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段悬臂梁铝合金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59 浏览:320

崔卫国 王江勇 李青 刘慧芬 陈霞 范伟利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多段悬臂铝合金复杂焊接结构件焊后垂直度高、圆度高和焊后机加精度高的要求,分析了该结构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对焊接防变形措施的研究,确定了采用刚性固定和焊后退火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设计出了能够满足零部件定位、焊前整体刚性固定、焊后方便机加的工艺装备,保证了该结构件的技术要求,并为今后相似结构件的制造提供了实践使用依据和技术借鉴。

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微冲量测量方法 下载:13 浏览:419

王大鹏1,2 叶继飞1 李南雷1 王青2 王健博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对星载微推力器的单脉冲冲量进行非接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测量方法。基于悬臂梁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测量系统传递函数,得到测量系统在结构上等效为无穷多个欠阻尼二阶子系统的并联。分析得到一阶子系统脉冲响应的最大位移与脉冲力冲量大小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小由一阶子系统的增益值、阻尼比及固有振动频率决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冲量测量方法:对系统脉冲响应低通滤波得到一阶子系统脉冲响应后求取最大位移,结合标定得到线性系数即可求解冲量大小。线性系数的标定中,根据系统增益值与位移测量位置的刚度系数为倒数关系的特征,确定了一阶子系统增益值的标定方法,依据自由振动法确定了阻尼比及固有振动频率的标定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分析得到测量误差为7.287%。

压电悬臂梁双晶片串联结构的修正模型研究 下载:63 浏览:395

朱杰 王静 李新荣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的压电悬臂梁参数模型的压电耦合弊端,提出了修正后的压电悬臂梁双晶片串联结构模型,引入修正因子,并给出了相应的机电耦合解析解。将传统的压电悬臂梁集总参数模型和修正后的压电悬臂梁双晶片串联结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显示:是否考虑末端质量对压电悬臂梁的压电能量采集的各项参数都有很大影响。实验测试显示:传统的集总参数模型误差值大,压电悬臂梁双晶片串联结构修正模型精度高,与实验数据误差小。

用于微电池的压电悬臂梁电特性仿真 下载:87 浏览:504

张海军 褚金奎 杜小振 魏双会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研究了一种带质量块的压电悬臂梁结构,利用压电薄膜的正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可以用于振动能的收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态分析和谐波分析得到:悬臂梁在一阶模态时上下振动,形成恰当的工作状态;通过改变梁的各个几何参数和振动源的频率,得到了悬臂梁上下电极间峰值电压的变化情况;当振动源的频率为悬臂梁的一阶共振频率时,得到的峰值电压最大。

压电式MEMS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技术综述 下载:354 浏览:3592

张江园 罗淑元 潘奇智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传统的电池体积大、寿命短,无法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等新技术的供能要求。基于 MEMS 的能量采集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的能源采集转换为电能,其寿命长,无须更换,可以实现供能模块和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自供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环境振动驱动的微型发电装置主要有三种能量转换形式:压电转换、电磁转换和静电转换。其中,压电转换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本文主要利用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为分析样本,从中国、全球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与压电式MEMS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技术相关的国内和国外专利的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分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