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开平绿道与碉楼村落的景观整合探析 下载:58 浏览:259

刘琳婕 《中国城镇》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村落文化景观区散落分布的特点和交通不便利的现状,本文分别从空间实体、生态产业和社区建设三个方面切入,对绿道与碉楼村落进行景观整合研究。提出完善开平绿道网络系统,融合本土村落景观资源,结合公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策略,以期促进开平碉楼村落文化景观区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开放教育理念的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探索——以当阳市玉阳中学为例 下载:74 浏览:484

雷体洪1,2 杨婷2 曹永洋2 《中国建筑》 2019年9期

摘要:
开放教育理念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1]。新时期下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将最终影响校园建筑的空间形式,如何设计适应开放教育理念的校园空间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当阳市玉阳中学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讨了中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并对校园空间模式及形态进行了解读,体现了开放的教育理念,以期为今后中学校园的建设起到借鉴意义。

基于本土模式语言探究新农居设计——以汉中市宁强县适应性农居设计为例 下载:77 浏览:489

何方 《中国建筑》 2019年6期

摘要:
该文简析了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在乡土建筑中利用的可行性,并运用其中的模式理念和模式语言方法对汉中市宁强县乡村的传统及当代建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取出当地的本土模式语言。在之后对本地乡村新农居的设计创作中,试图探讨一种基于本土模式语言对建筑单体的空间布局、整体效果及细部营造进行整合设计的构想思路,使设计出来的新农居既延续了地方的传统特色,又适应当地人的生活发展需求。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历史街区规划——以宜昌环城南路历史街区旧城改造规划为例 下载:74 浏览:497

张洋1,2 田淑梅1 汪洪星1 《中国建筑》 2018年6期

摘要:
梳理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街区的保护对象已经从单体建筑保护发展到区域性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经从简单的控制性保护改变为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振兴以及地域文脉的传承。该文以宜昌环城南路历史街区规划项目为例,通过对地域文脉的研究,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提炼街区地域文脉特征并加以利用,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合到街区的保护及更新中,探求适应中小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方法。

商业价值下的主动策略——杭州湖滨银泰五期建筑创作分析 下载:79 浏览:492

王健 郑奋 《中国建筑》 2018年4期

摘要:
商业建筑设计中,对商业利益的充分考虑不应是被动的,而应是创造共同价值的一种主动策略。通过杭州湖滨银泰五期的设计回顾,针对商业价值最大化需求,结合街区风貌保护、新老建筑共生、城市要素整合等内容的分析与应对,阐述了商业建筑介入特定城市环境的适宜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