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二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的京郊地区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下载:77 浏览:255

谭静 《中国城镇》 2018年10期

摘要:
城市边缘区的复杂性根源是利益格局的复杂性,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北京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现实,多元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分析京郊地区二元管理存在问题和多元治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北京郊区的两个具体案例为代表,介绍政府主导和集体主导两种治理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总结了两种模式在适用地区、治理主体、支撑条件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举、引入村庄自主实施改造的模式,控制性规划和协商式规划并举、完善配套措施等具体建议。

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 下载:15 浏览:166

毛艺珺 张运兴 《中国城镇》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基于城市边缘区概念、特征和范围的界定,通过对2008—2017年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突变性关键词分析,探寻国外城市边缘区的地域结构理论及研究方向,进而了解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并在对城市边缘区研究方向权重最高的城乡规划学科的空间扩展、演变肌理、土地利用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问题。

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服务评价——以呼和浩特市榆林镇为例 下载:56 浏览:365

郭丽霞1 张新敏2 《中国城镇》 2020年3期

摘要: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人口、经济、用地和建成环境等均有别于城市或乡村,公共服务环境更为复杂,设施配置不均、建设标准缺失、服务资源浪费与缺位等现象同时存在。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边缘区榆林镇为例,将可服务于该地区的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GIS空间分析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础建设、设施规模、服务能力和外部环境为指标的医疗卫生设施评价体系,解析影响其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要素,提出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的的城市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差异化配置、保障机制等建议。

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服务评价——以呼和浩特市榆林镇为例 下载:56 浏览:365

郭丽霞1 张新敏2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人口、经济、用地和建成环境等均有别于城市或乡村,公共服务环境更为复杂,设施配置不均、建设标准缺失、服务资源浪费与缺位等现象同时存在。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边缘区榆林镇为例,将可服务于该地区的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GIS空间分析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础建设、设施规模、服务能力和外部环境为指标的医疗卫生设施评价体系,解析影响其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要素,提出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的的城市边缘区医疗卫生设施差异化配置、保障机制等建议。

城市边缘区规划实践探索——以东海县城南片区概念规划为例 下载:65 浏览:392

徐鹏飞1 刘星2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摊大饼"式粗放的建设模式使得城市向外围无序蔓延,形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城市边缘区,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蔓藤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创新型、有机生长的规划理论,适合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本文在"蔓藤城市"理念指导下编制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城南片区的概念规划,同时对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借鉴。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认识与探索——以柏泉街张柏路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下载:78 浏览:480

马成鹏 《中国建筑》 2020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传承文化,发展有地域特色美丽城镇的指导意见[1]。针对在小城镇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风貌特征缺失的现象,该文以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处张柏路综合整治规划为例,以荆楚派建筑风格设计导则为指引,阐述笔者对小城镇风貌设计的理解和认识,并探索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风貌设计中应密切联系的建筑、轴线、节点、界面、环境等要素控制,提出了只有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才是小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方向,希望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风貌设计和特征塑造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