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下载:12 浏览:437

魏婷婷1 李霞1 李国媛1 强万敏2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构建并应用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奥马哈系统、专家会议拟订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来自乳腺癌医疗、护理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选取61例乳腺癌患者对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进行重要性评定,确定内容后应用于30例乳腺癌出院患者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3.5%,第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44,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和0.195(P<0.001),专家、患者评定意见均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包括8个模块、63个评价指标。临床初步应用后,30例患者中有29例认为实用,转接单位的15名护理人员均认为实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科学、合理,可为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下载:11 浏览:392

魏婷婷1 李霞1 李国媛1 强万敏2 2019年3期

摘要: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构建并应用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奥马哈系统、专家会议拟订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9名来自乳腺癌医疗、护理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选取61例乳腺癌患者对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进行重要性评定,确定内容后应用于30例乳腺癌出院患者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3.5%,第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44,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和0.195(P<0.001),专家、患者评定意见均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包括8个模块、63个评价指标。临床初步应用后,30例患者中有29例认为实用,转接单位的15名护理人员均认为实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评价体系内容科学、合理,可为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下载:189 浏览:1989

左冬妮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需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和留置针时间、风险事件、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留置针时间2d、3d的患儿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1d患儿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出现渗液、堵管、静脉炎、皮下血肿的总发生率为6.97%,对照组为23.26%,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护理技术,专业操作,医患沟通,健康宣讲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输液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下载:203 浏览:2497

左冬妮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需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和留置针时间、风险事件、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留置针时间2d、3d的患儿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1d患儿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出现渗液、堵管、静脉炎、皮下血肿的总发生率为6.97%,对照组为23.26%,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护理技术,专业操作,医患沟通,健康宣讲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输液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