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99 浏览:1012

高萍 李芳 易欣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程序化护理实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人满意度、有效率和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两组患者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对认知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高压氧+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71

林玉华 林晓 李雪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笔者所在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分传统组(n=60)、预见组(n=60),传统组实施高压氧联合传统护理,预见组行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预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低(P<0.05)。预见组患者术后1个月NHISS评分较传统组明显低(P<0.05)。预见组护理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

炎症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63 浏览:485

罗建平1 沈益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n=41)、中型组(n=39)及重型组(n=40),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8、CR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血清TNF-α、IL-8、IL-1β及CRP与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 68~0. 79,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患者NIHSS评分、TNF-α、IL-8、IL-1β及CRP水平均高于病情未恶化患者(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呈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37例临床效果 下载:18 浏览:224

罗澍1 王煜2 李振波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37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74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患者(7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血肿量减少,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昏迷程度,改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CT特征以及诊断价值 下载:293 浏览:2716

孙秋双 《诊断医学》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CT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给予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中线位移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结果:患者中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人数为15人,出血量在30ml以下的人数为25人,出血部位在基底节的人数为18人,小脑为5人,脑叶为6人,丘脑为5人,脑干为4人,多部位为2人,中线位移在1~5mm之间的人数为20人,6~10mm之间的人数为12人,10mm以上的人数为8人。结论:通过CT诊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充分反映出患者的出血情况。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的价值分析 下载:256 浏览:2568

刘翠萍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作用于急性脑出血(AHC)患者护理的作用及其价值。方法: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中选取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情况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观察组。对照组(n=50)中的患者接受外周神经系统护理,观察组(n=50)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结果出来后,两组进行对比患者恢复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作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很大,值得用于临床治疗并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