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地震相及生产动态的沉积相研究——以莺歌海盆地M气田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I气组为例 下载:58 浏览:448

彭旋 岳绍飞 周伟 李佳 彭小东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M气田是位于莺歌海盆地的大型海上气田,海上气田具有钻井资料少而地震资料品质优的特点。为了明晰该区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调整传统沉积相的研究思路,以该气田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I气组为研究对象,依托优质地震资料开展了岩心、单井、地震、沉积的精细剖析,并结合已钻井、生产资料建立了"地震相—沉积相—生产动态"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精细地表征了沉积相特征,系统阐述了沉积演化过程,指导了气田后续调整的成功实施,为气田后期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借鉴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①莺歌海组二段I气组共识别出4种地震相类型,其中平行强振幅地震相储层物性好,发育原生临滨滩坝相沉积,为优势甜点储层。迁移型和充填型地震相厚度大,物性差,为受重力流水道改造后的残留滩坝砂体,并结合已钻井生产动态证实该类储层产能差。②莺歌海组二段I气组沉积微相为水道改造后的滨浅海沉积,水道改造区域位于7井区西边。5井区、9井区基本保留原生滩坝沉积,水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厚度在空间上呈串珠状展布。

“地震相-岩性层位”识别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以桩海地区中生界为例 下载:71 浏览:1374

张胜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为准确卡取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中生界古潜山地层,通过大量三维地震剖面解释分析,研究了中生界地震相反射和岩性特征,建立了桩海地区中生界“地震相-岩性层位”6种识别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识别模式的建立,实现了地震相与地层岩性关联性,对桩海地区中生界层位划分、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