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复垦措施下铁尾矿的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 下载:59 浏览:470

郭岩松 吕春娟 郭星星 陈丹 王煜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在铁尾矿复垦区,运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复垦措施的土壤多重分形特征,有助于表征重构土壤特征,并进而为分析重构土壤的性质奠定基础。以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国泰矿业有限公司泉子沟的铁尾矿为研究对象,对坡面5种复垦措施样地的表土层土壤粒径分布进行多重分形参数分析,并探讨了其与土壤性质和土壤抗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铁尾矿复垦样地重构土壤粒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且不同复垦措施间多重分形参数特征差异明显。与砂土基质相比,砂菌基质和裸尾矿基质的粒径分布集中程度D(1)和D(1)/D(0)较低,谱宽△ɑ琢较大,其质地非均匀性程度较高;与油松紫穗槐模式相比,刺槐连翘模式的集中程度D(1)和D(1)/D(0)在砂土基质中较高,在砂菌基质中没有明显差异;但在质地非均匀程度方面,油松紫穗槐模式高于刺槐连翘模式;裸尾矿基质与其余样地相比,粒径分布的集中程度D(1)和D(1)/D(0)较低,质地非均匀程度较高,但对称度△f与砂土基质差异不大;砂菌基质的粒径分布对称度△f最高,砂土基质和裸尾矿次之。(2)铁尾矿复垦样地粒径分布对称度△f与抗蚀性、饱和持水率、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1)、D(1)/D(0)和△ɑ琢与抗蚀性和土壤性质的关系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铁尾矿复垦土壤重构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地表硬化的植物学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479

王美娇1 周丽2 周青1 王丽红1 《中国土壤》 2019年4期

摘要:
全球地表硬化现象日益增强,严重影响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发育,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子。通过综述近年国内外在地表硬化植物学效应及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研究可开展的工作:(1)深入探究地表硬化影响植物生长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如地表硬化作用的关键蛋白和基因等,继而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强化蛋白功能,提高植物对地表硬化的抗性。(2)筛选适应地表硬化的植物。(3)深入研究植物对地表硬化的适应性机理,采用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培育植物新品种,适应地表硬化。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地表硬化对城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克服地表硬化的阻碍而全力发展提供参考。

生物质炭对设施连作土壤性质及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92

张功臣1 陈建美1,2 赵征宇1,2 李磊1 秦玉红1 王波1 张守才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以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低量施用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0.25%(w/w)(PB1)、0.50%(PB2)和1.00%(PB3)的花生壳炭以及0.25%(WB1)、0.50%(WB2)和1.00%(WB3)的小麦秸秆炭6个施炭处理,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B0)为对照。春秋两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酶活性,增加黄瓜产量。生物质炭处理后连作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而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生物质炭处理可显著增加黄瓜主茎最大叶叶面积、茎粗、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WB1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春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11%和14.87%,秋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0.62%和25.38%,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外,生物质炭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盛瓜期黄瓜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质炭可改善设施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提高黄瓜产量。实验中以0.25%小麦秸秆炭(折合5.63 t hm-2)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

复垦类型对煤矸山土壤微生物功能菌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207

张蓉 于亚军 《土壤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土壤微生物功能菌的数量变化关系到土壤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改善,因此研究其数量特征对查明复垦煤矸山土壤质量恢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霍州市煤矸山复垦农田、果园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复垦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菌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种复垦样地农田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较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最高;林地p H值较低,但碱解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高。(2)3种复垦样地功能菌总量表现为林地>农田>果园,其中好氧固氮细菌表现为农田>林地>果园;氨化细菌为林地>果园>农田;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林地>农田>果园;有机磷、无机磷细菌为果园>林地>农田。(3)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受土壤性质的影响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功能菌数量影响的贡献率最大。

试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和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833

杨启豪 《土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土壤调理剂对于是改善土壤环境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土壤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等的日益严峻,我国许多土壤资源都受到危害。为了能够合理提高土壤利用率,对不同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调理剂使用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本文主要以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试验研究,对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和水稻系统的重金属含量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735

冯亮 《中国土壤》 2024年5期

摘要:
深松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耕作方法,通过破除土壤硬盘层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因此,深松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的热点。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综述 下载:151 浏览:1449

张钊熔 石海兰 《中国土壤》 2023年8期

摘要: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是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共同结果,研究土壤空间变异性对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农业技术研发和土壤生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法阐述了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旨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山西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144 浏览:2326

原茶英 《中国农业》 2023年9期

摘要:
在山西省早熟地区的代表-阳曲县,以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对象,研究了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时期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方式对土壤的保水性有显著地影响,0 cm–10 cm和10 cm–20 cm土层的含水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5%和6.51%;21 cm–4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和硬度均显著低于等行距种植方式。其中,容重下降0.13 g/cm3,硬度下降35 N。玉米宽窄行种植对提高玉米叶片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40%、4.01%、3.74%,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5.88%、5.91%、14.28%。宽窄行种植模式下,2018年度玉米单产增加10.83%,2019年度增加12.35%。从总体上来看,宽窄行种植对玉米叶面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产效果明显。因此,在山西省早熟地区,宽窄行是一种比等行距更理想的种植先玉335的方式。

土地利用类型差异下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异研究 下载:149 浏览:1999

曲奘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5期

摘要:
采用地统计学中交互相关系数方法,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0cm深度土壤水分平均含量为草地>果园>农地>林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地和林地土壤水分的含量与深度关系不大,但是果园和草地土壤水分的含量与土壤深度关系较大;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地利用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关性先减小后增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变异性逐渐减小;综合水平与垂直方向来看,在0-10cm土壤水分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最大。因此,为了该地区的经济环境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发展果园和草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