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48 浏览:361

黄晓刚 杨甜柯 姚静艳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病因及临床治疗的方式与效果。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5例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5位患者平均年龄(28. 93±6. 99)岁(19~39岁),平均屈光度为(-3. 33±1. 98) D(~0. 5~-8. 5 D),发病前患者平均每日近距离用眼(<30 cm)时间为(8. 06±2. 15) h,持续时间为(6. 20±3. 17)个月。14例有II级融合功能,其平均融合范围为(12. 87±3. 82)°;按全矫设计手术,手术成功率为73. 3%。结论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多为近视。低于正常水平的融合范围和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可能是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诱因。全矫手术是治疗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较好,通过手术患者能够消除复视,恢复双眼单视,重建立体视。

三种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研究 下载:33 浏览:240

张晓刚1 张德龙1,2 张昊1 车麒麟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研究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设计了三种杆件连接方式不同,质量相同的胞元构型。由三种构型和上、下薄板组成的单层点阵夹芯结构在承受平压载荷时,结构B和C的承载能力较强。研究三种单胞的变形行为发现:芯子内部杆件上、下部分具有不同的变形行为,变形主要发生在芯子上端,结构B、C中水平面上的连杆对其他杆件受力时向外扩张的抑制作用是两种结构Z方向变形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承压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尾矿库溃坝及尾矿泄漏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下载:60 浏览:440

张家荣1 刘建林2 李晓刚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分别从国内外尾矿库研究现状、尾矿库的危害、尾矿库溃坝以及尾矿泄漏事故发生路径和成因分析、尾矿库事故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尾矿库溃坝及尾矿泄漏的路径及原因是多方面的;坚持科学规范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科学、针对性强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尾矿库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基于SLS电机铸造用型芯的快速成型 下载:62 浏览:388

张德龙 张庆华 张晓刚 张昊 《中国设备》 2020年12期

摘要:
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覆膜砂材料,完成某电机型芯的快速制备。成型过程主要过程有模型修复、支撑建立及排气孔道设计。模型修复主要是为了消除STL文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建立支撑主要是为了避免打印时模型发生变形;设计排气孔道可以降低模型截面面积,提高成型质量。制备完成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其测量,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的电机型芯尺寸误差处在合理范围内,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的电机型芯满足尺寸设计要求。

南关煤矿三采区回采巷道合理煤柱宽度研究 下载:75 浏览:475

孟晓刚 《冶金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南关矿2号煤层三采区内高应力环境下软弱煤层工作面合理煤柱宽度留设问题,由回采巷道煤柱临界宽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估算了煤柱的宽度极限,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上区段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围岩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新准备工作面巷道掘进后围岩的应力及位移演化特征,确定了南关矿2号煤三采区工作面合理的煤柱宽度。进行现场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南关矿三采区合理煤柱留设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同类型采区提供参考。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改进与教学实施 下载:84 浏览:493

​高露 雷明 陈月艳 赵晓刚 《生物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教材中发现的"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带领学生进行斑马鱼胚胎全身血管和血流的观察,不仅取得了更好的观察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软木复合矿质塑合材料地板生产工艺研究 下载:53 浏览:371

付晓霞 魏松艳 陈玲 刘冰 崔铁花 李继平董 晓刚 张晓光 于海媛 暴风 《林业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玉米秸秆粉替代栓皮栎木栓质软木材料,研制软木复合矿质塑合材料地板生产技术,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完全可替代木栓质软木材料来生产软木复合材料,秸秆粉添加量为3%时,按工艺生产的软木复合矿质塑合材料地板技术指标达到最理想效果,板材静曲强度≥15 MPa,弹性模量≥1 500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1%,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0.2 mg·L-1国际标准。

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结构改进仿真分析 下载:81 浏览:455

王晓刚1 奚星2 徐岩3 徐春龙2 刘波澜1 张付军1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某型柴油机共轨喷油器改进设计的需求,建立了喷油器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喷油器针阀质量、控制腔容积及供油道长径比对喷油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证针阀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针阀质量应该更小;控制腔容积在满足针阀升程要求等条件下也应更小;在确定长径比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喷油器的尺寸结构,适度增加供油管的长度和直径可以降低喷油器内部的压力波动.研究为该型喷油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机载液晶显示器的散热结构优化 下载:29 浏览:365

黄晓刚1 叶雷2 徐飞2 李忠良2 杨斌2 《光电子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分析了机载液晶显示器(TFT-LCD)结构及其液晶材料温度特性。研究了液晶显示器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的黄斑现象及其原理。分析了机载加固液晶显示器的热传导特性。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并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数据后选用了其中优化较好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改进方案可以有效优化散热结构,降低液晶屏高温下的温升。

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下载:182 浏览:1930

张晓刚 《冶金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是钨锡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微细粒钨锡矿物的特性,包括粒度细小、嵌布粒度不均匀、矿物组成复杂等。其次,分析了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选矿、化学选矿和生物选矿等方法。物理选矿方法主要包括重选、磁选、浮选等;化学选矿方法主要包括浸出、沉淀、电解等;生物选矿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浸出、生物吸附等。最后,总结了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选矿工艺的开发、选矿设备的研究与改进、选矿药剂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本文旨在为微细粒钨锡矿物选矿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论发展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意义 下载:150 浏览:1444

栾晓刚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7期

摘要:
我国森林覆盖区域主要在农村,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把林业碳汇交易作为落实中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能够同时驱动城镇工业、第三产业减排和乡村振兴低碳化发展,能够将农村地区的林业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深冷清洁能源装备无损储存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91 浏览:1043

袁蛟 孙恒源 陈晓刚 黎巧能 《能源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无损储存时间是深冷清洁能源装备的重要性能指标,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理论计算、试验研究及仿真计算,对影响深冷清洁能源装备无损储存时间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提高装备的无损储存时间提出了建议。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电气方案比选 下载:133 浏览:1261

任晓刚 《设计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淮安有轨电车2号线起于淮安市1号线古末口站,止于淮安东站高铁站,全长约7.44km,设站10座(含预留站),均为地面站,不新设车辆基地。有轨电车2号线供电系统基于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成熟稳定供电方案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对比了双环网和单环网的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在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不降低供电稳定性,对直流充电系统也进行了深入优化。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下载:751 浏览:3535

郭晓刚1 陈亚梅2 桂大伟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它的经济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优化建筑工程的资源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去节约工程的工期和成本,为建筑企业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一个建筑企业如果想要良好地发展和运行,就一定要对经理管理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具体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下载:120 浏览:1052

饶晓刚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9期

摘要:
创新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创新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而是要在日常学习与实践中逐步积累,最终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