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诺贝尔物理奖“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案例研究 下载:45 浏览:241

董彦邦1 刘莉1 姜燕媛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了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先河。本文通过对李政道好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叶铭汉院士及王垂林研究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李政道个人传记的整理,深入分析宇称不守恒理论的产生过程及成功要素,旨在为促进我国重大科学发现的产生提供对策建议。

基于OLED技术的导弹指挥仪模拟器显示功能设计 下载:52 浏览:357

杨明绪 杨建新 李林 《中国仪器》 2020年5期

摘要:
在实战化教学训练广泛开展的大背景下,为弥补导弹指挥仪课程由于实装配套情况不好而导致的训练科目开设不足、授课环节实战化氛围不浓的情况。教学团队在认真分析部队对导弹指挥仪保障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导弹指挥仪相关训练科目运行机理的前提下,借助c RIO系统嵌入式、可编程及模块化、低功耗的特点,结合OLED显示技术,对某型飞机导弹指挥仪模拟器显示功能进行设计。该模拟器可以在上位机模拟飞机状态参数信息时,通过OLED技术对模拟采集的数据实时动态显示,从而实现对导弹指挥仪的相关通电检查类科目的仿真训练。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下载:62 浏览:372

胡毅1 李永奎1 乐云1 陈炳泉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建设指挥部是我国所特有的重大工程组织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不同时期的重大工程所采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市场化改革发展,建设指挥部开始受到"政府—市场"二元作用并持续演化。通过剖析我国不同时期建设指挥部模式组织演化历程,结合对国内外项目治理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表明:指挥部需要强化顶层治理的功能,加强与项目法人、主要市场交易方的合作互动,构建多元复合、渐进演化、自适应的多层治理系统。并结合重大工程特征和组织能力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性能力构建策略。

“项目总监”理念下PPP项目指挥部建设管理模式选择与实施 下载:36 浏览:423

李忠富 陈思宇 李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PPP项目是一项涉及多个参与主体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政府指挥部作为PPP项目的直接发起方与最初推动者,其管理模式的确定和具体实施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结合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一种"项目总监"的指挥部管理理念,分析了PPP项目指挥部的多种管理模式,并就主要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比对分析,界定了该模式的管理框架,提出了指挥部实施监管的依据、目的及目标,以此创新指挥部管理模式。

指挥通信车强电磁脉冲效应仿真分析 下载:27 浏览:211

寇科男1 金晗冰1 吴海燕2 戴弃君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强电磁脉冲攻击对指挥通信车系统带来重大安全威胁。针对指挥通信车在高空核电磁脉冲(High Altitude 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下的电磁耦合问题,通过数值计算研究车辆结构、线缆和天线的电磁耦合响应,实现指挥通信车电磁脉冲效应的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电磁脉冲通过各种途径耦合到指挥通信车的瞬时脉冲信号足以造成电子设备出现干扰甚至损毁,导致执行任务失败。研究结果为指挥通信车系统的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奠定了基础。

基于Bi-GRU并包含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数据真值发现 下载:40 浏览:343

常宸1 曹建军2 吕国俊1 郑奇斌1 翁年凤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传统真值发现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文本数据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i-GRU并包含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数据真值发现方法。根据文本答案的多因素性,词语使用的多样性与文本数据的稀疏性等特点,该文对用户答案进行细粒度划分,并利用Bi-GRU表征文本答案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层注意力机制分别学习用户答案关键词可靠度及用户答案可靠度。依据真值发现的一般假设,无监督学习上下文向量,并最终获得可靠答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文本数据真值发现场景,较基于检索的方法及传统真值发现算法效果更优。

重型超大跨度站房钢桁架提升关键技术 下载:15 浏览:176

产运节1 史凯庆2 姚宏生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重型超大跨度站房钢桁架提升施工这一技术难点,结合钢桁架总跨度90~120 m、总重约6770 t的某站房钢桁架屋盖施工,采用"楼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技术进行施工。对钢桁架整体提升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支撑体系设置、提升吊点布置、提升平台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工程应用表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安全性高等优点,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物理-生态复合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473

王璐1,2 杨明强1,2 郭伟忠2,3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为解决南京城市中心清江东沟的黑臭问题,采用河道清淤、微纳米曝气增氧和人工生态纳污浮床为主的物理-生态复合修复技术进行治理,并连续10个月对其水质指标进行监测。治理结果显示:对比治理前,治理后的河道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透明度最高提升至42cm,氨氮的最高去除率达到95%,整治成效公众满意度达92%,黑臭现象消除,整治成效显著。应用物理-生态复合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技术切实可行,公众对治理成效满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环境效益。

家庭M2M网络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探析 下载:33 浏览:326

王海涛1 宋丽华2 向婷婷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M2M通信可以方便机器之间的协作交互,组网灵活快捷并能减少通信开销,从而为嵌入式通信终端和海量传感设备的大规模部署应用提供便利的条件。文章针对家庭组网需求和M2M通信特点,探讨了基于M2M的家庭网络架构的设计要求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能量高效管理和安全隐私保护,并对家庭M2M网络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

基于知识图谱的直升机飞行指挥模型研究 下载:74 浏览:385

齐小谦 张睿司 召峰 王炳翮 夏丛亮 《无线电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当前直升机飞行指挥效率低下、数据关系复杂和智能化层次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直升机飞行指挥模型研究方法。使用知识图谱生成和展现等技术,对直升机飞行指挥专业领域的知识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整合。将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提炼成知识图谱,以图形化方式向用户展示经过分类整理的结构化知识,支持知识检索、知识可视化和知识推荐等应用服务。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型能够使指挥员、参谋直观准确定位和深度获取专业知识,增强了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促进直升机飞行指挥信息系统的革新。

卫星信号控守指挥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75 浏览:386

孟岩 李佳 《无线电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实现卫星信号的自动化控守,提出了卫星信号控守指挥调度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B/S开发模式、Web Service和简单网管协议(SNMP)等技术设计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以及基于服务化可扩展的软件平台,形成基于可重构架构的开放式卫星分析验证平台,可实现信号分析验证平台指挥调度、状态监控、业务数据流模板的创建和实体部署、报文数据的综合管理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统一对各站点中的设备、服务器和软件模块等被管对象进行配置、监视以及异常告警。同时,用户可按需增加新的设备和软件模块,灵活地增删其可显示和配置的参数,并完成卫星信号控守系统业务逻辑的生成、部署和结果存储,流程的加载、启动和停止以及控守结果的保存。

南京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的探讨 下载:86 浏览:401

张春1,2 竺兴宏3,2 李贝1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南京市为贯彻落实"水十条"行动计划,自2016年起大力开展和推进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本文基于南京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经验,深度剖析了形成黑臭河道的主要原因,结合南京市城东地区黑臭河道整治案例,探讨了黑臭水体整治的核心对策,可为其他城市的黑臭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动态洪水风险图在无锡市城区防洪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9 浏览:476

张小稳1 刘国庆2 范子武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洪水风险图作为一种防洪非工程措施在全国众多城市已经推广应用。利用预测降雨信息制作实时、动态的洪水风险图对于暴雨突发、频发的城市防洪减灾救灾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无锡市城区动态洪水风险图系统为例,介绍动态洪水风险图的绘制技术与方法,绘制时需要的模型库、事件库、逻辑库等关键信息,阐述动态洪水风险图在实时风险图绘制、历史洪水信息查询、调度方案优化、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制定、城市防洪决策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对无锡市城区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斜拉桥锚拉板受力特性及参数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405

杨旭东1 李元福1 黄昌凯1 王贤强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中,锚拉板局部区域和焊缝位置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易发生塑性破坏,导致锚固区承载能力下降。为改善锚拉板的受力性能,通过精细化有限元仿真及参数影响分析,明确了锚拉板结构的受力机理,提出了其合理构造形式和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得到的局部构造明显改善了锚拉板的受力性能,有效降低了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概率。

云计算的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下载:58 浏览:372

王海涛1 宋丽华2 《数据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变得日益流行和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都逐渐接受云计算技术,并愿意依托公共云设施或自己搭设的私有云平台开展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投资。但是,要确保成功使用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必须解决云计算特有的安全和管理问题。针对云计算这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特有的安全问题,本文概述云计算面临的安全挑战,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并说明了适用于云计算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工具。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指挥信息系统仿真试验可信性评估 下载:97 浏览:502

綦磊升 张晓娜 门星火 刘波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指挥信息系统仿真试验的应用,其仿真试验可信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重点。仿真试验可信性是评价仿真试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结合指挥信息系统仿真试验过程,建立了指挥信息系统仿真试验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炮兵连指挥信息系统情报处理仿真试验实例进行了验证,对如何评估指挥信息系统仿真试验可信性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霍尔果斯背斜井壁稳定性技术 下载:65 浏览:432

杨晓儒 朱雪华 吴双 辛小亮 朱斌 曹光福 严康 《天然气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解决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尔果斯背斜山前构造带古近系井壁失稳、钻具阻卡、轨迹偏离等难题,进行了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Power-V垂钻系统及NDS井底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能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提高井壁稳定性;②采用Power-V垂钻系统和NDS系统可对井底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时调整钻井参数,有效控制钻井斜角;③H003井通过采用Power-V垂钻系统、NDS系统以及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系列配套技术将井斜角控制在2.0°范围内,机械钻速较同井段邻井提高90%,而H11井全井段使用Power-V系统控制井斜的同时选用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抑制了泥页岩水化膨胀,提高了井壁稳定性。结论认为,霍尔果斯背斜运用相关配套工艺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山前构造带高效、优质、快速的钻井目标,值得在类似地层区块加以推广应用。

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生成方法 下载:61 浏览:381

周星宇1,2 潘志松2 胡谷雨2 段晔鑫2,3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深度神经网络极易受到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的攻击.文中以生成对抗网络为基础,提出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生成方法.首先,指定被攻击的分类网络作为判别器,并在训练过程中固定参数不变.再构建生成器模型,通过优化欺骗损失、多样性损失和距离损失,使生成器产生局部可视对抗扰动,并叠加在不同输入样本的任意位置上攻击分类网络.最后,提出类别比较法,分析局部可视对抗扰动的有效性.在公开的图像分类数据集上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攻击效果较好.

平方凸函数Hermite-Hadamard型不等式的改进 下载:67 浏览:468

时统业 秦华 吴涵 《数学应用》 2018年10期

摘要:
利用平方凸函数与凸函数的关系,证明了平方凸函数单侧导数的存在性和单调性,建立了平方凸函数与其单侧导数的不等式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平方凸函数定积分已有下界的改进和新的下界.给出由平方凸函数Hermite-Hadamard型不等式生成的差值的估计.

某城际轨道调度指挥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下载:322 浏览:414

廖建科 《低碳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以某调度中心机房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该中心机房空调系统设置原则、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新风系统、消防系统、制冷方案的设计,阐述调度中心空调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