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偏压隧道入洞段超薄覆盖层塌陷治理 下载:63 浏览:400

宁赋岩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莆炎高速黄芨隧道出口右线入洞段,位于斜坡下部,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层厚度为3~6 m。施工期间连遇暴雨,隧道开挖时在左导洞及拱顶出现局部塌陷,为有效治理,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塌陷成因,并系统性提出治理措施和施工期间注意事项,最终进行治理效果反馈。结果表明:该段边坡下方遇水极易软化的超薄硬塑状粉质黏土覆盖土层是塌陷的内在因素;施工期间持续降雨形成的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塌陷的外在因素;施工过程中未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是坍孔的重要因素。采取坍孔扎筋喷浆回填+防排水+局部注浆加固+开挖工序调整的综合治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后监控数据较为稳定。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贵州岩溶地区塌陷测量效果探讨 下载:42 浏览:394

张德实1,2 杨炳南1,2 沈小庆1,2 何帅1,2 张德全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5期

摘要:
贵州岩溶地区多见由隐伏溶洞诱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及工程勘查中。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贵州岩溶地区一个地面塌陷勘查项目应用为例,建立了无物质填充、全物质填充、半物质填充三个不同岩溶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并用实测数据进行正演、反演计算,分析异常性质、规模等,最后与已知钻孔控制的地层与塌陷位置实地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利用半物质填充模型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发现地面塌陷下方隐伏溶洞位置。结果显示,该法能够为岩溶地区分析、治理塌陷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唐山市市区岩溶塌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7 浏览:507

田小伟 田俊花 徐宏斌 田双静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岩溶塌陷是唐山市市区重要的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积大、塌陷多发、隐患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本描述了城区岩溶塌陷的现状,并从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形成模式等多方位的分析了岩溶塌陷形成机理。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下载:91 浏览:1050

李坤 《冶金技术》 2024年6期

摘要: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采煤塌陷区是指由于采煤活动导致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问题所形成的区域。采煤活动会导致地质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几个方面来阐述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治理,以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防塌陷措施 下载:324 浏览:3334

尹超 《土壤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给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都开始重视其对施工问题的改善。在建筑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当遇到软土地基的施工时非常容易造成地基塌陷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减少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危害,本文将会针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防治塌陷的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

基于直升机激光三维量测及点云建模技术对受采空区、塌陷区影响的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 下载:485 浏览:2173

李玮 李金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3期

摘要:
本文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输电线路通道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技术,通过对点云数据处理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及等高线,精准提取输电线路走廊地形纹理、地貌及形态等三维信息,动态测算采空区、地陷、滑坡、泥石流、地形位移等地质参数的变化信息,对输变电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勘测。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