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下载:76 浏览:500

王兆双1 王典2 李洪亮1 郭芳阳3 闫小毛3 吴照辉3 刘巧真3 韩会阁3 涂书新4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促进土壤硒的活化,提高土壤硒肥力水平,对于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淹水和干旱两种土壤环境条件下石灰石粉、粉煤灰、EDTA、柠檬酸、猪粪、秸秆、聚丙烯酸钠等7种不同添加剂对湖北恩施、江西丰城2种不同富硒土壤硒释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不同的添加剂在不同程度上均促进了土壤中硒的释放,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在旱地土壤上,猪粪的效果最好。而在淹水土壤上,秸秆的效果最好。施用猪粪和秸秆等措施均可促进农田土壤硒的活化,提高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

芋艿头全粉对富硒芋艿头营养重组米结构及特性的影响 下载:36 浏览:395

郭世龙1 肖志刚1 陈革1 仇丹2 王霞3 吕春月1 单秀峰1 杨庆余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6期

摘要:
以芋艿头全粉和碎粳米为主要原料,硒作为营养强化剂,L-α-磷脂酰胆碱和单甘酯作为复合质构调节剂,利用挤压膨化法制备富硒芋艿头营养重组米。通过对芋艿营养重组米研究发现:芋艿头全粉可提高营养重组米的黏聚性,增加营养重组米的弹性,改善营养重组米的硬度和感官品质;营养重组米表面粗糙呈不规则形状,形成了V-型淀粉酯复合物的结晶结构,相对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淀粉酯复合物的焓变值增大;营养重组米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逐渐减小,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升高,富硒芋艿头营养重组米的稳定性、抗老化性和消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功能型营养重组米提供理论支撑。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产品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25 浏览:264

刘皓1 韦淑毅2 吕春晖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4期

摘要: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也是所有酵母产品共有的、最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文章建立适合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采用稀酸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谷胱甘肽,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荧光法检测。检出限为(S/N=3)6.7μg/L,定量限为(S/N=10)22.5μg/L。在5~100 mg/L范围内,待测物浓度与荧光信号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收率在92.11%~101.35%,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6%。市售富硒酵母及硒营养补充剂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0.120±0.000)~(1.315±0.027)mg/g。市售高活性面包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9.805±0.516)mg/g。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可在1.5 h内完成全部检测过程)、经济、可靠,可用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定量检测。

基于生物素的荧光有机小分子及其应用 下载:31 浏览:314

张继东1 刘阿晨1 陈娇2 袁光辉1 金华峰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羧酸酶辅酶起作用,近年来受到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青睐。此外,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表现出低毒性,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靶向选择性的药物载体,能将抗癌药物有效地传递给肿瘤细胞。如今含生物素的小分子已发展成一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生物功能分子。该类化合物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素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传感、药物释放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基于生物素的荧光有机小分子及其应用 下载:30 浏览:316

张继东1 刘阿晨1 陈娇2 袁光辉1 金华峰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羧酸酶辅酶起作用,近年来受到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青睐。此外,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表现出低毒性,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靶向选择性的药物载体,能将抗癌药物有效地传递给肿瘤细胞。如今含生物素的小分子已发展成一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生物功能分子。该类化合物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素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传感、药物释放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硒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下载:60 浏览:167

柴龙飞1 李杰1 钟晓宇1 郑国东1 欧阳鑫东1 陆康运1 雷天赐2 蔡鹏捷3,4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水田和旱田,分别于0~20 cm和150~200 cm深度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桂中南部地区农田表层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7μg g-1,93.76%的农田表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0.4~3μg g-1),深层土壤(150~200 cm)全硒平均含量为0.62μg g-1,79.04%的深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研究区内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全硒都达到足硒标准(0.175~3.000μg g-1)。广西桂中南部研究区内农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的Al2O3、Fe2O3、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旱地土壤相对于水田土壤富Al2O3、Fe2O3、有机质,低pH值,导致旱地土壤的硒含量高于水田土壤。据此表明,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农田土壤有利于种植富硒作物。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 下载:61 浏览:342

赵利梅1 孙文静2 高炳德3 《农业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 g/hm2(折合Se素34.29~136.89 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 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 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 mg/kg,平均为0.219 mg/kg,比对照提高2.6倍。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高。成熟期,种施硒肥Se素收获指数为42.0%,比对照提高了4.3百分点,促进了Se素向籽粒的运转。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207

赵利梅1 孙文静2 高炳德3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 g/hm2(折合Se素34.29~136.89 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 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 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 mg/kg,平均为0.219 mg/kg,比对照提高2.6倍。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 更多

富硒植物乳杆菌对大鳞鲃组织铅积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284

张晴1,2 尚信池2 耿龙武2 李海涛1,2 杜汝君3 丛艳锋3 徐伟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为探究铅(Pb)胁迫下富硒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的保护作用,利用植物乳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纳米硒并添加到鱼饲料中,选用体质量为(75.4±0.9)g的大鳞鲃,设置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料)、铅组(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mg/L,饲喂基础饲料)和富硒铅组(SL+Pb,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mg/L,饲喂富硒饲料,纳米硒含量为5mg/kg,植物乳杆菌含量为3.125×10~8 CFU/kg),养殖试验共进行14d,然后采集样本,测定各组大鳞鲃肝、肾、鳃、肠和肌肉中硒和铅的积累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培养基中植物乳杆菌菌落数量最多,达1.150×10~7CFU/mL,纳米硒含量为184μg/mL,电镜下可观察到球形纳米硒颗粒(SeNPs);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硒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铅组(P<0.05),铅组鱼体肝、肾、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硒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依次为鳃>肝>肾>肠>肌肉,富硒铅组鱼体铅的积累量显著低于铅组(P<0.05);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铅胁迫下鱼体肾和鳃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肾组织中抗氧化基因Nrf2、HO-1和GPx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铅组相比,富硒铅组这些指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在含铅水体胁迫下,饲料中添加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鱼体各组织中的铅积累量,缓解铅胁迫下鱼体的氧化应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