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72 浏览:412

胡明星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BPD躁狂发作患者72例(2017年5月-2019年10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2、4、8周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P<0.05);治疗1、2、4周、8周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BPD躁狂发作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躁狂症状,且安全性高。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91

关穗莲1 曹全荣1 符汉平2 黄嘉兴2 温培涵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镜像疗法,对照组接受假镜像疗法,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评估量表(FMA)手功能部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日常生活能力(MBI)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WMFT、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FMA、WMFT、MBI项评分均提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FMA、WMFT、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及疼痛评分、功能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88

汤炳煌 赵翠平 陈灵丹 王柳玲 俞陈雨 李健 黄艳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超激光疼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指数改善及综合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效果良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改善其功能障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蒙式教育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372

江群明1 陈剑2 黄森琳1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蒙台梭利教育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60例脑卒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疾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MMSE、MoCA、ADL对两组患者健康干预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及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各项目评分、Mo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教育组干预后的MMSE各项目评分、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DL、IADL、ADL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教育组干预后的BADL、IADL、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台梭利教育法有利于提高脑卒后认知障碍患者认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46 浏览:391

张丹丹 胡佛生 黄伟艺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肩周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聚焦式冲击波靶点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并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对患者受累肩关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均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HB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35 浏览:345

吴顺军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选取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超短波治疗,试验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周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试验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75.61%、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3%、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结合超短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浅针疗法联合嗓音训练治疗慢喉喑的临床研究 下载:39 浏览:319

邱丽芳1,2 唐燕3 余运影1 吴灵敏1 毛春丽1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嗓音训练对慢喉瘖的影响。方法:将30例慢喉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对照组进行嗓音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浅针疗法,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喉镜检查、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 MPT)测试及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VHI)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53.33%)高于对照组(20%);治疗组MPT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针疗法联合嗓音训练改善慢喉瘖患者的嗓音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 下载:63 浏览:421

谢汉洪 陈木升 赵丹青 陈榕生 李海珊 胡星慧 叶丛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及关节活动度。结结果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6min步行距离及10m步行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伸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能有效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配合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401

杨晓静 赵辉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NJF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探讨康复训练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恢复影响 下载:123 浏览:1524

张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上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术后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训练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恢复影响,包括康复训练的方法、时机以及最佳实践。通过综合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康复训练能够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减轻疼痛,改善生活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强调了康复训练的个性化计划和长期效果的重要性。这项研究有助于提供更好的理解和指导,以便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更好地应对上肢骨折术后的康复挑战。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下载:32 浏览:455

陈晓丽 高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医治脑梗死偏瘫的120例老年患者,为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致残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比较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20%)低于对照组(5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11.868,P=0.001<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3.33%),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8.107,P=0.004<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下载:20 浏览:527

王秀秀1 蒋玉宇1 王姗姗1 黄薇1 周春香2 华皎2 蒋为3 许光清4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因素及肺康复障碍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例COPD患者、8名医生和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肺康复环境;其应对策略包括激励、安全保障、肺康复合作和肺康复理念的推广等。结论应对COPD患者肺康复障碍是慢性病管理的挑战之一,肺康复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肺康复障碍应对策略的提出可为COPD患者肺康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早期针灸按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36

陈梅1 潘利妹1 沈红萍1 徐萍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早期针灸按摩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康复组32例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与针灸按摩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的中西药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25.10±5.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FMA)。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指数、FMA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按摩康复组患者BI指数、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西药物常规与针灸按摩康复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高血压脑卒中康复患者静息心率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71 浏览:446

邵俊丽1 惠杰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在三级预防和康复治疗下入院及随访6个月后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功能预后(包括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行康复治疗的107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并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价各组患者的功能预后(包括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指标,比较6个月康复治疗后静息心率结果与功能预后的关系等。结果 (1)依据入院时RHR的不同水平分为RHR<70次(RHR1组),RHR≥70~<80次(RHR2组),RHR≥80次(RHR3组)三组。患者的出入院RHR差值,RHR1组显著大于RHR2组和RHR3组(P<0.05),入院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分、随访6个月后MMSE量表评分,RHR1组均显著大于RHR2组(P<0.05)。(2)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RHR和随访6月后RHR是出入院Barthel指数差值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1)慢心率是Barthel指数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2)RHR<70次/分的患者发病时(或者入院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轻。

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72 浏览:706

白闪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应用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10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使患者能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高的知晓度。

头针联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研究进展 下载:30 浏览:1389

曾莉文|1|蔡树河1,2,3,4 |吴一玉|3 |方育涵|4 |陈彦琪|4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脑卒中后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上往往采用联合疗法以获得更好的疗效,笔者将近5年来多种头针联合疗法的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3个方面介绍了头针的中医基础理论、流派历史并基于当前脑卒中后偏瘫的联合治疗手段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头针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分析 下载:95 浏览:900

姜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护理前低,并且组间行比较上,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和掌握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临床疗效。

肾虚痰瘀型老年脑病的中医治疗 下载:93 浏览:484

张宇晨1 张淑静1 高誉珊1 杨傲然2 吴琼1 邢恩龙1 田昕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中医学对老年脑病的病机及治疗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以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为基础,明确肾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本,痰瘀互结、脑脉痹阻为标是老年脑病的病机,探讨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老年脑病的意义。在临床治疗中,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重补肾,兼顾祛痰化瘀,提出补肾填精、益髓养神,豁痰活血、化瘀开窍的治法,结合证候变化,指导临床。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753

刘文艳 《诊断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析对收治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某医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间收治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各随机抽取轻症细菌感染、重症细菌感染肺炎50例,设为轻症组、重症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非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PCT、hs-CRP、WBC指标检测并通过指标数据比较以归纳其诊断效果。结果:轻症组患者PCT、hs-CRP指标低于重症组,轻症组患者PCT、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轻症组、重症组WBC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在PCT、hs-CRP、WBC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疾病患者(P<0.05)结论:对收治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中PCT、hs-CRP、WBC对于细菌感染有较强敏感性,可作为评估病情感染程度的参考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龄患者应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的临床研究 下载:235 浏览:2494

刘吉俊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析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医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时段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老龄患者中纳入78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人数39例/组。对照组采取宽胸理肺汤治疗,观察组采取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70.35±6.23)%、FEV1/FVC指标水平(71.89±6.4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5.3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龄患者服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肺功能状态趋于正常,同时控制了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