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下载:67 浏览:295

毋剑军 李军利 王洪源 郭庆功 杨坤 《诊断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0~100(平均60)min,出血量60~300(平均12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所有病例均随访10~16(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均维持良好,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予以经椎旁肌入路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各项影像学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如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置钉方便,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符合微创理念,可应用性高。

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下载:52 浏览:387

梁杰1 陈述荣1 卢惠苹1 张高飞2 卢萍丹2 陈昕1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与健康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差异。方法:选取30例LDH患者和30例健康者,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行腰椎屈伸运动和椎旁肌等长收缩运动,运动结束后量化评估屈伸运动时椎旁肌平均肌电值(AEMG)、屈曲伸直比(FER),以及椎旁肌等长收缩时平均功率频率斜率(MPFs),并统计分析比较。结果:①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AEMG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DH患者患侧FER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PFs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旁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AEMG、FER和MPFs可以作为LDH患者病情的预测指标。

腰椎失稳患者各椎旁肌与椎体横截面积比值的变化 下载:65 浏览:440

秦玮宏 赵望森 张业聪 李洪民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腰椎失稳患者与正常人群各椎旁肌与椎体横截面积的比值,探讨腰椎椎旁肌的改变与腰椎椎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腰椎失稳患者纳入试验组,91例腰椎检查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在L4~L5水平通过MRI测量腰大肌、多裂肌和竖脊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比较两组椎旁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结果:两组比较,腰大肌和多裂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与椎体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失稳患者竖脊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较明显,其它椎旁肌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