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黔中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坡耕地土力学性质差异研究 下载:82 浏览:477

徐永服 高华端 白云星 黄朝海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土力学性质是衡量土壤抗冲抗蚀强弱的指标之一,分析岩性差异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可为今后喀斯特坡耕地土壤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野外采取土样、室内实验测定土壤土力学特性及SPSS软件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耕作层而言,土壤内摩擦角:石灰岩区(14.65°)>白云岩区(13.29°);土壤黏聚力:石灰岩区(13.18 kPa)<白云岩区(15.01 kPa);土壤液性指数:石灰岩区(0.186)<白云岩区(0.857)。对于犁底层而言,土壤内摩擦角:石灰岩区(15.44°)>白云岩区(14.08°);土壤黏聚力:石灰岩区(13.51 kPa)<白云岩区(14.71 kPa);土壤液性指数:石灰岩区(0.247)<白云岩区(0.477)。黔中喀斯特区石灰岩和白云岩区坡耕地土壤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液性指数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石灰岩与白云岩区坡耕地的土壤紧实度、塑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性。

要素分工下贸易保护效应与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应对 下载:32 浏览:172

张雨 戴翔 张二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全球要素分工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企图采用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实现产业保护和遏制对手发展,很难奏效。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中有他,他中有你我"的利益格局,"贸易战没有赢家""合则两利、斗则双输",已经为现实所证明。由于客观上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贸易摩擦对中国损害更大。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必须寻求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对策。一方面,我们要在适当"让利"中加强要素分工合作,加强美国企业和中国之间经济和利益关系,防止中美经济"脱钩";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全球要素分工合作,以实现我国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产业链和技术链在其他外部空间的扩展、转移和重组,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离心齿式压缩机频谱分析及故障诊断 下载:58 浏览:446

赵利娜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对离心齿式压缩机因振动较大导致报警停车的联锁故障进行了研究。采用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对压缩机进行了频谱分析,主要采集了振动幅值的时域波形、频谱特征及轴心轨迹,分析数据可知高速转子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和摩擦故障。对离心齿式压缩机主机进行拆箱检查,发现大齿轮和高速转子的推力盘存在摩擦刮痕,验证了分析结果,重新校核转子动平衡和修复转子后机组运行正常。频谱分析为机组故障的解决提供了有效依据和方法。

浅议滚动摩擦及轿车最大速度的估算 下载:68 浏览:275

邵云 窦瑾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文章依照等效功的思路由滚动摩擦力矩引入等效的"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揭示出该"滚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本质差别;指出在通常的负载下可以忽略车轮的转动惯量而认为"滚动摩擦力"就等于从动轮的静摩擦力,即前者可以替代后者;介绍了滚动阻力因数与路面类型及车速的关系;利用"滚动摩擦力"和"牵引力"估算了普通轿车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的最大速度,并指出传统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简要介绍了滚动摩擦的一般物理机制。文章为传统的力学教材中滚动摩擦这部分内容提供了有益的诠释与补充。

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模拟的影响 下载:43 浏览:369

付旭东1,2 李龙燕1 王金艳1 谭子渊1 常伟2 王明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摘要:
利用耦合了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的WRF/Chem模式对2014年4月22~25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模拟,基于ERA-Interim和NECP-FNL两种再分析资料,探究了WRF/Chem在不同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对沙尘天气的模拟能力,并分析了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模拟结果影响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WRF/Chem在两种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均能较合理的模拟出主要的起沙区域、沙尘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沙源地附近和下游地区各个站点模拟的PM10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观测结果也较为吻合。但相比较而言,对西北地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从沙尘的空间分布、沙尘浓度、垂直沙通量和地面各代表站点PM10浓度变化等方面的模拟结果来看,NECP-FNL数据为模式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要优于ERA-Interim数据的结果,这主要与NECP-FNL数据在WRF/Chem模式中能相对较好的描述起沙过程中摩擦速度的量值有关,从而使得模拟的沙尘区域、强度和垂直沙通量更为合理。

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运输支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下载:81 浏览:483

洪超 廖晖 刘晓梅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为可靠计算某4 MW级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运输支架强度,对该运输支架结构及工作与受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运输支架实际工作状态仿真的强度计算方法。以ANSYS Workbench为平台,通过设置摩擦接触和构造绑扎模型模拟运输支架作业时在车上的放置和绑定情形,考虑机组运输中的道路坡度、车辆转弯和加减速的影响施加极限载荷,对运输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优化实现了所需计算收敛性。结果显示,运输支架最大等效应力为193.48 MPa,最大变形为1.191 2 mm,强度满足要求。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该结果更符合实际。本次计算结果为该运输支架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所用方法可为类似强度计算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轴向振动分析 下载:59 浏览:378

孙健 《中国设备》 2019年11期

摘要:
一台热电联产汽轮发电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轴向振动过大故障,对机组进行全面振动测试,在测试中发现机组轴向振动存在周期性波动。通过轴向振动原因分析,轴向振动过大及不稳定是由于油挡摩擦及轴承座悬臂引起的。在监测振动不发散的情况下,机组连续运行,轴向振动下降并保持稳定。

重型减速器机械功率损失分析 下载:59 浏览:422

刘振 张强 赵雄华 武进虎 邱杰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低速重载减速器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减速器系统内部温度异常升高,过高的温度会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和承载能力,同时也会使齿轮轮齿间相互胶合而降低传动精度甚至失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公式计算齿轮啮合功率损失和轴承摩擦损失模型,得出影响啮合功率损失的因素以及齿轮啮合功率损失随载荷和转速的变化关系,从而为进一步降低功率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烟气轮机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55 浏览:367

杨俊1.2 张玉峰1.2 梁宗辉1.2 《中国设备》 2019年7期

摘要:
分析烟气轮机安装在壳体的气封组装与转子发生动静摩擦产生的危害。针对壳体在烟气轮机运行过程中支承筋板焊缝开裂现象,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及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19

赵世佳 左世全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2018年,特朗普政府已先后对价值340亿美元、160亿美元与2 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及10%的关税。作为反制措施之一,我国也对部分自美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汽车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在中美互征关税清单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商品成了"主战场"之一,中美在汽车领域的贸易摩擦对全球多个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系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二是坚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掌控能力;三是强化多边合作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焊后热处理对7050铝合金FSW接头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1

张鑫 韩冬 吴军 殷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对20mm厚7050-T7451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和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对比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搅拌头旋转速度300r/min,焊接速度50mm/min时,接头抗拉强度为426MPa,延伸率为8.2%。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接头组织细化,并析出大量第二相粒子,接头性能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达到511MPa,延伸率为8.5%;热处理前接头均断裂于前进侧热影响区,与接头的硬度分布有对应关系。热处理后,接头断裂于焊核区。热处理前后接头断口均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

应用于柴油机倒拖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下载:60 浏览:431

马骋 王海燕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来拖动大型船用主柴油机,使柴油机实现不发火运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柴油机作为拖动系统的负载,负载扭矩随转速和曲轴转角而变化。以6ES35ME-B型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为例,建立单缸扭矩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确定拖动系统负载扭矩后根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搭建了无速度传感器的转差率控制的矢量调速控制系统。将倒拖工况下的扭矩模型作为负载与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连接,对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并验证了电力拖动方案的可行性。试验证明250kW的电机可以拖动柴油机在0-60r/min范围内运转,调速性能良好。

基于回归分析的7050-T745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 下载:86 浏览:481

张鑫 韩冬 吴军 殷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回归分析对20mm厚7050-T745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研究。建立并分析了接头抗拉强度与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重点考察搅拌头旋转速度、焊接速度和轴肩下压量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降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存在峰值;随着轴肩下压量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升高。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可以使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30MPa。

热解炭涂层对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205

雷玥 李瑞珍 解惠贞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反应熔渗法(RMI)将不同密度的C/C坯体制备成C/C-SiC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C/C-SiC复合材料表面进行炭沉积形成热解炭涂层,选用HS-19A型肖氏硬度计测试其硬度,利用MM1000-II型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摩擦性能,研究热解炭涂层对C/C-SiC复合材料孔隙率、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炭涂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孔隙率,提高硬度,减小摩擦系数。

旋转速度对高强度钢Q&P980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41

蔺宏涛1 孟强2 王怡嵩1,2 王家毅1 张韵1 江海涛1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促进高强度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解决高强度钢在采用常规熔化焊进行焊接时出现的问题,利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对1. 2 mm厚的高强度钢Q&P980进行焊接试验,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旋转速度对高强度钢Q&P980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旋转速度下均获得了没有缺陷的焊缝,接头组织呈典型的"碗状"组织形貌。旋转速度为200 r/min时,接头搅拌区组织仍为马氏体与铁素体组织,但晶粒尺寸相比母材明显细化且马氏体含量相比母材增多。随着旋转速度的提高,马氏体含量会继续增多,旋转速度为400 r/min时搅拌区组织基本全部为马氏体组织,旋转速度为600 r/min时搅拌区组织为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接头显微硬度结果显示,搅拌区的硬度明显高于母材,搅拌区与母材之间存在一个软化区。旋转速度为400 r/min时,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 070MPa,为母材的99%,基本等同于母材的抗拉强度;接头的断后伸长率为11. 2%,达到母材的50%。旋转速度为200 r/min时,接头断裂于搅拌区,其他旋转速度下接头均断裂于软化区,断裂于软化区的断口形貌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9 浏览:411

王向杰1 冯蕾2 武靖亭3 肖新华1 苏蓓蓓1 《新材料》 2020年7期

摘要: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被焊区材料发生剧烈塑性变形,进而导致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发生显著改变,但有关镁合金焊接接头弯曲性能的研究报道极少。本实验以铸造固溶态ZK60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背弯和面弯两种弯曲试验方案,探索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对接头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焊接后焊缝区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平均晶粒尺寸从59μm左右降低至4μm左右。ZK60镁合金接头的弯曲性能远高于母材样品,且面弯样品的弯曲强度高于背弯样品。经过大挠度弯曲变形后ZK60母材及面弯试样都发生开裂,但背弯样品中未见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分析认为,接头过渡区/搅拌区界线处的织构突变对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弯曲断裂行为影响不大。

减摩耐磨多层膜设计及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29

郑晓猛 张永振 杜三明 刘建 杨正海 逄显娟 《新材料》 2019年4期

摘要:
涂层作为一种有效的表面改性技术,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广、性能可调节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工况和结构要求,在零部件的减摩耐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单一涂层分为减摩涂层和耐磨涂层两类。前者采用类石墨层状结构润滑材料制备,用于减小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但磨损率较高;后者则采用陶瓷等高硬材料制备,用于抵抗磨损、保护基体材料,但摩擦系数较大。这两种涂层在使用中都不能同时发挥减摩、耐磨的作用。随着机械、航天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在不能采用传统油润滑的特殊环境中,传统涂层无法同时满足零部件之间较小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磨损率的要求。而多层膜结合选材和层状结构设计,兼具减摩、耐磨作用,其相关研究为解决材料摩擦学性能不足这一关键问题提供了可能。构筑多层膜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磁控溅射等手段,在基体材料上制备软硬交替分布的层状结构涂层,单层厚度在微米和纳米级之间。其摩擦学性能取决于自身的结构参数和制备工艺参数,二者通过改变多层膜的结晶状态、力学性能进而影响其摩擦学性能。如何优化结构、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减摩耐磨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多层膜的晶粒生长和晶体择优取向;二是提高多层膜的韧性;三是降低多层膜的残余应力。通过优化结构、工艺参数,控制制备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强化有利因素,多层膜的摩擦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调整多层膜中的单层膜厚度可以实现内部材料结晶状态的演变及抑制晶体取向的转变。另外,多层膜层状结构产生的大量界面可以在涂层受载产生裂纹时吸收能量,抑制或偏转裂纹扩展,因此可以通过引入高质量层间界面优化其韧性。多层膜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随溅射过程逐渐累积,降低基片偏压是控制残余应力的有效手段;多层膜的层状结构可以打断残余应力的累积,也能从时间效应上控制残余应力。从研究成果来看,影响多层膜摩擦学性能的因素存在最佳值。从实验数据来看,大气环境中干摩擦磨损率可以降至3×10-10mm3/(N·m),并且摩擦系数始终稳定在0.1左右。本文归纳了多层膜的研究现状,主要从设计原则(包括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性能表征和检测手段、近期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出目前多层膜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基体硬度和热学性质对冷喷涂TC4钛合金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25

曹聪聪1 李文亚1 杨康1 李成新2 纪纲2 《新材料》 2019年2期

摘要:
钛合金蜂窝壁板在服役中受损急需修复,现有的修复手段以熔化焊为主,易导致严重冶金缺陷,而冷喷涂的相对低温可使此问题得以避免。采用冷喷涂在AA2024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C4钛合金涂层,借助SEM、XRD、维氏硬度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基体硬度和热特性对涂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A2024基体相比,硬度较高、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的TC4基体与TC4涂层间界面的起伏较小,颗粒表面温度较高,颗粒接触面形成宽度约为5μm的绝热剪切带,促进了冶金结合。因此,TC4基体表面冷喷涂涂层的孔隙率较低,沉积特性较好;涂层平均微观硬度较高,弯曲性能较好,断口平整,呈脆性断裂,未发生相变。本实验证实了通过喷涂修复钛合金构件的可行性。

超高速动能武器侵彻岩石的毁伤评估与工程防护 下载:63 浏览:465

李杰1 王明洋1 李海波2 岳松林1,3 《物理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根据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系统地提出了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侵深、成坑范围和地冲击效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获得了超高速弹体以速度为1 000~5 000m·s-1侵彻岩石的侵深、成坑范围和地冲击压力波时程曲线实验数据。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建立了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地冲击效应与浅埋爆炸之间的等效计算关系,提出了抗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击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与"软硬结合、分层配置"的遮弹防护技术方案。

颗粒填充型聚合物的导热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66

席翔 夏延秋 李晓鹤 冯欣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蒙特卡罗可控空间分布算法,生成网链构型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数值研究了非均匀分布下不同组分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制备了氮化铝、氮化铝/石墨、氮化铝/石墨/银三种填料体系的导热硅脂,并测试所有样品的热导率和体积电阻率。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室温下导热硅脂在钢-钢摩擦副上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金属表面并利用能谱分析仪(EDS)对表面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热填料形貌越丰富,硅脂中的导热网络越致密,氮化铝/石墨/银硅脂的最大热导率可达1.623 W/(m·K),可实现在较少填充量下获得较高热导率;氮化铝/石墨/银有限元模型模拟的结果更贴近实验测量值,可以用来预测球状/片状/棒状颗粒填充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这归结于其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协同减轻电弧对金属表面的侵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