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33 浏览:282

陈旸 李昱辉 《体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社区居民对准确识别身体情况的愿望更加迫切,但我国却缺乏测评结果足够准确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指标体系。文章在身体素质和"精准识贫"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概念的指导下,分析所构建指标体系的测评对象、内容设计、方法选择三大方面的精准性,得出以合适社区的居民作为测评对象,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抗病能力这四个维度进行内容设计,以在百分制法的基础上以改良后的德尔菲法赋权并辅之以建立个人档案的方法构建的社区居民身体素质"精准识贫"指标体系较为精准,但还需实际调研检测其测评结果精准性的结论。

气瓶压力循环试验介质选用分析 下载:52 浏览:279

李昱 符栋梁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根据GB/T9252—2017《气瓶压力循环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试验用的循环介质应选用黏度合适、性能稳定,且不会损坏受试气瓶开裂后的断口,并适应试验装置要求的液压油、水或其他非腐蚀性液体。采用水和液压油对同批次气瓶进行压力循环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介质对于气瓶疲劳失效次数的影响。

不同土壤管理与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环境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下载:44 浏览:318

金桂梅1 李昱航2 郑向群3 梁涛4 毛妍婷1 陈安强1 续勇波2 玉总5 平凤超2 雷宝坤1 《土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茶园大量施用化肥产生的土壤酸化及水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限制着茶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设置化肥减量、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以草控草)、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等6种处理措施,研究了不同土壤管理与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使茶叶产量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基本肥力状况改善,同时使硝态氮(NN)、铵态氮(AN)土-水界面迁移数量减少,茶园径流中氮磷元素流失减轻,环境效益较好;氮肥的使用使土壤的pH值下降,引起茶园土壤酸化;免耕覆盖(秸秆地表覆盖、活覆盖)、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值,抑制土壤酸化;免耕覆盖在控制杂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减少人工除草成本效益显著。另外,研究发现试验茶园径流水中磷素形态以可溶性总磷(DTP)为主,可溶性磷占总磷(TP)的70%~92%;土壤pH值随季节发生变化,7月升高,9月降低,11月再回升。因此,施用有机肥、免耕覆盖、以生物炭为主的土壤调理剂种植技术模式可以在不施用化肥的情况下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

开发性金融助力产业扶贫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储备林项目为例 下载:39 浏览:483

李昱呈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在系统总结传统"+贫困户"带动模式和政策性金融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模式的现存问题,梳理了未来产业扶贫的新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农业+高端产业",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投融资机制——"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模式、"基础设施"收益平衡模式和"投贷结合"产业基金模式,破除了传统模式的痛点难点。最后,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林扶贫项目为例,提出了"四融""四到"规划先行、强化全流程动态风险管控、协助构建合格融资主体、健全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完善前后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分类分层的扶贫长效机制等合理建议,助力扶贫资金实现产业可持续内生造富。

基于浮标监测的连云港近海紫菜养殖区水环境特征 下载:26 浏览:259

吴亚楠 李昱蓉 卢霞 孙美萍 卢高丽 《海洋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为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连云港高公岛附近的紫菜养殖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海洋环境综合监测浮标实时监测水环境和气象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紫菜养殖区海域的水温、电导率、水压、溶解氧浓度、pH值、盐度、叶绿素浓度和浊度等水环境因子的统计和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气象条件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水温和盐度适宜紫菜养殖,浊度属于强变异性;水温和电导率整体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溶解氧浓度和pH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他水环境因子呈波动状态;水压的变化与气压具有一致性,水体未受到溶解氧和酸碱污染;水温与电导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水温与溶解氧浓度和pH值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pH值与叶绿素浓度和盐度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气象条件对水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影响,海上大风导致水体浊度陡增。

新冠疫情下集中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 下载:186 浏览:1825

张楠1 李昱2 邱文娟1 张冬梅1 陆敏霞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影响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疫情防控期间2022年5月15日至6月15日过渡病房46名一线医护人员,收集一般人口学因素和职业相关因素资料,进行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评估并以此为主要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资为10-19年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4.03(-7.83, -0.23, 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人口统计学及工作强度因素后,年资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7.70(-31.70, -3.71) ,P=0.020),与PHQ-9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9.96(-37.81, -2.11),P=0.038),与PSQ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资的增加,GAD-7和PHQ-9的评分降低,呈现负相关性,效应值不断增大。结论: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年资对其影响更加明显,对睡眠质量意义不大,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下集中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 下载:119 浏览:1694

张楠1 李昱2 邱文娟1 张冬梅1 陆敏霞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影响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疫情防控期间2022年5月15日至6月15日过渡病房46名一线医护人员,收集一般人口学因素和职业相关因素资料,进行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评估并以此为主要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资为10-19年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4.03(-7.83, -0.23, 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人口统计学及工作强度因素后,年资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7.70(-31.70, -3.71) ,P=0.020),与PHQ-9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9.96(-37.81, -2.11),P=0.038),与PSQ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资的增加,GAD-7和PHQ-9的评分降低,呈现负相关性,效应值不断增大。结论: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年资对其影响更加明显,对睡眠质量意义不大,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多仪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 下载:61 浏览:650

李昱佳 《中国仪器》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多仪器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多仪器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好转,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6。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多仪器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新媒体时代公共气象影视服务发展创新策略 下载:82 浏览:828

​胡顺芳 李昱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共气象影视服务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创新发展公共气象影视服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加强与现有媒体平台的合作,借助其广泛的影响力和用户基础,提高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效果。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为观众提供更真实、互动性更强的气象体验。还应重视用户反馈和需求,不断优化公共气象影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公共气象影视服务的法律法规建设,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权益。通过以上创新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公共气象影视服务在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气象抖音短视频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营现状及策略分析 下载:147 浏览:1419

​胡顺芳 李昱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气象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创新的气象传播形式,已经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通过简洁明了的短视频内容,它呈现出精彩的气象现象和知识,增加了公众对气象的了解和兴趣。然而,运营气象抖音短视频并不仅仅是创作内容本身,还需要关注用户需求,合理规划策略,以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气象服务。基于此,以下对气象抖音短视频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营现状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浅谈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与措施 下载:456 浏览:3377

李昱 田晓亮 《中国电力技术》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电能消耗和传输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的设计与建设是供电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配网设计不合理,相关工程质量难以达到要求,无法满足用电高峰需求,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影响。提高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是确保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质量的关键。

简析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下载:264 浏览:2705

田晓亮 李昱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衍生,这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阐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意义与应用,期望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210 浏览:1356

张少华 李昱 张悦 《农业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控制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优化机械设备的功能,提升控制系统效率,还能够推动农业机械设备系统全面升级与创新,故需准确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要点,结合农业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将其与农业设备的运行充分融合,构建新型控制系统体系,解决传统农业机械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推动农业机械控制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有效方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