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303

张雪荣 《诊断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CIS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部亚低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采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小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血清TXB2、resistin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核电站辐照样品抓具抓头部件承载力研究 下载:57 浏览:342

刘慧芳 袁占航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受辐照监督管在下部堆内构件上固定方式的影响,辐照监督管在取出时,其抽取力数值变化较大。抓具关键承载路径末端上的抓头部件因辐照监督管顶塞尺寸限制,而成为抓具上承载能力最薄弱的部件。为保证安全操作,本文结合设备结构特征,对抓头部件进行了承载分析,获得了抓头部件的极限承载力。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验验证结果,提出了提高抓爪承载力的优化措施,为同类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经验参考。

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对失眠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36 浏览:394

李甜甜 逯雅丹 张丹丽 白玉洁 田蓟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失眠患者开展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失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均组60例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护理),所有患者均于2023.1-2024.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高于参照组,P<0.0。结论 失眠患者开展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日常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94 浏览:520

​张志强1 代秋声2 李飞1 高飞2 荆亚新2 毕偌男1 王振方2 陈蓉蓉1 许利达2 殷代强2 于中华1 张强1 徐如祥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结果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1 p/cm、71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 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结论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头部制动枕的设计及应用 下载:89 浏览:354

魏莉1 蔡娟2 李丽1 张炯1 曹梦林1 方云1 陈颖1 贾丽斐1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设计头部制动枕并检测其在口腔颌面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在某医院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采用不同的头部制动方法。试验组使用自行设计的可承托患者颈部的头部制动枕,术前1 d根据患者的头颈尺寸及其主观意愿制作头部制动枕,术后1~4 d使用,使用期间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制动要求调节头枕、侧枕或颈枕的型号;对照组使用毛巾包裹1 kg的盐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头部制动。评价两组在制动期间头颈肩的舒适度、头颈部移动距离、头颈部及耳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头部移动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舒适例数高于对照组(P≤0.003),两组压力性损伤和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头部制动枕,对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头部制动,可提高患者头颈部的制动效果,改善其头部制动期间的舒适度。

宽厚板轧制头部斜角的控制技术探析 下载:163 浏览:1618

李宝强 2022年6期

摘要:
目前,宽厚板在机械制造、航天船舶、桥梁工程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这些应用领域对宽厚板板材的质量与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钢铁企业需要对宽厚板轧制头部斜角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宽厚板的成材率,降低这一质量缺陷出现的概率。本文将以4300mm宽厚板的轧制流程为例,针对宽厚板轧制头部斜角的控制技术要点予以阐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