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学生用户画像描绘及舆论引导策略构建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下载:67 浏览:400

刘杰1 姚海田2 韩立峰3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用户画像描绘对于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olyInfo网络流量深度分析云系统,建立能够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用户直接行为的动-静态指标,根据多项动-静态指标的描绘和说明,构成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形象集合。宏观上,将大学生网络用户画像描绘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相结合,理性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让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低效、点对点走向高效、群体式的新型舆论引导方式。

学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积极教育心理探索 下载:63 浏览:387

姚智华 张守武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而近年来人们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逐渐发生变化,其中人才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国内学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的重建展开研究,对积极教育心理的目标、基本内容以及所面向的对象进行阐述,进而对学校心理教育应当采取的方法展开分析,提出了学科渗透、创建良好环境等方法。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招聘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63 浏览:378

袁海源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学校希望培养出优秀毕业生,企业希望招聘到优秀新员工,只有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集中优势资源,才能促进形成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招聘共赢的局面。为了解决企业招聘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脱节问题,需要研究校企人才培养的交互机制。本文尝试提出一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新路径,以纺织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为例,整合相关资源,从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创新育人的模式和谋求校企学生三方共赢等方面入手,构建"4321"校企人才培养项目模式,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民族地区高校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分析 下载:63 浏览:405

李华1 闫万理2 夏尔帕提·卡布尔3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从民族地区高校实习带队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监督考核和评价反馈机制等推进措施入手,改善和提升实习带队教师在带队实习过程中思想引导、业务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等四个方面指导作用的发挥,对于民族地区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等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利用准私密社交网络文本数据检测抑郁用户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21 浏览:343

刘德喜1,2 邱家洪1,2 万常选1,2 刘喜平1,2 钟敏娟1,2 郭海峰3 邓松4 《中文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抑郁用户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有的相关研究通常是利用用户在Twitter、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或公开发表的文本内容,较少有利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这种相对比较私密的社交网络数据。直观地,这类准私密社交网络数据更能反映用户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文主要讨论利用准私密社交网络文本数据检测抑郁用户的可行性,包括训练样本的选择、特征量化方法、检测模型选择和不同文本特征下的模型分类效果等。实验表明,采用平衡高低分组的方法选择样本比非平衡高低分组样本和离散化的高低分组样本训练的分类器要好;利用Z-score标准化的特征量化方法比直接使用频次或归一化频率要好;随机梯度下降模型SGD较支持向量机SVM等其他用于对比的分类模型要好。实验还发现,相对于词袋、词向量等文本特征,主题特征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使社交网络用户抑郁检测模型的F值达到0.753,而对抑郁用户的检测精度达到0.813。

基于CSC模式的高职学生课外专业活动实践研究 下载:91 浏览:507

李向阳 刘斯漾 张鹏飞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专业活动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载体。首先介绍了动漫专业"学生创意工作室"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与成果,进而提出了构建学系级"专业社团—学生工作室—创业公司"(CSC)育人平台的基本构想,依托CSC育人平台和ITeam基地,各专业开展的CSC育人模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CSC模式可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课外专业活动提供借鉴。

中学生良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下载:43 浏览:241

王小凤1,2 燕良轼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学业成就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10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习投入在中学生良心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良心及各维度与中学生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2)学习投入在良心及其责任心、孝敬心、宽恕心、诚信心、是非心维度与学业成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中学生良心及其上述维度可通过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就。

基于图书借阅信息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下载:36 浏览:242

荀雪莲1 蔡明戈1 姚志强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的构建,利用自定义函数以及相应的查询语句完成图书借阅信息的分类统计,然后,通过WEB端开发,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显示评价结果;班主任依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预案,提前关注风险指数高的学生,来实现对学生课外表现的评价,该系统对学生工作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普世价值”论争 下载:69 浏览:296

孟凡平1 赵佳宾2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找准"普世价值"论争的症结,需要对"普世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认清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实质。为了凝聚全国人民的磅薄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统摄"普世价值"的论争。

新发展格局下江苏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 下载:36 浏览:385

苏昇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江苏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凭借“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独特优势、“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和政府支持机制的深化与扩展,在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仍面临教育对外开放参与者认知视野亟待升级、教育对外开放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江苏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立足新发展格局,江苏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用好江苏发展优势,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把好有关政策方向,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机制;抓好教育质量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下载:73 浏览:496

张永强1 陈捷2 贺普峥3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高校要正视青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剖析成因并借助创新创业教育的东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培养创新意识、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路径,促进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方法研究 下载:69 浏览:298

李刁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大,高校德育实践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具有无限开放的生态环境、稳固高效的社会关系及潜力无限的个体价值等特征,在分析和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从德育主体素养提升、德育实践体系优化及德育过程模型构建等方面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有效方法,旨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71 浏览:206

王国强1 周红莉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出台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重要举措,同时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了蓝图。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是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建设,而培训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环节。我校在2015、2016年承担了四个项目县的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培训团队培训任务,围绕培训团队的培训目标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县级教师协调机制、方案设计、团队建设、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匿名测评中,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位于湖北省第一名。

美国4H教育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的启示 下载:60 浏览:481

方奇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美国"4H"素质教育模式是美国针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项目,该模式在俱乐部的推动性,通过"做中学"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类技能训练,实现手、脑、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本文结合4H理念的精髓,提出创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路。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下载:20 浏览:243

刘仲宇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义。文章简要论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重点从渗透压力管理策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三大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下载:110 浏览:805

黄映丽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从当前高中教育特点的角度来看,班主任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肩负着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形成良好心态的责任。本文就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65 浏览:898

潘蕾 《心理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的。高校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样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非常大的贡献。在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他所占的是学生的角度,将学生作为中心来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和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高校内学生之间都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就能够很好的突破其中的局限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在高校内进行学生工作的时候,利用教育心理学是大势所趋,也是高校发展的必要环节,教育心理学可以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更好的完成高校学生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 下载:301 浏览:2106

田小娟 《教学管理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已有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进步的需要。为此,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创新 下载:84 浏览:1871

吴迪 张永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关系着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关系着各个学生,而教育情怀是其身份建构的道德内化之路和坚守教育生命的精神支撑。如何积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更好做好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应提升认知,转换思维,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增强辅导能力,提升人格魅力。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认为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顺应日新月异变化、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方法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