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形态分析法的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研究 下载:19 浏览:221

黄佳智 董石羽 《中国设计》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如何运用形态分析法将地域中多个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以深圳地铁车辆为例,结合形态分析法原理,将不同的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应用到地铁车辆造型设计中。通过形态分析法可以将多个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形成具有地域性的外观造型方案。通过设计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分析法的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的新方法。

地域性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以台湾花莲为例 下载:86 浏览:461

赵全宜1 吕凯悦1 王卫刚2 《中国设计》 2018年6期

摘要:
花莲地区发展友善农业,绿色有机农产更受到大众的青睐。笔者在台湾游学期间深入花莲地区调研,并与中原大学山水品牌设计实验室的设计师一同探讨完成了花莲县政府委托的花莲农产品包装设计项目。文章通过对花莲资料的整理,对现有的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了分析,利用现代包装设计思维和直观的视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使"花莲农产"包装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完美结合,以此提升花莲农产品包装的品质,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之初探——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为例 下载:86 浏览:496

吴宙新 欧阳国韬 潘小健 饶子芳 熊玉韶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传统地域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我们应充分挖掘其优势,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改造中。研究在实地考察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为什么既有建筑要改造、传统地域建筑有哪些优势特征、又以怎样的思路进行既有建筑改造,为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探究——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 下载:72 浏览:429

孙应魁1 翟斌庆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传统地域性乡土村落的保护更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项挑战。文章针对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特色旅游村落的发展现状和相应振兴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结合新疆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对琼库什台古村落的保护更新提出"理水护林""梳脉成络""分区设点""修屋复景"的具体策略,以期助推相类似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

乡村风貌的地域性传承与更新——棣花古镇规划启示 下载:75 浏览:447

王海银 王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生活和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改变,乡村风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更新。如何将逐渐失去的乡村风貌地域性特色得以传承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自2012年起,笔者开始着手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规划,通过对镇区及其周边调研走访、绘制手稿等方式逐步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从用地、交通、建筑、环境、人文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梳理剖析,坚持规划基于人文历史记忆,尊重现状地形地貌的基本策略,建筑营建与景观营造突出地域性特征,空间营造以乡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习惯和持续发展为准则,风貌整合注重整体与局部、乡村特色与区域环境的关系,通过研究乡村外在风貌与内在特质的关系,为陕南地区乃至更广区域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地域性、集约性、开放性——方志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下载:66 浏览:473

吕永 康玉 潘亮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方志馆是展现地方文化的建筑载体,当前,正处在方志馆建设的重要转型期,探索方志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对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以方志馆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对方志馆发展历程和最新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回顾方志馆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方志馆的发展趋势及设计重点。以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分析其主要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出新型方志馆建筑设计的新趋势——地域性、集约性和开放性。

吉林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地域性关联创作实践研究 下载:85 浏览:504

刘勇 黄勇 莫娜 《中国建筑》 2019年5期

摘要:
在全民体育的背景之下,面临体育场馆缺乏的现状,体育建筑的赛后空间利用问题能够成为可解途径。该文针对吉林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展开对体育建筑地域性关联创作构思问题的研究,同时亦在关注体育建筑赛后的空间利用问题。设计从城市规划布局的定位开始,思考建筑与城市环境关联性问题,使赛后的体育建筑能够成为激活城市局部区域活力的关联性要素。从建筑与环境的地域性关联和新旧结构与复合功能的关联两个方面阐述体育建筑的关联创作实践。

冠心病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86 浏览:517

毕颖斐 王贤良 赵志强 侯雅竹 毛静远 张伯礼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地区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差异与规律。结果各个地域最常见的虚性证素均为气虚和阴虚,实性证素均为血瘀和痰浊。血瘀与气虚地域分布特点相似,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气虚和血瘀均以东北地区最为多见,痰浊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多见,阴虚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少见,气滞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地区相对多见,在西南地区则少见。总体上实性证素严重程度高于虚性证素,呈现出"实重于虚"的特点。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分布存在共性规律,亦有区域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地开展因地、因人辨治。

不同地域气候变化对林业资源的影响研究 下载:42 浏览:492

薛令江 《气候变化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地域气候变化对林业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资源管理策略。首先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域气候变化特点的对比,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特定地区林业资源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气候变化对地区林业的实际影响。接着探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持久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策略与措施分析以及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资源管理实践与推广。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林业资源管理者提供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基于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215 浏览:1719

王舜尧 《设计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被动式建筑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被动式建筑的需求不断提升,各个区域的不同被动式建筑的设计则成为了现阶段被动式建筑大范围推广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影响条件的细致分析,提出了科学化、合理化的针对不同地域因素下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我国建筑行业贡献一份力量。

基于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313 浏览:2578

赵东远 《设计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为提升当前建筑设计质量水平,进一步探索提高被动式建筑设计水平的具体途径,本文将针对基于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探讨。首先,从地域性适应策略概述作为切入点,接着对地域性对被动式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不同环境、文化和技术等角度,针对不同条件下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提出具体策略与建议。

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下载:211 浏览:2251

邵安妮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建筑地域性发展经过了自发,自省,自觉的过程,尤其是自1999年,吴良镛先生发布《北京宪章》,提出了“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以来,我国建筑地域性理论和实践有了质和量的积累。随着新时代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课题的关注,建筑研究更加回归建筑本体。其中对于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建筑本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现代材料的地区化和乡土材料的现代化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经典实例分析,以期探求建筑材料地域性表达。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