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粒子群优化算法与灵敏度分析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研究 下载:27 浏览:315

刘海锋 卢屹磊 戴喜明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分析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可行性,选取的目标函数是系统的有功网损最小,求出各节点的有功网损对无功的灵敏度,将灵敏度高的节点作为无功补偿节点,建立无功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典型系统IEEE-14节点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光伏电站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检测及优化方法 下载:68 浏览:424

王磊1 胡文平1 时珉2 尹瑞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大中型光伏电站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具备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能力,针对某光伏电站开展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检测,发现其响应时间、调节精度不满足GB/T 29321-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该光伏电站无功率控制系统性能较差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系统优化后再次检测,其响应时间、调节精度满足要求,提升了该光伏电站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性能,为光伏发电调度提供辅助决策。

特高压对河北南网500 kV电压水平影响研究 下载:90 浏览:501

陈丽 师立涛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利用PSD-BPA软件对特高压投产前后河北省南部电网500 kV电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特高压投产后河北省南部电网500 kV电压水平普遍提高,同时造成部分500 kV站点低压侧电压过高,使得电容器难以投入,限制了电网电压调整能力,分析结果可为以后500 kV变压器额定电压的选取提供参考。

弱电源支撑的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与实施 下载:71 浏览:478

王爽 李东野 郭佳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分析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800kV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因缺少送端配套电源而面临的无功支撑能力弱、系统频率稳定性差等问题,对送端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计算分析系统短路比、无功容量等参数,确定了送端系统短路比的要求以及换流站侧零无功功率交换的无功功率配置原则,提出了调整500kV接入系统方案、控制送端机组开机方式等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送端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的系统稳定性。

一种大型电炉无功补偿电容器故障的优化检测技术 下载:59 浏览:478

渠天清 《冶金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钢铁行业电炉供电采用了动态无功补偿,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电容器故障频次增加,在电容器故障,不平衡保护动作后,电容器的拆接线检测及更换工作存在工作量大、危险性强、接触不良等严重隐患,针对此难题进行电容器检测优化改进,阐述了改进方案、过程及效果。

静止无功发生器中锁相环的改进与应用 下载:79 浏览:426

王丹 《能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由于系统惯性较大,电网电压发生突变时,传统的ip-iq无功电流检测方法不能准确锁相,影响无功电流检测的实时性。通过对无功电流检测环节的锁相环进行改进,适应电网电压的突变,设计了一种新型锁相环解决惯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设计的SVG能够快速锁定电压相位,效果理想。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不对称故障穿越限流控制及电网电压支撑改进策略 下载:72 浏览:501

雷金勇1 葛俊2 谈赢杰1 帅智康2 胡洋1 肖敏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当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并网逆变器自身限流控制及支撑故障电网的能力决定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对三相四线制并网系统中瞬时功率关系进行分析,获得以功率波动抑制为目标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进网电流各序分量的参考表达式。然后,通过与不同的电压跌落深度和功率因数进行对比,得出中线电流为最大相电流幅值的重要结论,并给出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能提供的最大有功和无功功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大相电流约束和改进无功注入曲线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不对称故障穿越策略,在满足并网逆变器自身安全情况下优先注入定量无功功率,从而实现了对故障电网电压的有效支撑。最后对传统方法及文中所提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种采用等效传输阻抗法的新型电气距离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下载:83 浏览:508

鲍海 房国俊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电气距离是无功电压分区控制的基础。现在广泛应用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是灵敏度法,但是该方法缺乏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且计算结果不准确,难以令人信服。针对以上缺点,文章从阻抗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即等效传输阻抗法。该方法以潮流追踪为基础,在构建广义支路求取等效传输阻抗的基础上,取其模定义为电气距离。该电气距离通过等效传输阻抗反映两个功率量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符合"电气"的概念;也满足对称性,即功率量A到功率量B的距离等于功率量B到功率量A的距离,符合"距离"的概念。将该电气距离计算方法应用于IEEE9节点系统分区,并与灵敏度法分区结果相比较,可知该方法更能适应系统的动态变化,得到更准确、合理的分区方案。

降低多回HVDC同时换相失败风险的交直流混联受端系统STATCOM配置方案 下载:94 浏览:501

郑宽 沈沉 刘锋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有多回直流馈入的交直流混联受端系统中,若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引起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甚至闭锁,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将风险的概念引入交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问题,以三相短路故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降低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风险为目标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配置方法。首先提出一种考虑故障发生位置随机性的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风险评价指标;根据换相电压幅值在故障暂态过程中跌落的规律以及STATCOM对暂态电压的调节特点,给出了预选故障的筛选和分类方法;建立了考虑同时换相失败风险的STATCOM优化配置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不同风险下STATCOM的最优补偿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配置方案的有效性。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技术研究与试验 下载:91 浏览:514

代林旺 秦世耀 王瑞明 李少林 陈晨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大容量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高电压穿越问题,研究了电网电压升高对全功率变流器母线电压的影响;在风电机组不同的无功输出情况下,分析了机组升压变压器阻抗对并网点电压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网高电压故障下无功电流注入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变流器动态无功控制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并从"高电压判断-高穿执行-高穿结束"3个方面分析了主控系统协调配合机制。在MATLAB中建立了2.5 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实现了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全过程动态仿真;利用电网高电压发生装置,在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上进行了高电压穿越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理论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下载:86 浏览:511

梁俊文 林舜江 刘明波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和控制面临诸多新挑战。集中式控制的成本高、通信要求高、可靠性差,不适应主动配电网的实际需求。基于分区协调控制和凸优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控制方法。此方法以网络有功损耗为目标函数,考虑配电网潮流方程约束、各节点电压上下限约束和分布式电源无功出力上下限约束。以简化的支路潮流方程将非凸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转化成凸二次规划问题,以物理分区的形式对凸二次规划问题进行分布式计算求解。每个控制区域都配有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每个控制器仅对所控制区域数据进行测量,并且只收集相邻控制器的边界协调信息,采用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优化计算,得到各区域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控制策略。最后以IEEE 33和IEEE 69系统为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动态无功分区与优化方法 下载:81 浏览:501

林少华1 吴杰康2 莫超2 王正卿1 郭清元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所造成配电网电压质量问题一直受到极大关注。针对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所产生的局部区域电压严重偏高问题,提出配电网动态无功分区的方法,构建了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利用锥规划对原优化问题进行了简化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为解决求解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动态无功分区的求解方法。考虑不同无功分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特点和运行特性,构建电压灵敏度矩阵,计算确定配电网节点电压变化量,提出电容器组、静止式无功发生器(statle var generator,SVG)等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并优化其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无功功率值。分别以IEEE33节点和东莞地区某53节点的配电网为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无功优化的二阶锥规划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动态分区对配电网无功优化以及电容器组和SVG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策略的影响。

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及复杂网络理论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 下载:90 浏览:485

刘文通 舒勤 钟俊 李欣然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根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定义了新的电气距离,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分区负荷内层;再以基于边介数的社区发现方法对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无功传输网络拓扑图进行分区,构建分区外层;最后,以相应的划分原则进行图层叠加,实现电网分区。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在大型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321

于颖1 陈新琪2 陈蓉3 王一鹤2 韩兵4 《电气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控制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PSVR与调差的区别;以温州发电厂300 MW发电机PSVR实际应用工程为背景,通过试验验证了PSVR在提高机组动态无功方面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修改PSVR系数,可以使PSVR静态特性与调差系数基本一致;PSVR的放大倍数越大,其负调差特性越好。

双电源电气主接线优化设计 下载:12 浏览:410

张文泽 《低碳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目前双电源电气主接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工程项目进行双电源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控制目标,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分析 下载:84 浏览:494

迟丹一 李爽 耿丽娜 马一菱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在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负荷不平衡、系统三相参数不对称等都会引起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针对变电站三相参数不平衡现象,阐述了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并选取变电站,根据其实际配置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

光伏发电站无功系统设计 下载:86 浏览:507

李博1 陈国龙2 吕忠华2 吴昊2 温继胜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大规模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受交直逆变的影响,对电网运行有极大的影响。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进行无功补偿。依据国家规程,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实现光伏电站利用逆变器发出无功计算,以减少电容器配置,降低工程造价,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组合运算的不平衡电网谐波检测方法 下载:80 浏览:455

万钧力 刘浩 黄曌 《电气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三相不平衡条件下传统谐波检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改进型ip-iq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三相电压进行坐标变换、三角函数变换及组合运算,提取基波正序电压,并将平均值滤波串入低通滤波器中以减小基波正序电流中的纹波。改进方法比传统ip-iq检测法能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电网负序电流、谐波及无功电流,明显降低了基波正序电流的谐波畸变率(THD)和检测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优化电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研究 下载:91 浏览:490

姜旭1 王春华1 周毅博2 《电气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提出了区域电网调差系数的概念。建立了计及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和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优化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电网的无功电压调节要求、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化,应用所提出的计及电网全运行方式下优化电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的方法,经过多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对吉林省内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进行整定。分别通过电网实测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整定方法可以提高电网的电压运行水平,合理的调差系统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

考虑无功裕度的电压自适应分区方法及主导节点的选择 下载:81 浏览:456

颜湘武 李若瑾 徐韵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当前二级电压分区未能较好实现动态无干预调节的现状,基于电压/无功灵敏度及模块度函数,该文提出一种随电网运行工况实时变化的自适应动态分区和主导节点选择方法。以每个无功源为分区中心,根据电压/无功灵敏度大小将负荷节点映射到对应的无功源;构建考虑无功裕度的改进模块度函数,以其为衡量指标进行区域合并自动形成最佳分区。引入其他区域节点对本区主导节点的抗干扰指标,结合主导节点在本区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指标,确定主导节点选择方案。从区域内无功源控制灵敏度、无功裕度及主导节点的可观性出发,对分区结果进行评估验证。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