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坑支护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69

戴明恺 宿文姬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5期

摘要:
基坑支护设计中,准确计算土压力是保障基坑支护安全的前提。而经典朗肯极限土压力计算,其支护结构所对应的极限位移值往往较大,超过了基坑工程实际所允许的最大位移量,故而采用极限土压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采用横向受荷载桩的P-y曲线进行推导,并假设支护结构的位移按倒三角形分布,得到简化的位移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与工程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该计算方法能更准确的分析基坑支护土压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PHC弃桩拔除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474

麦炜伦 宿文姬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
PHC弃桩拔除施工需要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工期及施工成本等因素,应避免断桩以及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某城轨预制梁厂PHC管桩群拔除施工,对比国内已有的废弃管桩拔除技术,对薄壁钢管拔桩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经实践验证,薄壁钢管拔桩施工技术具有可靠、高效、经济的特点。

基准刑调节方法实证研究 下载:51 浏览:402

文姬 《法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的基准刑调节方法中的调节程式和调节幅度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调节程式中,复合模式的连乘法,使得基准刑处于不停变动中,隔断了一般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直接作用,弱化了"修正构成情节"的减轻幅度。调节幅度模式中,"比例固定"模式的调节比例固定,但其调节数值却随着量刑起点和刑罚增量的变动而变动。复合模式和"比例固定"模式是否与司法实践中的量刑规律一致,需要通过实证研究予以论证。通过盗窃罪的司法数据可以证明,调节程式中复合模式并不比单一模式优越,所以应当排除复合模式的适用,而选择单一模式。同样,通过盗窃罪的司法数据证实,调节幅度模式中,纯粹的"比例固定"模式不可能实现;"部分比例固定、部分数值固定"的"准比例固定"模式已经取代了纯粹的"比例固定"模式;"准比例固定"模式和"数值固定"模式应当处于并存状态。

脑卒中患者中医证素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68 浏览:469

郑玉惠1 周文姬1 熊振宇1 叶柄照1 郑国华2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中医证素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方法:对5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结果:脑卒中患者基本证素为肝、肾、经络、湿、热、痰、气虚、血虚、阴虚;血脂指标与证素肺、血虚相关,体重指数与证素肝、脾、经络、湿、热、气滞、血瘀等呈相关性,腰臀比主要与阳亢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病位证素与肺、肝、脾等有关,病性证素以湿、痰、血瘀等突出,且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存在相关性。

数字化制图与GI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2420

王文姬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1年6期

摘要:
地质测绘工作是我国国家地质部门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地质的相应参数,从而确保在后续的工作中,总是能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完成相应的工作。传统的测绘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数字化制图的全面应用,并且将GIS技术融入其中,确保其效果尽可能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制图工作中,所能起到的效果还是比较出色,是目前为止,我国地质测绘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这种情况下,本文将从地质测绘中数字化制图的优点入手,全面展开字化制图与GI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探究。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212 浏览:2731

王文姬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1年5期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无人机、卫星等全新的科技设备已经都被应用其中,从而出现了现代测绘新技术,从本质上说,这也代表了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得到了全新的进步。测绘新技术出现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应用不到位导致的误差过大等问题。前需要充分的了解测绘新技术的内容,从而确保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能不断的提升。本文则将从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优势入手,全面展开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173 浏览:2444

王文姬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6期

摘要: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测绘中存在的地形、天气等问题,让测绘的精度不断的提升。因此,当前我国的地质工程测量中,开始注重对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其中以数字化测绘技术最为瞩目。相对于其他的测绘技术而言,数字化测绘技术本身更加方便,可以消除人工对于测绘技术的干扰,让测绘的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消除时间、空间等影响,让测绘能二十四小时发挥效果,乃至于起到实时监控与更新的效果。因此,在地质工程测量中,此类内容的应用,成为了其中的关键。所以,本文将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入手,全面展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探讨。

基于人工智能课题培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下载:67 浏览:566

马文姬 《人工智能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师队伍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我国教师队伍的规模逐年扩大,但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教师队伍数量庞大,但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不平衡;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缺乏有效的职业发展机制等。因此,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高质量发展,构建更为优质、均衡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远影响,也为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它能解决部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中,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因此,如何快速适应这一时代、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下载:27 浏览:1721

马文姬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将人类从信息时代推向智能时代,它是一门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社会进步。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目的是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增强高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力,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