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刺蒺藜-杜仲药对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 下载:56 浏览:492

刘朝阳1 姜月华2 陈文静2 杨传华2 亓英姿3 孙忠霞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刺蒺藜-杜仲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刺蒺藜-杜仲药对组(22.12 g·kg-1)、缬沙坦组(13.35 mg·kg-1)和SHR模型组(0.5%CMC)各7只,另将7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组(0.5%CMC)。各组灌胃给药,连续10周。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与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计算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取全心称重,计算心脏指数(CI)。左室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心肌细胞横径(CTD)测量和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DBP、MAP明显升高(P<0.01),IVST、LVPWT明显增厚(P<0.05),CI、LVMI、CTD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变,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刺蒺藜-杜仲组和缬沙坦组大鼠SBP、DBP、MAP均明显下降(P<0.05),IVST、LVPWT明显变薄(P<0.05),CI、LVMI、CTD有所降低(P<0.05),心肌组织形态学有显著改善,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刺蒺藜-杜仲药对具有逆转SHR左室肥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PI3K/PKC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71 浏览:743

赵凤芹 《诊断医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用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有左心衰的实际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受试者都接受相同的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查结果以及血压值。结果:经过检查后发现,健康人群的心脏彩超结果与高血压左室肥厚伴有左心衰患者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血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查作用,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监测以及临床用药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观察心脏超声对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具体作用 下载:307 浏览:3010

王运敏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脏超声对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的36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LAD、LVDd、LVEF以及E/Ea。结果:观察组的LAD、LVDd以及E/Ea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超声不仅无创、操作简单,将其应用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