下载:292 浏览:2825

王雁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对37950例(75900支眼)患者行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工作体会,总结其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对2019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门诊眼压室接收的37950例(75900支眼)患者行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方法和体会,总结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工作要点。结果 37660例(75610支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测量,98例(98支眼)因角膜水肿明显,165例(165支眼)因无光感,27例(27支眼)因义眼或无眼球未测量出结果。所有患者均无眼部感染发生,37948例(75898支眼)患者无眼部不适发生,2例(2支眼)患者出现短暂的眼部刺痛。 结论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因测量时间短,测量时无需触及患者眼睛,较好的避免了眼压计接触角膜可能所致的交叉感染,是临床上常用且适用的眼压测量方法,工作人员因掌握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以更好的协助医生对疾病的诊疗。

关于腮腺肿瘤手术护理的思考 下载:269 浏览:3014

刘燕‭ 《肿瘤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腮腺肿瘤为头颈肿瘤外科较常见疾病。其中约80%为良险肿瘤,主要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等。恶性肿瘤约20%,主要有郭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癌等。腮腺肿瘤的主要、疗方式为手术。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在保留面神经的基础上的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总结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经验。

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881

江姣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抽选7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介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术后营养支持方案。将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对,同时比较两组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营养支持于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控制能力的影响 下载:125 浏览:1526

佘娅玲 《国际护理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助产责任制护理+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110例初产妇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5,助产责任制护理+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焦虑情绪、分娩控制能力、产程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娩控制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实施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既能够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还能够增强其分娩控制能力,缩短产程,可推广。

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791

胡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高龄住院患者采取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高龄住院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考察组采取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一般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考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结论: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高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下载:179 浏览:2004

谢丽儒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后,可显著减轻患,提高护理满意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