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iTrace系统分析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情评估及手术指导中的价值 下载:61 浏览:385

路露 杨立东 赵俊 刘敏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基于iTrace系统分析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DLI)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情评估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眼科收治的16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1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并比较。随后进行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系统Ⅲ(LOCSⅢ)确诊检查,将患者分为核型组(n=44)、皮质型组(n=62)、后囊下型组(n=54) 3组,采用iTrace系统测量DLI。患者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记录超声乳化累积释放能量(CDE),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各组指标与DLI值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LI值诊断价值。观察3个月后各组视觉恢复情况及视觉质量满意度。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眼科常规检查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核型组患者DLI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核混浊程度(NO)、核颜色(NC)、CDE均呈负相关(r=-0. 641、-0. 512、-0. 559、-0. 830,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3. 12,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 00%,70. 80%;皮质型组DLI与BCVA、皮质性白内障(CC)均呈负相关(r=-0. 639、-0. 518,P <0. 05),与CDE无明显相关性(r=-0. 183,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2. 49,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 20%,86. 10%;后囊下型组DLI与BCVA、后囊膜下白内障(PSC)均呈负相关(r=-0. 851、-0. 618,P <0. 05),与CDE无明显相关性(r=-0. 235,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2. 01,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 60%,71. 00%;各组患者裸眼视力、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结论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iTrace分析仪测量DLI能够客观反映晶状体混浊程度,从而为病情评估及手术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运动视力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变化 下载:53 浏览:393

张立友 杨立东 陈忠飞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运动视力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变化。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于沧州眼科医院确诊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且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57例(114只眼),测定其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利用自制动态视力测量工具,在双眼最佳矫正状态下测定对水平运动速度为1. 3 m/s的运动视标的分辨能力。结果白内障手术前后动态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下降幅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表现为更加明显的运动视力下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恢复老年人的运动视力。

术眼是否优势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平衡能力及视力的影响 下载:138 浏览:1403

孟希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眼是否优势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平衡能力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单眼手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6例(106眼)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术眼是否为优势眼分组,优势眼组53例(53眼)与非优势眼组53例(53眼),对两组手术前后平衡能力及视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的平衡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优势眼组术后2周的平衡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前的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眼为优势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影响,但是对平衡能力有一定影响,需注意预防跌倒。

睑板腺按摩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15 浏览:1179

张勤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睑板腺按摩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4例干眼症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行睑板腺按摩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眼部各项指标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睑板腺按摩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两种不同位置小切口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下载:223 浏览:2256

张玲莉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位置小切口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均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根据切口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切口选择角膜散光最大径线上;对照组51例,切口选择在正上方。结果:术后3d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裸眼视力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角膜散光最大径线上作小切口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视觉质量,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