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流行模拟研究分析及启示与建议 下载:18 浏览:235

刘昊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推动政府和公众关注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提升政府在大型传染病暴发时的应急管理能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已先后4次举办传染病演习模拟研究活动。本文详细分析这4次演习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政策成果,结合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包括:1)完善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疾病控制体系;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3)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要加强前瞻性公共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 4)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各种传染病预警和应对策略研究; 5)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6)加强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 7)积极在全球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中国影响力。

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 下载:84 浏览:483

李彦霈1 邵明安2,1,3 王娇2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的影响,以蚯蚓粪覆盖厚度和雨强为试验变量,试验处理设置如下:降雨强度设置为大雨、中雨、小雨;蚯蚓粪覆盖厚度分别为1 cm、2.5 cm、4 cm,覆盖面积为土柱表面积的90%,以裸土作为对照。分别测定降雨完成后10 h内的湿润锋迁移过程和48 h内0~5 cm(上层),5~10 cm(中层)和10~15 cm(下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蚯蚓粪覆盖对降雨后黄土区土壤水分分布具有一定影响,降雨入渗结束后,覆盖蚯蚓粪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在较短时间内低于裸土,但5~15 cm土层含水率不断增加,并逐渐高于裸土,表明蚯蚓粪覆盖能够延缓降雨入渗,并影响黄土区土壤水分再分配过程,对降雨后表层以下的水分增加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黄土区降水的利用率。

X100钢管补焊焊接工艺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34 浏览:45

周路云 符明海 王国圈 刘书宏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工艺实验研究了X100钢管补焊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性能,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补焊焊接方法的应力及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可为补焊焊接工艺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采动过程中的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87 浏览:421

刘英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对采场采动过程中的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当峰峰组不具有隔水性、厚度设置为18 m时,隔水层底板未出现原位张裂区域,开采完成后峰峰组含水层与底板相互贯通,工作面底板突水形成;当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较大时,施加水压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不明显。

土壤和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下载:61 浏览:341

殷乐宜 魏亚强 陈坚 文一 李璐 牛浩博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9期

摘要:
土壤和地下水在水分运移、污染物迁移转化等方面高度相关,基于数值模拟预测土壤和地下水耦合污染趋势可以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工作提供定量化技术支撑。文章综述了土壤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水流和溶质运移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并对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基于EDEM输送带输送物料模拟研究分析 下载:65 浏览:430

施军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皮带输送机广泛运用于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中。如何分析计算物料群离开输送带后的运动轨迹是设计及运用皮带输送机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离散元(DEM)法模拟和分析输送带输送物料的过程,得出输送带在平抛和斜抛的状态下,球形物料和类似正方体物料离开输送带后的运动轨迹,计算出水平方向上物料的抛射距离范围,同时验证了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而言,离散元法在研究输送带输送物料的问题上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具有管钳咬痕油管的拉伸强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29 浏览:351

窦益华 朱帅 李明飞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6期

摘要:
油田上经常发生油管破断等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管柱发生破损,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为了探索油管破断的原因,需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油管破坏原因进行试验验证。以钢级P110S,规格为Φ88.9 mm×6.45 mm的油管为例,介绍了未受破坏的油管拉伸至失效和有管钳咬痕油管拉伸至失效的试验,对比两种不同情况对油管强度影响的大小,认为受管钳破坏的油管强度在其破坏处影响最大,确定了应力集中发生位置和应力集中系数大小。对有管钳咬痕油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咬痕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且变形量最大值也发生在油管咬痕位置。利用有限元模拟了不同咬痕长度、宽度、深度对油管强度的影响,其中咬痕长度对其影响最大。其为寻找油管在井下发生破坏的原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井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算模拟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分离C2、C3烃类气体 下载:31 浏览:307

刘景昊1 伍学谦2 吴玉锋1 俞嘉梅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碳氢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离纯化过程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低碳烃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仅在分子尺寸和不饱和度等方面有微小差异,分离困难。传统的精馏等分离方式能耗高、有时效率较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尺寸可控)在吸附分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模拟方法能够在微观层次上描述吸附分离过程,起到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计算模拟用于探索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深部岩巷围岩偏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下载:87 浏览:460

侯宇峰 杨康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以A矿深部运料车场巷道为背景,借助于有限元差分仿真软件FLAC3D,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侧压系数下的围岩偏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分析,阐述了巷道周围不同部位岩体受力响应的差异性,以期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巷道扩刷过程中支护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稀土电解槽三维电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54 浏览:484

刘雨1 于兵2 侯磊1 刘兴志1 《冶金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以稀土熔盐电解槽为对象,取COMSOLE软件进行有限元的模拟计算,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出,电解槽电场的分布基本上能够分成三大区域,耦合前后,发现电场在阴阳极之间的分布与耦合前相比比较混杂,耦合前后额分布数值之间存在0.03的差别。

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梁抗剪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97 浏览:517

曹传海 翁维素 马晨洋 孙晓涵 郭洪礼 潘宏宾 杨宁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运用ABAQUS软件来控制混凝土等级、剪跨比以及配箍率的不同来模拟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剪跨比的减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配箍率的增大可以使得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得到提高.

对不同形状电热管加热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81 浏览:503

刘凯龙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电热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电热锅炉的运行状况和寿命,故选择合适的电热管形状对电热锅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一因素对比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圆形度下的电热管加热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圆形度为0.7的L形电热管加热效果较好;对比电热管3kW和5kW两种不同的电功率得出较小功率时换热效果好;对比不同电热管间距得出2.2D的管间距在加热效果中具有极值;增大流速可增强换热;在电热锅炉中电热管的安装位置与供热模式有关。

基于化学条件下静态释放模拟研究太行湖底泥TP分布特征 下载:47 浏览:368

任焕莲 刘娜 梁雯琴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太行湖底泥中TP的时空分布特征,着重对底泥TP释放进行了室内静态模拟研究,并建立了TP释放速率数学模型,其研究结果可为湖区内源底泥TP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剪切变稀液滴撞击不同浸润性壁面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55 浏览:395

沈学峰 曹宇 王军锋 刘海龙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有限元法,采用水平集方法捕捉相界面的移动,构建了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数值模型.通过修正的幂律模型描述流体的非牛顿剪切变稀特性,探讨了剪切变稀特性对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后铺展行为的影响,分析了撞击不同浸润性壁面时剪切变稀特性对液滴撞击壁面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幂律指数m的减小,液滴撞击过程中的黏性耗散减小,液滴的形貌变化及无量纲参数变化更为显著.接触角为55°的情况下:当m降低至0.85时,液滴铺展过程中开始出现显著区别于牛顿流体液滴的振荡现象;当m降低至0.80时,液滴在回缩过程中会出现中心液膜断裂的情况.接触角为100°时,剪切变稀液滴均会出现振荡行为,振荡幅度随着m的减小而增大.接触角为160°时,牛顿流体液滴与剪切变稀液滴均会在回缩过程中弹起,但剪切变稀液滴的弹起速度更快.此外,基于数值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了接触角为55°情况下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壁面后的最大无量纲铺展直径预测模型.

流固耦合作用下隧道开挖模拟研究 下载:78 浏览:401

班改革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根据渗流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多场耦合理论,构建隧道开挖流固耦合模型。以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张吉怀铁路毛坪村隧道施工为例,选取典型断面,采用COMSOL模拟耦合作用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渗流场及塑性区变化规律,并将拱顶沉降值与现场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扰动原岩发生应力重分布,使拱腰和拱底附近塑性区范围发生显著变化;对比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和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模拟结果可知,流固耦合作用下隧道拱腰和拱底处围岩的应力值相对较高,高出的应力值最大可达0. 2 MPa,且流固耦合作用下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后,拱顶沉降值可达55 mm。采取喷砼支护措施后,隧道拱腰和拱底处的应力集中区范围显著减小,隧道拱顶沉降值可降低至26 mm。由此可见,流固耦合

圆形复合式磁控溅射阴极设计及其放电特性模拟研究 下载:56 浏览:398

汪天龙1,2 邱清泉1 靖立伟1 张小波3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二维有限元算法使用COMSOL软件对圆形复合式磁控溅射阴极的磁场进行了计算,结合Matlab优化工具箱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圆形复合式磁控溅射阴极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靶材利用率达到最大的最优结构.对得到的最优化磁控阴极,基于自洽粒子模拟方法,使用VSim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放电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随着磁场非平衡度的增加,阴极表面电势降落最大的位置和等离子体聚集的位置,沿着阴极表面外沿不断向阴极中心移动,阴极表面磁场的强度不断减小.随着磁场非平衡度的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先增加后减小,鞘层厚度先减小后增加,等离子体的密度和鞘层厚度不仅与磁场非平衡度有关,而且与磁场强度有关.最后根据粒子模拟的结果,对复合式磁控阴极的靶材刻蚀深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优化前后靶材的刻蚀范围从60 mm扩展至整个靶面,极大地提高了靶材利用率.

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相对论磁控管的粒子模拟研究 下载:66 浏览:476

史迪夫 钱宝良 王弘刚 李伟 杜广星 《物理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相对论磁控管(RM)中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新型输出结构。该器件采用10谐振腔结构并工作在π模式上,通过合理设计谐振腔结构与输出同轴波导之间的微波提取结构,模拟实现了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与传统全腔提取结构相比,该新型输出结构,不仅能更容易地实现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而且在此基础上能更容易地实现更高频段RM的设计。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电压为220kV,磁场为0.4T时,该器件的工作频率为4.38GHz,输出功率为208 MW,功率转换效率达到46.6%。

二维情况下两组分带电囊泡形变耦合相分离的理论模拟研究 下载:42 浏览:333

段华 李剑锋 张红东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结合离散空间变分方法和耗散动力学研究了二维两组分带电囊泡的形变耦合相分离,系统地考察了囊泡带电量组分含量、带电组分的电荷密度、两组分间的相容性和温度等因素对形变耦合相分离动力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荷引入可增加不同组分间的表观相溶性.当温度较高时,静电相互作用可直接抑制囊泡相分离,避免了同种组分的团聚;当温度较低时,静电相互作用则可明显增加分相相区数目,使其呈微观相分离,从而避免了同种组分大范围的团聚.

颗粒物质内自旋小球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45 浏览:338

程琦1 冉宪文1 刘苹1 汤文辉1 Raphael Blumenfeld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大耳沙蜥在沙子中的运动行为,以球形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3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程序LIGGGHTS模拟了旋转运动模式对颗粒物质中球形物体平动和上升/下降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旋转速度以及颗粒间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物体与颗粒物质基底颗粒间的摩擦系数以及球形物体的自转角速度对球形物体的运动有明显影响,摩擦系数越大物体运动越明显,自转角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明显.该结果比较好地解释了沙漠生物外表具有鳞片的原因.

多尺度模拟研究纳米凸体几何形貌对初始塑性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9

周思源 金剑锋 王璐 曹敬祎 杨培军 《新材料》 2018年5期

摘要:
研究金属表面微凸体的力学行为对深入理解摩擦、磨损和设计微纳米机电器件有很大帮助。采用准连续方法探索了纳米压痕作用在薄膜(001)表面的纳米微凸体几何形貌对铝和铜薄膜初始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相较于平坦表面,微凸体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薄膜的屈服应力。矩形微凸体横纵比对屈服应力的影响不大。随着底角α的增大,梯形微凸体的屈服应力呈现降低的趋势,尤其是α>54.7°。同时,在纳米尺度限制全位错形成的条件下,铝中可能容易形成孪晶结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