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剂量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观察 下载:77 浏览:351

张艳红 《诊断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的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剂量为1g/kg,对照组剂量2g/kg,通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改善时间比较(P>0.05),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22.86%,与观察组的20.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疗效确切,1g/kg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达到2g/kg剂量的临床效果,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类似,临床可选择1g/kg作为丙种免疫球蛋白首选剂量。

血清NT-proBNP、CRP与MMP-9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89 浏览:522

陈彬1 卢蔚薇2 徐忠玉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疑似患儿107例,其中临床确诊KD 68例[KD组,包括54例完全型川崎病(CKD)和14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患儿],以39例排除KD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CRP及MMP-9水平并作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KD的价值。结果 KD组年龄及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D与IKD组之间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MMP-9及3项指标的联合预测因子L鉴别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61、0.689和0.938。结论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KD密切相关,可作为儿童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川崎病患儿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下载:38 浏览:418

魏亚红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检查其冠脉损伤情况;另外选取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CAL组患儿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NCAL组(P<0.05)。治疗后,CAL组和NCAL组患儿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CRP、Ig G、Ig M及CK-MB的水平变化与KD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儿心肌损伤及冠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553

邱欢欢 许晓蕾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观察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小儿川崎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共35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干预,共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家长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为小儿川崎病患者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改善患者家长的不良心理。

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39

王素敏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征求患儿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整体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结果 护理5 d后,研究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RP白水平优于参照组。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试析如何进行小儿川崎病分期护理 下载:176 浏览:2526

王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种,其主要患病人群是2-4岁的幼儿,这一时期的幼儿身体发育刚刚开始,这种全身性血管炎会对幼儿造成严重的伤害,会侵犯到幼儿内脏器官,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等,甚至影响大脑。。本文中观察组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20例小儿川崎病的患儿,使用分期护理,对照组中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20例小儿川崎病额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浅谈小儿川崎病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181 浏览:2514

亢小方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川崎病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以抽签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组,常规组(n=28)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n=28)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差异。结果试验组川崎病患儿CRP含量、退热时间、白细胞含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对,有组间数据验证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家长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研究 下载:187 浏览:2545

郑书敏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川崎病患儿,按照交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根据VEGF、ES、eNOS等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根据IL-6、hs-CRP、TNF-α等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应激状态。根据SOD、MDA等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VEGF、ES、eNOS等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IL-6、hs-CRP、TNF-α等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等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氧化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川崎病患儿采用阿司匹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缓解机体炎性应激、氧化应激状态,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