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星地链路的垂直降雨场反演方法 下载:59 浏览:458

咸明皓 刘西川 印敏 宋堃 高太长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在分析星地链路几何结构及传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联合代数重建技术的星地链路反演二维垂直降雨场的方法.利用实测降雨资料构建3类降雨场,并搭建3条17 GHz垂直极化星地链路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单星地链路无法实现二维垂直降雨场的重构,反演场与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504和0.364;基于双星地链路的反演结果和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8,平均偏差分别为0.122, 0.159和0.537 mm/h,欧式距离均低于0.9 mm/h,熵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6%,基本实现了二维垂直降雨场的反演;三星地链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反演精度,相关系数接近于1,能够精准重构降雨场.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星地链路的垂直降雨场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星地链路的架设和维护简单,探测降雨范围广,易于在高原、山区、海岛等传统地面观测资料缺失的地区使用,可以作为已有降水测量手段的补充.

基于无人机垂直观测的南京PM2.5污染个例研究 下载:71 浏览:233

曹云擎1 王体健1 高丽波1 陈璞珑1 赵明1 周树道2 王敏2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边界层内气温、相对湿度对PM2.5垂直分布和近地面污染的影响,本文使用搭载了多参数大气环境探测传感器的无人机对南京2017年12月3~4日和12月23~24日的PM2.5浓度、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垂直观测,结合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及HYSPLIT4(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version 4)轨迹计算模式的应用,对这两次PM2.5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12月23~24日的6次观测中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96。逆温层下部,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高且垂直差异较小;逆温层以上,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由于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导致PM2.5在华北平原南部不断累积,之后受到高压系统的影响分别向南和东南转移。这两次PM2.5污染过程都明显受到外部输送的影响,大气逆温对PM2.5和水汽的向上输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部输送和局部逆温是导致这两次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

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结构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关系分析 下载:86 浏览:444

杨明浩1 王丽琼1 左瑞亭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NASA遥感系统提供的2003~2015年全球高分辨率海表温度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时滞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北太平洋冬季黑潮延伸体区海温异常特征及其与热带海表温度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延伸体区的海温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类结构特征,其一为上游区域发展型,包括海盆尺度一致性变化的季节模态和纬向反位相的收缩型结构;其二为纬向延展型,包括分叉东扩结构和通道东扩结构,且该两结构型在2010年前反位相,使得2006年前暖异常东扩路径基本控制在36°N以南,其后至2010年期间,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而2010年后结构型转为同位相,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分叉东扩结构表现为与热带海温变化紧密相关,进一步的时滞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表明,热带太平洋不同地区对中纬度海温分叉东扩的影响存在差异,Ni?o3区海温异常超前延伸体区分叉东扩模态约1~2个月,而Ni?o3.4区及Ni?o4区则与延伸体区海温分叉东扩保持前后各约3个月的宽谱同期负相关,或可表明El Ni?o的东部型和中部型对中纬度延伸体暖流分叉东扩存在超前和同期相关影响,且中部型影响更显著。

海岸线亚像元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75 浏览:489

陈飞宇 胡友彬 施恩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7期

摘要: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交汇的部位,是海岸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分析技术和应用在海洋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国防建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混合像元是制约海岸线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亚像元定位是处理混合像元问题的主流方法。介绍利用遥感影像对海岸线进行亚像元定位的基本流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现有的亚像元定位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海岸线亚像元定位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基于GAC的局部自适应海岸线亚像元定位算法 下载:73 浏览:477

陈飞宇 胡友彬 施恩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采用全局地物端元的亚像元定位方法忽略了遥感影像中属于同类地物的不同像元可能存在的较大的光谱差异,进而影响亚像元定位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C的局部自适应海岸线亚像元定位算法(LASPSMG)。该算法首先采用GAC模型提取初始海岸线,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原理确定进行亚像元定位的混合像元,最后采用局部自适应选取地类端元的亚像元定位方法进行海岸线亚像元定位,减缓采用全局端元引起的光谱分解误差的影响,提高海岸线亚像元定位的精度。

黑潮延伸体邻近海区中尺度涡三维合成结构分析 下载:58 浏览:379

胡冬1 陈希2 宋海波3 毛科峰2 余丹丹1 陈飞1 《海洋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文章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和Argo浮标资料,采用合成方法,构建了黑潮延伸体邻近海区中尺度涡的温盐三维结构。合成结果表明,表层至1×107 Pa,合成气旋涡(反气旋涡)呈现较为一致的位温负(正)异常,气旋(反气旋)涡内呈现较为一致的位温负(正)异常,混合层至约7×106 Pa深度,气旋(反气旋)涡存在位温负(正)异常的冷核(暖)核结构。气旋(反气旋)涡的平均盐度在垂向上呈现"负—正"("正—负")上下相反的异常结构。

多源资料重构三维海温场的先验误差估计和诊断分析 下载:81 浏览:505

陈建1 姜祝辉1 宿兴涛1 闫恒乾2 宋博2 安玉柱1 路凯程1 《海洋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遥感资料与实况观测融合重构三维海温场的问题,改进了最优插值中的先验统计信息估计,并研究了背景场和观测项的各自影响机制。在最优插值中,将背景场分别取为平均气候场(静态方案)和遥感合成场(动态方案);在最优融合前,用后验诊断方法迭代优化了背景误差和观测误差协方差;融合完成后,用观测空间诊断误差和模式格点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方案。主要结论:(1)动态方案相对于静态方案分析误差减小的绝对量值由二者的观测误差之差决定、减小的相对程度由二者的背景误差之比决定;(2)背景场的调整作用在中高纬占优势、在赤道海域与观测项调整作用相当,是由协方差相关尺度的准纬向分布特征决定的;(3)动态分析场的中尺度信号谱能量整体比静态分析场高1~3个量级,但在热带海域相当;(4)遥感资料通过分辨实况观测所无法分辨出来的海温中尺度特征,达到减小误差、提高有效分辨率的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