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下载:20 浏览:348

姜琳 张艳 郑伟慧 王可敬 韩春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病理参数、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91例,其中病理学诊断确诊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4.9%,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率23.6%,右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19.9%。单因素分析显示,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01)、肿瘤直径(1.0cm为界)(P<0.001)、是否包膜外侵犯(P<0.001)、是否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转移(P<0.001)、是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05)、肿瘤包膜外侵犯(P=0.020)、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转移(P=0.007)、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7)是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男性、肿瘤有包膜外侵犯、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有转移、侧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下极甲状旁腺的同时,建议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

从ICAM-1/VCAM-1及RDW探讨冠心宁治疗冠心病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机制 下载:183 浏览:1629

张汝锋 熊杜 姜琳琳 2023年9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宁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机制,重点关注了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这三个关键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冠心宁治疗使ICAM-1和VCAM-1水平显著下降,并导致RDW值的降低。这些发现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冠心宁治疗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改善红细胞生物学特性,有望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尽管进一步实验和研究仍然需要来确认这些机制,但本研究为未来的冠心病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深入研究这些生物学过程和更大样本规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冠心宁治疗的潜在益处以及其在冠心病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访企拓岗行动的空中乘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203 浏览:639

姜琳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在全球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背景下,空中乘务教育迎来了更新的行业需求和技能挑战。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深入评估了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物流系实施的访企拓岗行动及其对空中乘务教育模式的创新影响,特别关注这些措施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及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操作及行业认知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