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3种核果类果树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下载:70 浏览:502

赵世恒1 王吉腾2 李雪娇3 高润蕾4 云晓鹏5 《农业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根据李痘病毒(PPV)、李坏死环斑病毒(PNRSV)和李矮缩病毒(PDV)3种检疫性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各种病毒单个RT-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同步检测这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3对引物特异性较强,分别可以扩增出172,675,945 bp的目的片段,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为同时检测多种检疫性病毒提供了参考。

大豆灰斑病预防措施 下载:64 浏览:439

赵忠志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大豆灰斑病作为主要大豆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起源于我国黑龙江省地区,对我国的大豆产量和大豆质量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东北平原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大豆灰斑病的病原的萌发和发展,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和适度。大豆灰斑病有明确的发病的规律和明显的病状,因此大豆灰斑病的病原体作用大豆作物的一系列原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得到一些有效的大豆灰斑病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及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措施 下载:81 浏览:2328

吴明津 《中国农业》 2024年7期

摘要: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对较大,与此同时,面临的病虫害威胁也十分严峻,俨然已经成为限制水稻种植效益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稻种植技术体系,但在水稻培育中仍旧需要受到病虫害因素的威胁。因此,本文在对水稻种植技术的要点进行梳理后,以传播速度较快的细菌性条斑病为例,探究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以期促进水稻种植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尽快实现乡镇振兴目标。

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的临床研究现况 下载:330 浏览:3283

何月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硬斑病(Morphea)又称为局限性硬皮病,本病病因未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是硬斑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可以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甚至骨骼的纤维化,从而致残,该疾病女性更常见。大多数患者的死亡是由于该病的并发症,如脓毒症、坏疽等。该疾病预后差,部分病例通过联合治疗及PVUA光疗等可好转,但该病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下载:275 浏览:2767

李宗芳 《中国农业》 2022年2期

摘要:
种子自身是否携带病菌,是否具备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决定病虫害发生几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如果田间气候过于潮湿、排水不畅,也会引发各种病虫害问题。再加上一些种植人员缺乏防治意识,种植管理计划中没有体现出关于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就会影响玉米幼苗的存活率。基于此,如何有序展开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提升防治效果,成为了各地区在推动种植业发展时应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