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场地土壤有机氯污染物暴露途径贡献率分析 下载:53 浏览:374

苏燕1,2 程卫国1,2 李亚斌1,2 王坚1,2 梁坤3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0期

摘要:
场地污染物的暴露途径对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具有显著影响,选择化工、制药等场地中常见有机氯污染物作为研究重点,探究场地土壤中常见有机氯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氯污染物(氯苯类、氯代烃类)主要的致癌风险与非致癌危害熵的主要暴露途径为室内空气入侵或经口摄入,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挥发性气体的贡献率大于75%,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大于20%(1,2,3-三氯丙烷除外,其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达98%)。半挥发性有机氯污染物(有机氯农药类、多氯联苯类)的主要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及皮肤接触,通过经口摄入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大于70%,通过皮肤接触吸收土壤中污染物的贡献率均大于25%。

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土壤有机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52 浏览:388

王甫洋1,2 田珺3 夏晶1,2 陈华3 刘宁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 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 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三种物质存在非致癌风险;经计算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基于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 063 mg/kg、0. 890 mg/kg、0. 005 mg/kg、0. 290 mg/kg和0. 210 mg/kg;场地内风险最大的区域是堆桶区,生产区、办公区、厂房和储罐区未检测到超标物质;单个物质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无明显规律。

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588

石靖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进行了全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分析,通过周密的采样方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发现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铅和镉的含量远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主要源于历史上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城市道路排放以及河流冲刷和沉积作用。风险评估显示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和修复技术建议,以降低污染风险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采样方法 下载:133 浏览:1276

张谢俊 《中国土壤》 2023年12期

摘要:
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控制土地质量的要求,社会逐渐加大了对于已经存在污染状况区域的土壤进行研究、管控的力度。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考察,以详细了解土壤普遍会出现的污染种类,污染来源和原因,从而能够制定有关方案计划,对土壤情况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解决。基于此,本文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初步调查采样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选择与长效管理 下载:82 浏览:922

马勤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11期

摘要: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壤污染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探讨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的技术选择、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以及修复成本降低等多个维度的问题,通过构建复杂且多样化的分析框架,不仅揭示了当前土壤修复领域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工业污染场壤修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方法探讨 下载:83 浏览:915

仇浩南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的多个方面,包括调查目标的确定、监测点位布设的方法、监测重点的选择及采样方法的实施。文章强调了采样方案的科学性和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现场采样水平的有效对策。通过严格的采样计划和数据审核,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污染评估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分析 下载:117 浏览:1497

任思艳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8期

摘要:
虽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日趋完善,人们的环保观念逐渐增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资本也参与到环境保护进程中。但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为了确保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结果真实准确,以便后续土壤治理与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就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进行简要分析。

新形势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的措施研究 下载:128 浏览:1488

​李云杰 《中国环境保护》 2023年3期

摘要: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并且产生的一些恶劣后果是难以弥补的。此种情况下,污染防治不能仅仅考虑为现有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应考虑到是否有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对于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有必要开展全面的调查,在管控过程中更需要运用强制性约束措施来实现管控目标。笔者作为一名相关研究人员,针对新形势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的现状以及措施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文献调研与实际研究,希望能为未来的工作带来更多帮助。

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治理技术 下载:148 浏览:2041

孔东梅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发严峻,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文章首先分析了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给出相关修复治理技术,以供参考。

论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 下载:151 浏览:2136

李靖 唐冬原 马翔 王超凡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2期

摘要:
土壤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污染场地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为土壤治理以及布点工作提供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可以有效改善污染问题,推动环境健康发展。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采样方法研究 下载:256 浏览:3131

刘小猛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本文以工业用地为例进行土壤环境初调,以期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程度、污染类型与分布情况,在采样布点时应注意点位确定与深度选取,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采样方案、科学布设采样点,使污染区的土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生态环保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