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施用高浓度Cu、Zn沼液盆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399

董翠敏1 程海翔1 李璐铫1 李建辉1 刘倩赟2 田光明3 《土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以潮土、红壤为供试土壤,以玉米、小白菜和紫花苜蓿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浓度的Cu、Zn猪场沼液施用30天后(盆栽开始30天)对几种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沼液的对照相比,施用高浓度Cu、Zn猪场沼液使潮土p H下降、红壤pH显著升高,土壤p H值的这一变化在3种供试作物上表现相同;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因土壤类型而异;土壤交换态和铁锰态Cu、Zn含量显著提高,且在红壤上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潮土。研究认为,高浓度Cu、Zn猪场沼液施用于农田在改善土壤肥力性状的同时,也会使土壤重金属Cu、Zn含量特别是有效态含量增加,导致潜在环境风险增大。

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硒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下载:60 浏览:167

柴龙飞1 李杰1 钟晓宇1 郑国东1 欧阳鑫东1 陆康运1 雷天赐2 蔡鹏捷3,4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水田和旱田,分别于0~20 cm和150~200 cm深度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桂中南部地区农田表层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7μg g-1,93.76%的农田表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0.4~3μg g-1),深层土壤(150~200 cm)全硒平均含量为0.62μg g-1,79.04%的深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研究区内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全硒都达到足硒标准(0.175~3.000μg g-1)。广西桂中南部研究区内农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的Al2O3、Fe2O3、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旱地土壤相对于水田土壤富Al2O3、Fe2O3、有机质,低pH值,导致旱地土壤的硒含量高于水田土壤。据此表明,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农田土壤有利于种植富硒作物。

精准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2

狄彩霞1,2 莎娜2 栗艳芳2 杨永青2 任超2 李秀萍2 骆洪2 李宝贺2 邢学峰3 《农业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文章针对水肥耦合技术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进行简单概括,指出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可以减轻土壤板结,调控土壤温度、pH值、全盐含量、微生物数量,减少硝态氮淋溶等,从而对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水气协调造成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载:258 浏览:2788

张国荣 吴文元 刘金宝 《土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少耕和免耕三种处理方式,对比分析各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化及玉米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影响,且进一步影响玉米产量。少耕和免耕方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