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熵值法的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46 浏览:340

陈俊伊1,2 吴启红2 杨平2 王朝霞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为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的物有所值,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需要对其进行全过程绩效评价。以往评价方法分别用两套数据求取权重和最终结果,过程繁杂且主观性较强。为此,采用基于熵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改进,对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改进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可为该类PPP项目的投资决策及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竹炭添加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04

张春燕 张玉茹 魏锦锦 丁心雅 侯向祎 王琼 李赟 《中国土壤》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探讨竹炭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向厨余垃圾添加稻草调节堆肥原料初始含水率为70%后,分别添加0%和5%的竹炭(竹炭与堆肥原料湿基比)进行为期15 d的好氧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厨余垃圾和稻草有机物降解率及堆肥腐熟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增加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高温(> 55℃)持续时间,且高温阶段的前4天,添加5%竹炭堆体温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竹炭的添加提高了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堆肥结束时,与添加5%竹炭堆体其厨余垃圾和稻草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6%和29.2%,表征腐熟化程度的SUVA254和SUVA280值分别提高了15.6%和12.4%。以上结果表明,竹炭的添加促进了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腐熟程度。

美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跨区域关联——以20世纪上半叶纽约市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24 浏览:179

张凯成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跨区域关联是美国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维度。在美国联邦制下,城市相对自主地管理区域内垃圾收集和处理等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城市垃圾管理与诸多跨区域因素相互影响。20世纪上半叶,纽约市先后采用垃圾填埋、压制、焚烧等方法处理城市垃圾。这些举措看似地方政府的自主决策,实则受到欧洲舶来技术的形塑。海洋倾倒垃圾引发的纽约市与新泽西州的争端改变了纽约市处理垃圾的路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人力和物力短缺,迫使纽约收缩卫生服务,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纽约市在20世纪上半叶管理城市垃圾的实践表明,城市垃圾管理不仅是地方事务,更应置于区域乃至全球网络中考察。

垃圾土标贯特性与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关系研究 下载:82 浏览:475

周兴龙1 周丽红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垃圾土的组成十分复杂,掌握了解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指导处理各类垃圾,是目前岩土工程中的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以某垃圾堆场内的试验成果为例,通过统计、总结在不同测试深度和上覆压力的情况下垃圾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以期为研究垃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建立垃圾土的相关规律性研究成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垃圾围城”的破解之道 下载:73 浏览:391

吴江丽 刘晶晶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目前中国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垃圾问题作为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必然产物,越来越凸显出来。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是垃圾处理的速度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多地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本文从政策、规划、处理等三方面探讨了化解"垃圾围城"困境的对策。

膜工艺在垃圾填埋场高盐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423

尹户生1 张斌1 李耕宇1 邓方平1 臧宏宽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6期

摘要:
采用"预处理+膜处理(NF、RO)"工艺对山东省某大型垃圾填埋场高盐渗滤液进行处理,水回收率达70%,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经过浓缩减量化系统处理后,产生的NF浓缩液和RO浓缩液做分类单独收集,方便后续浓缩蒸发结晶及其他处理工艺的实施。

振动纳滤膜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71

范冬晗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将膜过滤技术与机械振动技术相结合,以絮凝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为原水,考察了不同压力、温度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同一运行条件下振动膜与静止膜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振动膜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水温,25℃、压力20 kg。在最佳运行条件下,振动膜效率是静止膜的27倍。振动膜技术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工程化发展方向 下载:53 浏览:457

袁维芳1 王浩1 汤克敏2 陈娟娟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渗滤液水质特性复杂,含有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室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及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4种工艺组合路线,分析了国内主流渗滤液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化应用研究发展的方向。

垃圾浓缩液固化材料的防水和除臭性能研究 下载:34 浏览:504

孔德勇1 刘光聪1 李宝磊1 侯海盟1 赵岩1 刘舒1 宋军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利用3种凝胶固化材料对垃圾浓缩液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处置,同时利用浓缩液与固化材料形成的浆状混合物喷射至垃圾堆体表面,考察其作为膜覆盖的防水、异味隔绝效果。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浓缩液中COD、氨氮和盐分均具有较高的固化效率,其中固化材料C效果最为明显,3种污染物固化效率分别为87.2%、93.7%和86.6%,汞和砷两种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分别为87.6%和94.6%。恶臭阻隔实验结果表明:3种固化材料对于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两种臭气污染源均具有较高的臭气阻隔效果,尤其是固化材料C在密闭实验组中对于两种污染源臭气浓度的隔绝效率仍然为77.73%和71.62%。此外,此覆盖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冲刷水中污染物浓度值极低。

基于双中介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驱动力分析 下载:51 浏览:398

李创1 李多多1 王丽萍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将城市居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将"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驱动的双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不显著,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分类行为;(2)自主规范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居民的分类行为,分类能力的中介效果不存在;(3)价值感知对居民的分类行为呈现出反向效应;(4)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共同发挥中介效应,分类意愿在"能力"的影响下作用强度被弱化,但仍是主要的中介变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同时以强制为主、引导为辅的措施引领居民形成垃圾自主分类的意识和生活方式,推动居民分类行为逐渐发展为自发性行为。

一种新型垃圾车车厢顶盖的设计 下载:80 浏览:496

闫超杰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了防止垃圾车在运送过程中出现垃圾散落的现象,设计了一种新型垃圾运输车车厢的顶盖结构,介绍了帘片串联成的卷帘在滑道内移动的工作情况,改进了现有垃圾车的顶盖形式,实现了车厢顶部的自动开合与密封。结果表明,该新型垃圾运输车车厢顶盖的设计能满足使用需求,具有良好价值。

基于国内外经验的外卖餐盒回收难题研究 下载:51 浏览:363

薛娜 姜晓红 杨文月 朱梦娇 朱慧喆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近几年随着网络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订餐模式便利消费者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外卖垃圾,给环境带来了极大隐患。且国内外卖市场还没有构建完整的回收体系。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的处理方法,借鉴国外外卖餐盒处理回收措施和国内电商快递包装盒如何减少污染的方法,提出可实施的外卖餐盒回收策略。

再生骨料生产调查与其在普通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431

赵振宇 张立群 樊旭英 于东超 许艺颖 杨欢欢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实地调研了张家口市益源建筑垃圾处理厂的生产设备参数、生产能力以及处理工艺。将建筑垃圾厂生产出的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分别做与沥青粘附性试验、压碎值试验和磨耗率试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与沥青粘附性能、抗压碎能力、抗磨耗能力均差于天然粗骨料,但是都满足普通公路中下面层对这三个指标的技术要求。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环境保护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下载:52 浏览:241

张艳玲1 张堃2 刘渌璐1 杨卓熹3 《中国城镇》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的环境卫生问题是多年来困扰社会的难题,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工作对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内主要旅游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观察及记录村民与旅客处理垃圾的行为;通过访谈,了解垃圾处理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其管理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村民与旅客对当前小洲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全面调研小洲村的生态环境卫生情况,分析目前小洲村环境管理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小洲村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供其他传统村落参考。

沈阳市河长制力促河湖垃圾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下载:63 浏览:322

肖启栋 高岩 陈辰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确保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目标任务取得实效,切实加强河湖生态环境治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本文介绍了沈阳市以实施河长制为抓手,全面开展河湖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沈阳市的做法为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和全面推行河长制积累了经验。

垃圾焚烧锅炉氯腐蚀问题浅析 下载:77 浏览:234

顾玮伦1 穆生胧2 宋国庆2 郭大山1 《能源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垃圾焚烧锅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兴起,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近年来,在中国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研发设计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垃圾燃料中含有的氯元素导致锅炉出现了严重氯腐蚀和寿命缩短的问题。文中就垃圾燃料中氯元素的来源与去向,氯腐蚀产生的原因、机理进行分析,并给出防腐蚀方案。

基于某垃圾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268

叶江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其对应的烟气排放标准虽愈发严格,但仍未达到欧盟标准,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分类情况与制造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某垃圾发电厂针对其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通过炉排选型、脱硫脱硝工艺、除尘技术的选择等手段,使得自身的烟气排放标准完全达到了欧盟标准。为国内垃圾发电厂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路域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 下载:88 浏览:363

刘发水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对福州市各个公路站路域垃圾的组成成分和产生量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个公路站的路域垃圾的组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砂石土(52.1%~88%)、树叶(5.9%~31.4%)、生活垃圾(0.3%~14.9%)、行人垃圾(1.1%~5.3%),大部分均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针对福州市路域垃圾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福州市路域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同时对路域垃圾处置方式提出了综合建议。

基于某垃圾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研究 下载:66 浏览:384

叶江 《能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其对应的烟气排放标准虽愈发严格,但仍未达到欧盟标准,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分类情况与制造水平密切相关。文中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某垃圾发电厂针对其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通过炉排选型、脱硫脱硝工艺、除尘技术的选择等手段,使得自身的烟气排放标准完全达到了欧盟标准。为国内垃圾发电厂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技术问题分析 下载:84 浏览:377

欧阳升 《能源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文中主要分析了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技术面临的问题,包括高温腐蚀、水循环、锅炉积灰、再热循环,并比较了高参数和中参数垃圾焚烧工艺的经济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