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外国人教师”的学术反思——洪子诚文学史观念转型的一个节点 下载:46 浏览:392

李建立 《中国文学》 2019年5期

摘要: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二十年来,从学人研究的角度做探究的还不多见,特别是少有人关注这本著作中具有范式转换意味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撰史"的写作者个人经历之间的联系。这本著作的"前身"是一份课程讲稿。洪子诚于1991—199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担任"外国人教师",为日本学生讲授过"近世中国文学"课。为后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基础框架、核心观点和方法论,是1990年代知识转型的"先声"。

《波动》“手抄本”说之考辨 下载:94 浏览:498

李建立 《文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几乎每一本论及小说《波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都会将之与"手抄本"联系起来,近年从"手抄本"的角度研究这部重要作品的文章和学位论文也越来越多。本文梳理了《波动》的写作与修改过程,提出《波动》并没有经历过传播意义的"手抄"环节,称不上"手抄本";同时,《波动》有过"手抄本"一说来自批评家对《波动》思想主调的不满,是基于"追加式"批判进行推理的结果,后来沿用"手抄本"说法的学者则是在特殊"文化心理"的作用下参与了以讹传讹。

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下载:106 浏览:1091

刘国贞 李建立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的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色文化能够为审美教育提供精神指引与文化支撑,能够增强审美教育的感召力。将红色文化融入审美教育之中,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审美教育自身的需要。红色文化本身具有厚重的美学内涵,能够充分诠释崇高、壮美等美学范畴,丰富艺术典型形象。依照审美教育活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按公共艺术教育、校园美育、审美社会实践三种类型,分别论证红色文化融入其中的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融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