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T技术的稻田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结构研究 下载:76 浏览:489

张静举1 陈晓冰2 郑思文3 马蕊3 甘磊1,2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合理的轮作种植制度是改善土壤结构及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广西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水稻-油菜轮作和双季稻处理条件下,利用CT扫描原状土柱,结合Image J软件及其插件计算获得土壤孔隙数量、弯曲度和孔隙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土壤结构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轮作区的孔隙面密度大于双季稻区,孔隙度和孔隙数量均值(0.457%,451个)大于双季稻区(0.345%,358个),弯曲度及连通性(1.332,0.474)也大于双季稻区(1.272,0.217),但两者的水力半径没有明显差异。水旱轮作由于减少了土壤淹水时间,改善了土壤胶结状态,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延伸,导致孔隙结构发育更好,导水性更强,是促进水稻田土壤结构改善和水分运移的倡导模式。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商贸流通企业物流模式优化 下载:13 浏览:171

张英婷 《中国经济》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的深入分析,研究了供应链金融与物流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进而对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物流模式的优化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升、技术手段的革新及物流服务模式的优化。推动商贸流通企业物流模式的进一步优化,需要更加重视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且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

基于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27 浏览:249

蒋莉蓉 曹长春 蔡维炯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水系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桂林水系思想重点在于在峰值负荷时给水以更多空间,实现峰值蓄水和季节性蓄水。本文针对当前多数城市化建设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分析现代桂林内涝积水原因、古代桂林水系格局及其排涝优势和古桂林水系思想在现代桂林水系中的典型应用,给出了基于古桂林水系的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南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下载:57 浏览:369

赵玮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视度提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等工作相继启动,农村市场已成为一块企业争相抢夺的藏宝地。南宁市农村电子商务虽有发展但仍相对滞后,本文尝试探索南宁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溶胶-凝胶法制备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用于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综述 下载:72 浏览:388

王蓝青1,2 钟溢健1,2 陈南春3 解庆林1,2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离子印迹聚合物(Ion imprinted polymers,IIPs)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对目标离子有更强亲和力的聚合材料。该材料通常可通过模板离子与功能单体螯合,经交联聚合、模板洗脱后获得。IIPs由于具有结构稳定、特异识别与高选择性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IIPs的印迹位点分布不均、印迹位点包埋过深以及印迹材料传质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IIPs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以及后续应用。因此,在IIPs的制备过程中,亟须采取一种理想的IIPs制备方法,解决印迹位点包埋,改善模板离子的洗脱效果,促进印迹位点均匀分布,提高IIPs的传质效率,发挥其独特优异性能。近年来开发了多种IIPs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制备IIPs的组装、聚合方式,克服了制备过程中的部分难点,保证IIPs特异识别选择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IIPs的吸附性能。IIPs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逐步聚合机理的溶胶-凝胶法和基于连锁聚合机理的自由基聚合法。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易控,产物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与结构预定性,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IIPs的工艺途径大致可分为包埋法、共聚法与表面印迹法。包埋法制备过程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有机组分与作用位点稳定均匀分布于材料中,但制备过程容易造成模板离子包埋过深、不易洗脱、印迹位点不易暴露、传质效率较差。基于共聚法制备的IIPs表面粗糙、不规则,具有多孔结构与较大的比表面积,能促进小尺寸粒子进入到材料孔道,提高对模板离子的捕获与识别;但模板离子与功能单体的结合程度受限,IIPs的功能基团空间取向不稳定,限制了IIPs的特定选择功能。表面印迹法保留了基体材料的性能优势,通过将特异性印迹位点作用(负载、接枝、修饰等)于载体表面,可增大吸附容量、增强传质效率、提高吸附选择性,成为近年来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IIPs的主要工艺途径及特点,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典型IIPs(铜、铅、镉、汞、铬)及其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的应用,并对IIPs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桂北传统山地聚落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楠木湾为例 下载:52 浏览:266

张慎娟1,2 曹世臻1 《中国城镇》 2018年4期

摘要:
桂北传统山地聚落是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地域文化价值。然而,面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聚落人口流失、农业产业凋敝、场所空间及活力衰退等外部冲击,以及聚落自身规模小、分布散、设施差等内部制约的共同影响,桂北传统山地聚落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通过田野调查及实证研究,在分析桂北传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基础上,结合桂林市资源县河口乡楠木湾传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典型实例,提出整体性的保护与发展方法。从城乡差异互动的宏观层面,审视聚落价值,确定保护目标;从村与村协同发展的中观层面,整合聚落资源,定位差异特色;从各聚落整体发展的微观层面,细化具体措施,落实发展基础。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精品课程网站研究与设计 下载:46 浏览:441

沈旭1 柯晴1 王新政2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除了建设一流的教学团队,创建一流的管理外,建设一个界面友好,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精品课程网站也至关重要。《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精品课程网站经过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利用HBuilder平台和PHP语言完成了注册、登录、浏览信息、上传下载文件、在线交流、视频播放等功能设计。系统后台采用Apache、PHP和MySQL进行搭建。

基于多角度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下载:82 浏览:492

余玲1,2 何文2 姚月锋2 黄玉清3 黄科朝2 周龙武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漓江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河流之一,其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弱、方向、稳定性状况及其驱动力组成关系着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采用1977、1987、2000和2015年4期TM/ETM影像,通过信息熵、空间集聚性及驱动力等从多角度对漓江流域1977—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977—2015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呈现出剧烈—平稳—再次剧烈的变化特点;②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77年的228.602增加到2015年的230.878,且越接近市辖区中心土地利用程度越高,流域北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较小,市辖区最大,极差达到0.86 Nat,不同县域土地利用系统稳定性有所差异;③自然因素中以地形曲率、地貌类型及年均气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及半自然半社会经济因素中以旅游景点密度、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肉类产量这几个因素影响最为显著。

贵州丹寨县乡村旅游脱贫现状研究 下载:32 浏览:314

钟皓凡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期

摘要:
贵州丹寨开创了全国"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社会扶贫新模式;精准扶贫以旅游产业扶贫为核心,定位准确,但乡村旅游脱贫存在过度依赖一个企业的帮助、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最终提出了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开展旅游IP产业,寻找旅游创意突破点等持续推进丹寨县旅游脱贫的建议。

公办高校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58 浏览:403

王朝华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6期

摘要:
从内控制度、管理人员素质、人员内控意识、部门之间沟通、评价和监督等方面,对目前公办高校内控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使内控工作成为公办高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助推。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隐性收缩”的特征与机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下载:77 浏览:412

刘锦1,2 邓春凤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迁移,为一些城市注入了增长动力,也使得另一些城市面临人口流出带来的发展困境。本文以传统工业城市广东省茂名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茂名人口收缩现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机理。通过研究可以看到,茂名的人口外流是户籍人口低于常住人口"倒挂"格局下,以农业人口流出为主的"隐性收缩"现象。这一过程伴随着产业、空间和财政收支持续增长的特点,与西方国家所经历的标志着城市衰败的收缩现象存在本质差异。茂名城市人口的"隐性收缩"既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规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背景下,茂名应当抓住农业人口流出的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吸引高端人才流入,推动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转型。

碳酸钙改性滑石施加量对土壤重金属铬的形态影响研究 下载:50 浏览:494

林华1,2 王义安1,2 陈功宁1,2 KONG CHHUON3 《土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将碳酸钙与滑石按照摩尔比2∶1混合后,在马弗炉中1150℃焙烧2 h后得到改性滑石,然后利用XRD、FTIR和BET对其进行系统表征,最后通过土壤培育实验探讨碳酸钙改性滑石不同施加量(添加量分别为0%、0.5%、1%、2%、3%和4%)对土壤铬形态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碳酸钙改性滑石主要物相组成为Ca2Mg(Si2O7)和少量的Ca3Mg(SiO4)2,疏松多孔,平均孔径为18.809 nm,通过FTIR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特征峰Si-O-Si,改性滑石有效硅含量高达19.09%。施加该材料在土壤中可以通过形成硅酸盐络合物来改变土壤铬的形态,有助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可交换态含量,最大降低幅度能够达到60%以上,并且对碳酸盐结合态有着明显的降低效果,但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影响不大,对于有机物结合态含量同样有着降低的效果。在第60天的时候,施加量为0.5%时,土壤中铬的残渣态含量增加了15%。过量的施加该材料会导致土壤的pH变成强碱性,因此适当的施加该材料有助于改变重金属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助于降低铬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可以治理重金属污染。

金融支持有色产业循环经济融资与风险防控探讨——河池视角 下载:44 浏览:375

骆伦良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在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因企业污染、破产、停产等因素影响而受重创情况下,有色金属产业升级转型,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河池市为例,探讨金融支持有色产业循环经济融资与风险防控问题。文章从调查河池市有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及融资状况入手,分析金融支持有色产业循环经济融资面临产业基础弱、缺乏融资配套政策、融资渠道创新不足、信贷风险处置难等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有色产业循环经济融资的五项措施,针对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三项建议,意在推进建立银企长期合作伙伴,共建良好融资环境。

吡唑-3-甲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研究 下载:31 浏览:337

杨洪利 倪萌 李家星 张淑华 张秀清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恒温水浴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合成了两种配合物Fe(3PCA)2(H2O)2(1)和[Cu(3PCA)(Im)]n(2)(3PCA=pyrazole-3-carboxylic acid,Im=imidazole),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5.11446(19),b=11.4930(4),c=9.4084(3),β=95.692(4)°,V=550.30(3)3,Z=2;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1.7198(4),b=8.5094(3),c=8.9703(3),β=111.765(4)°,V=830.82(5)3,Z=4。对配合物(2)进行了磁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铜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一种快速收敛的动态松弛协同优化方法 下载:56 浏览:449

陈静1 吕玉超2 王利敏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CO优化过程中计算成本较大,远离最优解的初始点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动态松弛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加速收敛阶段对松弛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各学科优化解与优化解均值之间的不一致信息构造松弛因子;优化求解阶段以加速收敛阶段的最优解作为初始点,选取符合一致性精度要求的松弛因子进行协同优化,求得全局最优解。通过典型数值算例和减速器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加快远离最优解初始点的收敛速度。

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的北京南锣鼓巷现状研究与发展启示 下载:46 浏览:448

张春英 孙昌盛 王万明 《中国建筑》 2020年11期

摘要:
北京南锣鼓巷自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居民生活更美好,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研究南锣鼓巷,提出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从南锣鼓巷空间特色与场所构成人员的需求与满意度分析,发现南锣鼓巷存在问题的核心原因,从场所特性与构成人员需求的视角提出适宜的改革发展的建议。

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的北京南锣鼓巷现状研究与发展启示 下载:47 浏览:447

张春英 孙昌盛 王万明 《中国建筑》 2020年11期

摘要:
北京南锣鼓巷自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居民生活更美好,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研究南锣鼓巷,提出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从南锣鼓巷空间特色与场所构成人员的需求与满意度分析,发现南锣鼓巷存在问题的核心原因,从场所特性与构成人员需求的视角提出适宜的改革发展的建议。

旅游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桂林市为例 下载:87 浏览:499

黄淑娟1 李启瑄1 车磊2 《中国建筑》 2019年4期

摘要:
在获取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相关分析对桂林市域餐饮业空间格局进行辨识,并从住宿、道路交通、旅游景点、购物、娱乐、旅游人群六个方面研究其餐饮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桂林市餐饮业整体呈现"一主一副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从价格和口碑来看,主城区服务能力较好,阳朔县较差,其他各县均需提升。购物设施对餐饮业空间集聚影响较小,其余要素均与餐饮设施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在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内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优化研究 下载:59 浏览:472

孙昌盛1,2 张春英1,2 宾国澍1,2 《中国建筑》 2018年9期

摘要:
以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通过对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与居民满意度的掌握,提出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的优化方案,完善桂林市公共自行车建设,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经验。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以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为例 下载:42 浏览:400

黎琦 朱颖 石习杰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乡村旅游的兴起,虽然推动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基于此认识,以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渡河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