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特征——一种交织共融呈动态的音乐文化多元景观(一) 下载:90 浏览:496

李韶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论述宏观视野下的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多元景观,包括我国当今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存在现状、发展态势,将我国当今的音乐文化归置于斯洛宾音乐文化三分模式的理论框架内,在空间维度论述音乐文化景观的交织共融多元特征,在时间维度论述音乐文化景观随时间进行和其他景观的联通与互动而呈现的流动景观特征(动态)。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性新闻APP界面视觉设计 下载:41 浏览:205

卢晓燕 《中国设计》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让地方性新闻APP脱颖而出,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增加产品用户数量,提升用户黏度。解析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APP在其界面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结合界面视觉元素文字、图形、色彩、布局、用户等方面剖析界面设计该如何和地域文化相结合,以目前比较成熟的新闻APP设计为例,解析APP在界面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的方法。得到APP界面视觉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传承地方文化和创新当地人民生活。APP界面视觉设计师要在APP界面中悄无声息地传递当地的文化内涵,保留当地的文化底蕴。

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饮食文化品牌塑造策略 下载:28 浏览:210

陈健 《中国经济》 2019年9期

摘要:
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饮食文化。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与岭南文化、粤菜与岭南菜,然后从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层面提出塑造岭南美食品牌的主要对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意义 下载:68 浏览:372

苏雪菁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文化根基,是我国法治建设必须重视的本土资源。传统法律文化经过漫长历史的沉淀,深深地渗入人们的观念之中,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分析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深入思考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建设的关系理论,有助于发挥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法治建设。

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的文化特征 下载:69 浏览:291

庞国庆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拜占廷时期的《荷马史诗》具有大众性、现实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特征。在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受到民众、文人学者、皇室成员的高度认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荷马史诗》顺应现实,服务于皇权和教权,颂扬皇室成员的美德,促进基督教信仰的传播。《荷马史诗》的抄写、翻译、评注,促进了拜占廷帝国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并在拜占廷晚期国势衰颓之际,推动了拜占廷人对古希腊人的族群认同感。

浅析日本技能大赛的文化特征及启示 下载:67 浏览:409

刘琰 徐大真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摘要:
日本作为技能强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日本技能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其独特而较完善的技能文化。日本技能大赛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独特性、教育性。本文通过对日本技能大赛的组织文化和赛事文化的分析,为我国技能大赛的文化建设提供启示。

台州民间舞蹈的海洋文化特征 下载:65 浏览:379

林月娴 《当代艺术》 2020年8期

摘要:
台州滨海人群在长期的海洋劳作生活方式中,依赖海洋、敬畏海洋,使得台州的民间舞蹈展现出丰富的海洋文化元素。那些对海洋生灵的模仿之舞,对海洋信仰的崇拜之舞,对海洋生活的再现之舞,在台州民间舞中常见的铿锵有力的锣鼓伴奏下,风格粗犷而豪放,动作灵动而富有韵律,更兼风趣幽默,刚柔相济,独具魅力,充分展现了台州人民智慧勤劳、开拓进取的精神。

探析马克思教育观的文化特征 下载:64 浏览:417

姜禹吉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最深入、最透彻、最本质的教育观基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引领下,要求现代教育不断创新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教育领域与渗透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要求现代教育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人文思想的渗透目标。文章立足马克思教育观实际,分析马克思教育观的文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教育思路与策略。

论海南渔民《更路簿》的调查发现与文化特征 下载:75 浏览:477

阎根齐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海南渔民的《更路簿》经过了四十多年来的专家调查,迄今已发现42种,极大地丰富了《更路簿》的研究内容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版本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以前许多人给《更路簿》下的定义是不准确的。《更路簿》记载的在各个岛礁之间来回航线,形成了蜘蛛网式或放射性的格局;海南渔民航线密集的区域是渔民的捕鱼区或称渔场;与渔民的南海诸岛航线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有交叉和重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