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WebGIS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设计 下载:76 浏览:495

董通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蒋平安 盛建东 武红旗 朱磊 马克 侯艳娜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加强土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壤信息的共享性。目前土壤信息系统主要为单一专题系统,在多专题分析或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阻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整理新疆农田土壤信息数据并建库,设计开发出基于WebGIS技术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系统集成了耕地地力评价、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作物适宜性评价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四个专题功能并使之相互衔接,实现了土壤信息的在线查询与高效共享。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降低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促进新疆农业的信息化、规模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奎屯河流域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下载:59 浏览:370

戴志鹏 罗艳丽 王翔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0期

摘要:
以中国大陆第一个砷中毒病区新疆奎屯地区为研究区域,测定了该地区95个水样中砷、氟的含量和主要水化学因子。结果表明:奎屯河地表水为低砷低氟水,地下水中高砷水占61.36%,高氟水占28.41%。该地区高砷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奎屯河流域下游的西北部和中北部。高砷、高氟岩石是奎屯河流域地下水中砷、氟的原生来源,水文地质环境和强烈的蒸发使地下水中砷和氟逐渐富集,地下水的碱性和还原环境有利于含水层中砷和氟的释放。

降雪和积雪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与来源解析——以乌鲁木齐市2017年初数据为例 下载:76 浏览:412

王镜然 帕丽达·牙合甫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降雪、积雪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来源,采集乌鲁木齐2017年1~2月期间不同功能区降雪和积雪样品,测定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后向轨迹模型探究重金属的来源。结果显示:降雪、积雪中ρ(Fe)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229.63、259.31μg/L,ρ(Cd)的平均值最低,分别为3.28、9.33μg/L,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降雪、积雪中各重金属均存在一定超标情况;各功能区降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建筑活动)>背景区,积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生活区(建筑活动)>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背景区。除Fe外积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生活区>背景区。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解析出降雪中重金属的来源是交通排放、燃煤和金属冶炼,积雪中重金属的来源是燃煤、交通和金属冶炼以及钢铁生产。后向轨迹分析得出两类气团源区无典型污染源,乌鲁木齐市降雪、积雪中污染物来源于本地源排放。

近40年来天山北坡不同土类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88 浏览:314

侯艳娜1 武红旗1 田建华2 范燕敏1 张文太1 董通1 信会男1 《土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利用1980年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4年新调查的土壤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天山北坡农田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旨在为该区域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2014年与1980年相比:(1)各类土壤0~100 cm深度土层有机碳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递减。(2)随海拔高度下降依次分布的地带性土壤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棕钙土和灰漠土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黑钙土呈降低趋势、平均值降幅为14.09%,栗钙土、灰钙土、棕钙土和灰漠土呈增加趋势,其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2.03%、34.73%、7.52%和112.74%;非地带性土壤草甸土和沼泽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降低了21.08%和59.31%;而潮土则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5.53%。(3)近40年来土壤管理利用水平提高,施肥、秸秆还田和作物产量增加、机械化程度提高等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伊犁河谷栗钙土区不同产量雨养麦田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 下载:43 浏览:458

陈传信1 张永强1 薛丽华1 雷钧杰1 陈兴武1 刘云霄2 刘新艳2 夏麦丁·阿巴斯3 赛力汗·赛1 《土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以伊犁河谷栗钙土区雨养麦田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研究伊犁河谷不同产量水平栗钙土土壤物理指标变化特征,为该地区麦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和耕层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不同产量麦田土壤容重、紧实度从0~10 cm土层到20~40 cm土层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趋势刚好与土壤容重、紧实度相反,即0~10 cm> 10~20 cm> 20~40 cm。高产田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紧实度、土壤三相比R值、水稳性团聚体各项指标均优于中、低产田。因此,通过土壤培肥、改进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十分必要。

“访惠聚”驻村工作组移动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8 浏览:489

杨义山1 武红旗2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1期

摘要: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本文针对活动中驻村工作组实际需求,设计与实现了"访惠聚"驻村工作组移动办公系统,在"互联网+测绘地理信息+移动互联"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并在哈密市伊吾县、伊犁地区伊宁市等地推广使用,为各级"访惠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平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