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英格兰教皇节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大众政治文化 下载:69 浏览:418

王仲达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 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逐渐由一个以反天主教为旗号、带有底层民众狂欢色彩的节日,转变为殖民地大众反抗英国统治的政治活动。

危机与应对:靖康之难困境下王朝赓续的尝试——以北宋末年“帝姬和亲”事件为视角 下载:32 浏览:250

赵耀文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和亲是中国古代的外交策略之一,汉唐和亲久负盛名,宋朝"无和亲"说广泛流传。北宋末年的"帝姬和亲"事件在靖康之难的政治生态下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是北宋王朝在应对亡国危机时的无奈选择。宋钦宗企图以此来化解危局,应对灾难,实现赓续王朝的目的。金廷受其内部政治纠葛的影响,解决策略从"帝姬和亲"转变为"废立异姓""。帝姬和亲"作为赓续王朝世系的决策被推向前台,承载着宋金两朝处理靖康事件的政治考量。

宣誓制度与民国政治文化 下载:63 浏览:298

马克锋 石威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晚清时期,宣誓制度经孙中山引介,进入中国。民国成立后,宣誓制度进入国家政治层面。北京政府时期,元首宣誓制度得以建立,现代宣誓制度得到初步发展。国民政府时期,宣誓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宣誓主体扩大,另一方面宣誓更加细化,宣誓制度体系化、完备化。宣誓制度建立后,逐渐成为民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对于民国官员认同共和民主,廉洁自律等,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宣誓制度出现形式主义、走过场等弊端,没有完全达到孙中山最初设想的效果。

共建共治共享:大数据支持下共享单车智能化治理路径 下载:25 浏览:221

郝雅立1 温志强2 《当代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方式,共享单车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要,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共享单车的经济属性、科技属性、公共属性这三重属性的交织对共享单车的治理提出了大数据的工具支持、智能化的科技依赖和三方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机制要求。共享单车的治理需要管技结合,需要多主体合作、多能力匹配。为此,从政府、市场和用户三方主体出发,提出共享单车智能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