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75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基于Eurocode 3标准的某塔设备稳定性分析 下载:23 浏览:217

龚奕豪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有限元方法较高的计算能力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更多可能,介绍了Eurocode 3标准中公式法和数值模拟LBA-MNA方法。通过真实案例,根据Eurocode 3标准中的公式法对轴向弯矩作用下的塔设备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LBA-MNA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延长单筒节来进行多筒节的失稳分析是偏保守的。

大型真空球罐屈曲失稳分析 下载:23 浏览:329

徐永生 杨智荣 索洪超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大型真空球罐的承压方式为承受均布外压,其主要失效模式为薄壳屈曲失稳。以容积为18000m3的大型真空球罐为例,对比分析了标准法、公式法和有限元法在计算真空球罐极限外压时的差别,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含加强筋结构大型真空球罐的屈曲极限外压。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加强筋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大型真空球罐的抗失稳能力。

面向重型卡车的侧翻失稳建模及仿真分析 下载:35 浏览:469

邓卫伟1 李发家2 房纪涛2 张义花2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重型卡车的横向稳定性研究中,车辆重心高,更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将对重型卡车的侧翻失稳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针对试验车辆的参数,分别构建牵引车和牵引车-挂车模型,包括轮胎模型、悬架模型的构建,结合重型车的侧翻评价指标,进行牵引车和整车的仿真工况设定、侧翻状态仿真与分析,说明轮胎垂直载荷是评价侧翻状态最直观的状态变量;通过侧倾角和侧向加速度的振荡变化,可反映牵引车的临界侧翻状态。从而可以为重型卡车的防侧翻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开发钻井提速技术浅析 下载:58 浏览:355

高锐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大庆油田金28区块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青山口组源岩,储层与源岩成指状接触,有利于形成自生自储的致密油藏,该区扶余油层和高台子油层的产能均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针对高台子油层部署的4口水平井分别开发高GⅣ1、GⅣ3、GⅣ4、GⅣ5致密油层,设计水平段长,穿越嫩江组、姚家组等极其不稳定地层,钻井施工难度大。根据实钻经验,结合地质情况,给出不同施工井段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及轨迹施工要求,同时强化钻井液性能,最终实现了致密油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快速优质钻井,为后续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煤壁失稳原因及控制技术 下载:36 浏览:369

王国勋 《冶金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煤壁失稳片帮原因、煤壁失稳片帮控制因素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在6501工作面现场采用了增加液压支架支撑强度、强化档煤板支撑能力、提升采面推进速度以及煤壁超前注浆加固等技术手段,来控制煤壁片帮失稳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解决了6501采面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煤壁片帮问题。

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稳定性分析 下载:64 浏览:279

万达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明挖深基坑容易受到屈服位移的影响,导致边坡失稳。通过计算施工过程参数,构建边坡失稳特征提取模型,提取失稳特征并分析边坡失稳动态,对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计算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的承压范围,得到屈服位移的输出状态参数与安全系数的联合分布函数,利用有限元模型完成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块体的滑移时间步数,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急倾斜特厚煤层采场结构失稳相似模拟实验分析 下载:65 浏览:482

申晓东 《冶金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综合应用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45°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场结构失稳特征及其致灾理论进行了分析,对类似条件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急倾斜特厚煤层采场结构失稳相似模拟实验分析 下载:73 浏览:472

申晓东 《冶金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综合应用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45°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场结构失稳特征及其致灾理论进行了分析,对类似条件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失稳及顶板来压规律研究 下载:43 浏览:445

孟俊杰 《冶金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某矿810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发生的一次严重来压过程,调研了来压参数特征及片帮漏冒顶情况,并对覆岩活动规律及顶板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来压应对措施及预防措施,从而保障工作面顶板的有效管理和安全生产。

非稳态流体力作用下两相流管束流弹失稳研究 下载:53 浏览:441

蒋天泽 李朋洲 马建中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流弹失稳会引起传热管振幅过大而发生磨损破坏,是两相流作用下蒸汽发生器管束流致振动的重要机理。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对试验测量的两相流非稳态流体力进行参数拟合,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单管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无量纲化,运用Galerkin方法对方程变量进行离散后,联立求解方程得到了不同空泡份额的临界流速。数值结果表明,数值解与试验测得失稳临界流速较为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可用于两相流传热管临界流速的预测。

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在连续管侧钻井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301

王晓军1 李俊杞2 孙云超1 鲁政权1 蒋立洲3 王丽君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法哈牛区块地层造浆严重、井壁失稳问题突出、连续管钻井携岩困难及黏卡几率高等难题,优选了聚胺抑制剂、封堵剂和高效润滑剂,形成了一套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性能评价表明,该钻井液抗温180℃,抗盐20%,抗钙5%,抗钻屑25%,岩屑滚动回收率98.7%,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能封堵0.1~0.3 mm裂缝,并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和抗返排能力,润滑性能与油基钻井液相当。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在法51-新161C连续管现场试验井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易调整,携砂能力强,机械钻速高,井径规则,储层保护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完全满足泥页岩地层连续管钻井施工的技术需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白朗县旺丹乡曲果寺不稳定斜坡形成特征分析 下载:73 浏览:461

刘海涛1 吴斌1 马海善2 王紫鹏2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受"4.25"尼泊尔地震影响,旺丹乡曲果寺两侧坡体出现严重的松动甚至崩落现象,使得大量固体物堆积于山体上,具备发生规模更大的不稳定斜坡的物源条件,将直接威胁下方群众,因此,急需不稳定斜坡的治理工程。

弱电网下多并网逆变器谐振失稳研究综述 下载:81 浏览:488

李建文1 阮筱菲1 李永刚1 纪烨晴1 孙伟2 《电力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并网逆变器引入的谐振问题将直接影响并网电流质量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文从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影响因素和谐振分析方法三方面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并网逆变器拓扑和控制方法。其次,对比了状态空间法和阻抗分析法在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了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建模方法。然后,分析了电网阻抗、逆变器参数、锁相环、逆变器并联数量等因素对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传统频域分析法和模态分析法分别分析了多并网逆变器系统的谐振失稳机理,探索了模态分析法在多并网逆变器系统谐振分析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腰椎失稳患者各椎旁肌与椎体横截面积比值的变化 下载:65 浏览:443

秦玮宏 赵望森 张业聪 李洪民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腰椎失稳患者与正常人群各椎旁肌与椎体横截面积的比值,探讨腰椎椎旁肌的改变与腰椎椎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腰椎失稳患者纳入试验组,91例腰椎检查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在L4~L5水平通过MRI测量腰大肌、多裂肌和竖脊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比较两组椎旁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结果:两组比较,腰大肌和多裂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失稳患者竖脊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较明显,其它椎旁肌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

露天矿山开采边坡失稳原理与防治技术应用 下载:102 浏览:1028

赵鑫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4年1期

摘要:
在露天矿山开采中,边坡失稳对矿山开采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旦开采中出现边坡失稳问题,不仅会影响矿山开采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露天矿山开采中,需加强边坡失稳原理分析,采取有效的边坡失稳防治技术,保证边坡稳定性,才能充分保障露天矿山开采安全。本文对露天矿山开采边坡失稳原理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