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下载:14 浏览:354

虞露艳1 应燕2 王秋月3 陈朔晖4 徐红贞4 诸纪华4 胡雁5 2019年8期

摘要:
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循证资源。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纳入2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作为证据资源的参考文献。总结12条证据,通过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产生7条最佳证据,并转化为4条临床审查指标。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进行证据的临床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收集数据。以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静脉炎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基线审查中外周静脉敷料出现潮湿、松脱和(或)明显污染时护士应更换敷料等3条依从性差的执行项目,在证据应用后执行率显著提高(P<0.001)。证据应用后禁食和非禁食患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的护理行为,延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

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下载:55 浏览:252

吴强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2例,治疗Ⅱ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Ⅰ组服用加味二麻四仁汤治疗,治疗Ⅱ组服用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Ⅰ组的总有效率81. 25%(26/32),治疗Ⅱ组的总有效率90. 62%(2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 10%(27/31),经秩和检验,治疗Ⅱ组的疗效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Ⅱ组与对照组及治疗Ⅰ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肺功能方面:3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Ⅱ组FEV1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Ⅰ组(P <0. 01),但与对照组相比FEV1的改善并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的改善也无明显差异(P> 0. 05)。3组患者治疗PEF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Ⅱ组PEF的改善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更为明显(P <0. 05),治疗Ⅰ组PEF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麻黄,黄芩贴敷肺俞穴对老年健康受试者颈胸部及背部穴位体表温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164 浏览:1738

宋晓丰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麻黄与黄芩穴位贴敷于肺俞穴对健康老年受试者颈胸部及背部穴位体表温度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共招募了60名健康老年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人。实验组分别接受麻黄贴敷、黄芩贴敷以及麻黄加黄芩混合贴敷。每种贴敷含药量均为0.5 g,贴敷时间均为3小时,每次贴敷间隔7天。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在贴敷前后测量肺俞穴、廉泉、天突、膻中及背部的体表温度。结果:实验数据显示,贴敷前各组在基本体征上无统计学差异。黄芩组和混合组贴敷后,在廉泉、天突及膻中体表温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混合组在肺俞穴及魄户穴位体表温度的下降更为明显,尤其是在身柱穴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和黄芩贴敷于肺俞穴可以显著降低老年健康受试者颈胸部及背部的穴位体表温度,表明这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能通过调节体表温度来发挥其疗效。此外,黄芩单独使用或与麻黄联用均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混合应用时效果更为显著。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载:300 浏览:3144

王华 钱海洪 杨亚平 王雪梅 张恒姣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20例行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吐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90Sr-90Y敷贴联合卤米松分阶段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下载:20 浏览:221

胡科科1 向世强2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评价90Sr-90Y敷贴联合卤米松乳膏分阶段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纳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门诊收治的180例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是:90Sr-90Y敷贴组;卤米松组;卤米松联合90Sr-90Y敷贴组,计算各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后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率分别是:卤米松联合90Sr-90Y敷贴组(93.33%)、90Sr-90Y敷贴组(66.67%)、卤米松组(80.00%),三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为(X2=13.333,P<0.05)。三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卤米松组(9例,15.00%)、卤米松联合90Sr-90Y敷贴组(6例,10.00%)、90Sr-90Y敷贴组(4例,6.67%)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 下载:382 浏览:3890

肖勤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邀请患者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SAS(45.2±4.3)和SDS评分(42.8±6.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SAS(56.3±5.5)和SDS评分(58.1±3.9),t=16.14,46.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c2=5.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在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敷贴疗法儿科临床应用 下载:258 浏览:2561

童静芬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敷贴疗法因其对儿童副作用小,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在临床中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敷贴疗法是采用适当的中药研制成粉或调成糊状、药饼贴敷于体表,贴至相应穴位经皮吸收后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敷贴疗法可使药力渗透皮肤腠理,从而传导脏腑经络,达到调整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载:298 浏览:2982

王华 钱海洪 杨亚平 王雪梅 张恒姣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20例行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吐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下载:137 浏览:794

王妍妍 庞龙(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实验主要是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治疗进行研究,通过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为患者实施治疗,以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这类治疗法的应用效果优势。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单纯接受穴位敷贴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治疗),统计对比其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1)在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显著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3)在血清SP、IFN-γ方面,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研究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中药熏洗和穴位敷贴治疗可以明显地提升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推广。

中药泡脚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脾虚泻 下载:452 浏览:2738

罗玉梅 曾沁 林义 黄明桂(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0期

摘要:
探讨中药泡脚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脾虚泻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诊断为脾虚泻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中药泡脚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医治,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剂、双歧杆菌等常规疗法。两组均治疗10天,并在1个疗程后计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材泡脚联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效好,方法简便,易于患儿及家长接受,依从性高,避免了患儿打针吃药之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