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上帝遇见女犯:民国时期宗教与上海女监互动关系的微观考察 下载:63 浏览:357

杨庆武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民国时期,在政府的许可和支持之下,宗教团体与监狱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和往来。但是,不同的地域和监狱之内,各宗教团体的影响力和活跃度有着一定的差异。江苏第二监狱分监及上海监狱第一分监作为上海两所独立建制的新式女监,更多的是与天主教、基督教团体有着特殊的协作关系。这些团体在上海女监内的活动较为多样,除了协助进行宗教教诲之外,还广泛进行各种日常性的捐助,并发起组建了上海妇女出监人保护会。总体上而言,这些宗教团体对于女监的协助,实质上仍未跳脱其传统社会慈善事业的范畴;尽管如此,它们对于上海女监监务的正常运作,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高职院校应对“百万扩招”的措施研究 下载:29 浏览:309

王娜玲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摘要:
面对扩招的众多非传统生源,国家政策给出了宏观上的指导性意见,站在微观角度,高职院校可从"针对性开拓生源招生与宣传渠道,抢占非传统生源蓝海","单招单考+申请制+企业家推荐制"别具一格招生源,"宽进严出"保质量,顺应政策配专业指标,积极探索与实施"一校多制"的多元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时效工艺对铍青铜薄板弹性元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14 浏览:186

武婧亭 赵斌 韩岷 冉江南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了不同时效参数对铍青铜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金相和力学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不同,铍青铜弹性元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同。经工艺三处理后的铍青铜弹性元件显微组织晶界清晰,且明显有强化相γ相析出,硬度在370~380 HV10,而经工艺一和工艺二处理后的铍青铜显微组织无强化相析出,或析出较少,硬度不足330 HV10。

用于核岛主设备的回火焊道修复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261

吴新丽 邹杰 何冰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于采用镍基堆焊的核岛主设备关键部位母材,探究采用免热处理的自动TIG回火焊道修复技术完成模拟补焊,并将补焊部位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与经焊后热处理的普通模拟补焊试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回火焊道修复技术进行模拟补焊获得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与普通模拟补焊相当,均为综合性能良好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值均匀稳定,冲击韧性优良,其各项综合性能完全满足核岛主设备制造要求。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的析氢效率研究 下载:29 浏览:310

郭丽君1,2 李瑞1 刘建新1 席庆1 樊彩梅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光催化水制氢是太阳能向氢能转化的有效途径,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光催化产氢过程主要包括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产生、迁移以及在表面活性位点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以及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局限,导致电子和空穴不能完全迁移到催化剂表面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了析氢效率。因此本文以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及增加表面活性位点为目的,从调控催化剂微观特性和外在属性两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半导体催化剂粒径、形貌、晶面、表面活性位点调控手段以及异质结构建和助催化剂负载的方法,探究了上述因素对催化剂析氢效率的影响途径和方式,从中归纳出提升析氢效率的办法。最后对光催化制氢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以此为光催化产氢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LD10铝合金与C6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351

刘敏1 曹鹏2 张丽娜1 张净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铝钢两种材料物化性能差异大且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LD10铝合金与0Cr20Ni24Si4Ti不锈钢(C6钢)的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界面成分及结构整体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无镀层和镀镍层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界面均实现了Fe、Al、Cu等元素的扩散,形成了连续且均匀分布过渡层;整体力学性能测试,剪切发生在铝合金一侧,不锈钢上粘连了较多铝合金,断口发生了层状撕裂。

焊后热处理对7050铝合金FSW接头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1

张鑫 韩冬 吴军 殷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对20mm厚7050-T7451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和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对比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搅拌头旋转速度300r/min,焊接速度50mm/min时,接头抗拉强度为426MPa,延伸率为8.2%。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接头组织细化,并析出大量第二相粒子,接头性能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达到511MPa,延伸率为8.5%;热处理前接头均断裂于前进侧热影响区,与接头的硬度分布有对应关系。热处理后,接头断裂于焊核区。热处理前后接头断口均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

非线性驻波场的实现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388

张敬雯1 王文玲2 董国波2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探究了影响非线性驻波声场稳定性的因素,引入反映声场束缚能力的物理量——势阱深度,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声场稳定性,将提高声场稳定性的问题转化为提高声场中最大声压振幅的问题,并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非线性驻波场的声悬浮装置,探究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距离与声场最大声压振幅的关系。理论上得到了声场稳定性显著提高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并实验检验了其合理性。最后,基于对物体在声悬浮装置中稳定性的实现,制作出了可以对悬浮物进行显微观察的声悬浮显微镜。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偏向及动机:一个微观实证 下载:66 浏览:452

贺立龙 李敬 何立果 周慧珍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授信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银行信贷配置的流向偏好特征与动机。结果表明,商业信贷配置偏好"大而平稳""信贷活跃"的国有企业,以及具有资产规模优势的非公有制企业,但并未表现出显著的产业歧视特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更重视短期的风险管控和规模经济效应,而非信贷质量及长期收益回报。为此应扭转考核导向,抑制商业银行信贷的短期化动机,引导其形成长期收益回报与风险控制平衡的发展观;推动信贷市场形成所有制中性原则下的"优胜劣汰"机制;畅通信贷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引导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

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企业出口模式选择探究 下载:53 浏览:361

赵芹沅 张慧明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新形式,也是企业扩大海外市场的新渠道,为此,针对出口企业对于跨境经营模式选择的困扰,本课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各种跨境电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外贸企业出口模式的选择方面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旋转速度对高强度钢Q&P980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41

蔺宏涛1 孟强2 王怡嵩1,2 王家毅1 张韵1 江海涛1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促进高强度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解决高强度钢在采用常规熔化焊进行焊接时出现的问题,利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对1. 2 mm厚的高强度钢Q&P980进行焊接试验,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旋转速度对高强度钢Q&P980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旋转速度下均获得了没有缺陷的焊缝,接头组织呈典型的"碗状"组织形貌。旋转速度为200 r/min时,接头搅拌区组织仍为马氏体与铁素体组织,但晶粒尺寸相比母材明显细化且马氏体含量相比母材增多。随着旋转速度的提高,马氏体含量会继续增多,旋转速度为400 r/min时搅拌区组织基本全部为马氏体组织,旋转速度为600 r/min时搅拌区组织为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接头显微硬度结果显示,搅拌区的硬度明显高于母材,搅拌区与母材之间存在一个软化区。旋转速度为400 r/min时,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 070MPa,为母材的99%,基本等同于母材的抗拉强度;接头的断后伸长率为11. 2%,达到母材的50%。旋转速度为200 r/min时,接头断裂于搅拌区,其他旋转速度下接头均断裂于软化区,断裂于软化区的断口形貌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9 浏览:411

王向杰1 冯蕾2 武靖亭3 肖新华1 苏蓓蓓1 《新材料》 2020年7期

摘要: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被焊区材料发生剧烈塑性变形,进而导致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发生显著改变,但有关镁合金焊接接头弯曲性能的研究报道极少。本实验以铸造固溶态ZK60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背弯和面弯两种弯曲试验方案,探索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对接头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焊接后焊缝区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平均晶粒尺寸从59μm左右降低至4μm左右。ZK60镁合金接头的弯曲性能远高于母材样品,且面弯样品的弯曲强度高于背弯样品。经过大挠度弯曲变形后ZK60母材及面弯试样都发生开裂,但背弯样品中未见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分析认为,接头过渡区/搅拌区界线处的织构突变对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弯曲断裂行为影响不大。

碳化硅掺杂Ni-P-PTFE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下载:87 浏览:415

杨玉明 李伟 刘平 张柯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何代华 《新材料》 2020年7期

摘要:
本工作研究了碳化硅的掺杂量对化学镀Ni-P-SiC-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HSR-2M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Ni-P-SiC-PTFE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碳化硅掺杂对Ni-P-PTFE复合涂层的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镀液中碳化硅浓度为1.5 g/L时,所得Ni-P-SiC-PTFE涂层中SiC含量最高,涂层硬度达到最大值8.4 GPa,且Ni-P-SiC-PTFE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铝合金深冷处理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430

刘轩之1,2 顾开选1 翁泽钜1,2 王凯凯1 崔晨1 郭嘉1 王俊杰1,2 《新材料》 2020年5期

摘要:
深冷处理作为传统热处理的补充能够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和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钢铁材料。近年来,深冷处理在铝合金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铝合金深冷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分析了深冷处理在改善铝合金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方面的宏观效果及其与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从微观相组织、位错、晶格结构等不同尺度对微观组织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从而为铝合金深冷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历史回顾、演进动力与微观案例 下载:69 浏览:469

赵建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可以说是最近一个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前工业化时代"的五个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四波浪潮,发现中国的工业化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引爆"并快速推进,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为工业化进程打下了物质、人才、组织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而改革开放以后的四波工业化浪潮,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实验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在这四波浪潮中,无论是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经济特区,还是面向新时代的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都存在着高度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基于为宏大叙事寻找微观证据的目的,我们调研了位于江苏丹阳的一家钢铁民营企业——天工国际。从村办修理厂到乡镇企业,再到上市公司和国际企业集团,天工国际的成长历程实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当前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演进,是新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新使命。

常温制备赤泥-低钙粉煤灰基地聚物的试验和微观研究 下载:88 浏览:426

张默 王诗彧 《新材料》 2019年12期

摘要:
低钙粉煤灰在常温条件下合成地聚物存在反应度低、强度低的问题。本研究在低钙粉煤灰中掺入20%赤泥制备地聚物,研究其力学性质,并通过SEM、EDS和FT-IR分析地聚物的微观结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化学配比n(Si)/n(Al)=1.8~2.5、n(Na)/n(Al)=0.8~1.1以及在100%相对湿度养护0~7 d对赤泥-粉煤灰基地聚物性质的影响。试验发现常温养护的赤泥-粉煤灰基地聚物的力学性质明显优于低钙粉煤灰基地聚物,且n(Si)/n(Al)=2.0~2.2、n(Na)/n(Al)=1.0为前者制备的最优配比,而较高的养护湿度可提高其早期强度。这证明赤泥对常温合成粉煤灰基地聚物有促进作用,并揭示了赤泥-粉煤灰基地聚物比粉煤灰基地聚物更密实的微观结构、更多的地聚物胶凝体形成和更高的反应度是前者力学性质优于后者的主要原因。

半固态挤压高硅铝合金二次加热的微观组织演变 下载:83 浏览:458

陈志国1,2 方亮2 吴吉文1 张海筹1 马文静2 白月龙3,4 《新材料》 2019年12期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半固态挤压高硅铝合金二次加热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以获得具有细小、近球状晶粒的组织。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加热功率和二次加热温度是影响二次加热过程的两大主要因素,随加热功率的增加,坯料心部和边部的组织差异变大,而随二次加热温度的升高,细小、不规则的晶粒逐渐长大并呈现出球化趋势。分析各工艺下的微观组织,得到适合于触变成形的二次加热工艺为:加热功率7 kW、加热温度530℃。此条件下获得的平均晶粒直径为35.2μm,抗拉强度为418.5 MPa。

基体硬度和热学性质对冷喷涂TC4钛合金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24

曹聪聪1 李文亚1 杨康1 李成新2 纪纲2 《新材料》 2019年2期

摘要:
钛合金蜂窝壁板在服役中受损急需修复,现有的修复手段以熔化焊为主,易导致严重冶金缺陷,而冷喷涂的相对低温可使此问题得以避免。采用冷喷涂在AA2024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C4钛合金涂层,借助SEM、XRD、维氏硬度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基体硬度和热特性对涂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A2024基体相比,硬度较高、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的TC4基体与TC4涂层间界面的起伏较小,颗粒表面温度较高,颗粒接触面形成宽度约为5μm的绝热剪切带,促进了冶金结合。因此,TC4基体表面冷喷涂涂层的孔隙率较低,沉积特性较好;涂层平均微观硬度较高,弯曲性能较好,断口平整,呈脆性断裂,未发生相变。本实验证实了通过喷涂修复钛合金构件的可行性。

冷拌冷铺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强度关系研究 下载:47 浏览:388

陈帆1 张秀芹1 吴冬生2 王昭勇1 王文峰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基于固化剂、油石比和含水率对冷拌冷铺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掺固化剂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微观结构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含硫铝酸钙型固化剂的冷拌冷铺混合料比掺PO52. 5水泥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性能优越,前者4 h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是后者的2倍和1. 6倍,两者皆以固化剂掺量5. 5%、油石比5. 5%、含水率4%为最佳配合比;与PO52. 5水泥相比,含硫铝酸钙型固化剂形成钙矾石固相可吸收更多水分,从而加速乳化沥青破乳,其水化产物能改善冷拌冷铺混合料的微观网络结构。

不同作物秸秆加工制成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下载:61 浏览:408

侯建伟1 邢存芳2 邓小梅1 陈芬1 刘敏1 王祖华1 李泰君1 胡玉玲1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表征不同作物秸秆加工制成的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差异,以玉米、水稻和油菜的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借鉴材料科学的方法,研究其形貌结构、表面特性和有机组分元素比等内容。结果表明:200℃→450℃作物秸秆样品失重量和失重速率最大,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为主要燃失物质。玉米、水稻和油菜的秸秆生物质炭均为多孔结构,孔隙大小和形状各异。水稻秸秆炭的比表面积最大(2.65 m2g-1)、油菜秸秆炭次之(2.56 m2g-1)、玉米秸秆炭最小(1.84 m2g-1)。水稻、玉米、油菜秸秆炭的孔体积变化率分别在43 nm、62 nm、48 nm处达到峰值。油菜秸秆炭的H/C最小、为0.03,O/C和(O+N)/C最大、分别为1.15和1.19。因此,450℃更利于残留样品质量;生物质炭的孔隙结构决定其比表面积,油菜秸秆炭具有更强的芳香性、亲水性和极性。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炭的制取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