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理契约干预在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342

李有蔚1 陆群峰2 孙静敏3 钮骏4 邵珍珍2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在培养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2017年11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制订为期1年的干预方案,包括开展全面岗前培训、建立个体化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模式,给予生活、工作、心理、专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心理契约履行量表进行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儿童医院新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逐渐提高,同时主观幸福感也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稳定儿童医院护理队伍,下一步需完善干预方案并发展为持续性项目。

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的护理 下载:32 浏览:425

徐建英1 诸纪华2 徐玮泽3 叶肖栗4 2019年5期

摘要:
总结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正确配置药液,密切观察过敏反应,合理选择静脉通路,积极预防和处理静脉炎和铁剂渗漏,做好铁剂治疗的宣教。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2例发生心率增快,2例发生静脉炎,7例发生穿刺点周围色素沉着,经过积极处理后,患儿心率恢复正常、静脉炎好转、色素沉着消退。经过静脉铁剂治疗后,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上升,其中112例铁剂疗程结束后顺利进行手术,24例继续行铁剂治疗,7例失访。

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下载:61 浏览:302

杨燕 熊剑秋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更好的过渡到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前猝死16例,死亡率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手术等待时间、缺血并发症是增加患者术前猝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前猝死高危因素,并给予重视高龄患者,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控制心率、血压、镇痛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进行手术,以减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前死亡率。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8 浏览:456

孙明霞 杨宜谨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制定相关临床干预预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临床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44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因素。结果:14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0.45±10.27)分;经Logistic回归方程验证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方法,从根源上解决焦虑问题,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07

刘雯晶1 李珂2 胡健才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75.51%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P<0.05);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有助于缓解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等因素有关。

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下载:68 浏览:359

杨燕 熊剑秋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更好的过渡到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前猝死16例,死亡率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手术等待时间、缺血并发症是增加患者术前猝死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前猝死高危因素,并给予重视高龄患者,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控制心率、血压、镇痛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进行手术,以减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前死亡率。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91 浏览:510

孙明霞 杨宜谨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制定相关临床干预预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临床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44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因素。结果:14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0.45±10.27)分;经Logistic回归方程验证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方法,从根源上解决焦虑问题,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探究优质护理在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 下载:112 浏览:1112

刘宇超 《肿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肺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4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4例,运用优质护理,两组护理后观察临床效果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什么是心包肿瘤,心包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下载:290 浏览:3037

王丽娟 彭明婕 《肿瘤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心包肿瘤是一种在患者心包部位发生的肿瘤疾病,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其中原发性心包肿瘤十分罕见,多数心包肿瘤患者属于继发性疾病。其中良性心包肿瘤包含纤维瘤、脂肪瘤以及畸胎瘤等等。恶性心包肿瘤则包含原发性间皮瘤以及肉瘤,其中原发性恶性心包肿瘤可以分为肉瘤、间皮细胞瘤两种,肿瘤分布比较广泛,往往存在组织浸润现象,并且会激发肿瘤。肿瘤会从人体胸腔中扩散,继而累及到患者的心包部位,最常见是乳房癌以及支气管肺癌。从调查结果可发现,恶性心包肿瘤多为继发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肺癌、淋巴瘤以及乳腺等原发性恶性肿瘤,这些恶性肿瘤侵袭心包或是有淋巴转移至心包部位,便可促使恶性心包肿瘤发生。其中良性心包肿瘤十分少见,主要发生在婴儿、儿童群体中。

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61 浏览:720

周贵敏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分级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机体疼痛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分级模式的应用对保障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效果。结论:为心胸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分级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机体疼痛,患者对护理分级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从而护理依从性较高,同时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胸外科护理的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 下载:125 浏览:1549

李丽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胸外科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于心胸外科中选取43例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涉及43例患者,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总结可能引起护理风险问题的隐患,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经统计数据显示,主要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结论:应重点从护理、患者两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总结预防对策。

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加速外科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17 浏览:1535

沈丰华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加速外科康复中的应用观察。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同时对这50例病患进行护理治疗,记录护理的过程,并对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和记录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抑郁情绪等情况。结果:肺癌患者在通过有效护理过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全面有效的舒适护理工作对于肺癌术后病患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

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产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下载:98 浏览:1090

刘彩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析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精神障碍产生原因,并探析其护理手段。方法:取我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心胸外科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3+针对性护理,对比组间价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精神障碍发生几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受诸多因素作用,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极易有精神障碍发生,经围术期开展针对性干预,利于减少精神障碍发生,满意度提高。

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下载:142 浏览:1527

沈丰华 张丽燕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分析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这样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致残率。

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128 浏览:1494

熊丹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7期

摘要:
分析胸外科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中,120列入组患者均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并对其回顾性分析。预测手术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然后分门别类地、有步骤地采访、观察、测定、归类,并记录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值、疼痛值。结果:术前1天焦虑(>40)、术后1天焦虑(>40)、术后1天活动时疼痛和术后2天活动时疼痛共4个因素是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外科手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手术后疼痛现象和防止危险因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