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现代监护理念下监护与行为能力关系的重构 下载:86 浏览:504

彭诚信 李贝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法总则继续将监护理解为行为能力的补正工具,实行两者之间的全面"挂钩"。在行为能力采"三分法"的语境下,该"挂钩"关系使得我国监护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忽视被监护人意思自治、保护内容缺漏等问题,并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尊重残疾人意愿偏好的基本精神不合。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挂钩"成因在于对两者本质的混淆,同时两者在制度功能、适用对象和时间效力上的部分重合以及"监护"概念的歧义性都加剧了该"挂钩"现象。现代监护理念指引下的监护制度应兼顾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及其意思自治,未来立法应致力于实现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有限"脱钩":一是建立并完善独立的监护程序,使监护启动条件与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相分离;二是建立包含自治型、协助型、替代型决策模式的多元监护体系,限缩法定代理权的适用范围,完善行为能力的类型划分。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视角下审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合意性 下载:70 浏览:418

李媛媛 惠文 赵海利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现行的重度残疾人护理制度相衔接,伴随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的扩大变得日益迫切。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失能残疾人与失能非残疾人在实际护理需求及其满足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失能程度和护理资源等重要影响因素下,失能残疾人的照护需求,与失能非残疾人相比,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长期护理保险能够覆盖所有需要长期护理的群体之后,重度残疾人护理制度将无独立存在的必要。考虑到现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不论是保障范围、保障程度还是服务内容都非常有限,现行重度残疾人护理制度仍有存在的合理性。还在重度残疾人护理制度存续期间,应该对现有的残疾类型(躯体残疾与否)二分法进一步细分。同时,为更好地将重度残疾人护理制度与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衔接,在重度残疾人护理需求上,除考虑自身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外,还需考虑受教育水平、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原因与对策——以X省为例 下载:32 浏览:322

苏香菊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0期

摘要:
残疾人就业在保障理念、就业行业、就业类型、就业差距、就业培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来自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企事业单位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于残疾人自身及家庭方面的原因。为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思路,其次要理顺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中几个重要关系,第三要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第四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培训,第五要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利用与管理。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的电气无障碍设计探讨 下载:32 浏览:220

梁国刚 《电气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的建设是政府关爱弱势群体、帮助残疾人建立生活信心、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生活品质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托养服务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和社会功能恢复等精准康复服务。托养中心通常设有托养护理、康复训练、生活服务、无障碍设施体验、社会功能适应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功能区,配备了现代化的康复训练、生活起居和辅助性就业等设施设备,方便残疾人使用;并通过康复训练、生存技能的培训,使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托养护理,使残疾人更换一个生活环境,增强其生活康复的信心,同时给照顾残疾人的家属一个放松心情、调养生息的时间。电气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是满足残疾人托养中心运营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的设计,分析各种不同残障类型人士的特点和生活需求以及服务管理要求,设置不同类型电气无障碍系统及设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脑瘫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训练 下载:296 浏览:2390

邢琳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对脑瘫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训练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共78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对78例患儿进行随机数字抽选分组,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为确切,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7.43%、76.92%,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病情的康复和好转,该方法值得推广。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下载:230 浏览:2266

张晓媛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1年9期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技进步,多种先进技术被研发出来并应用到了多个领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反应速度快、准确性和适应性高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快去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号处理和转化,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将其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短波通信、软件无线电和移动机器人领域中都得到了良好运用,要重视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技术有效性。

保护动机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93 浏览:1880

​许海燕1 乔羽2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4.42±2.24)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总症状、日常生活评分分别为(17.66±1.25)分、(6.78±1.34)分、(6.99±1.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绘本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下载:299 浏览:3330

​刘瑞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3期

摘要: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残障儿童,其中,听障儿童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无法接受声音信息,他们喜欢用眼睛去感知世界,在针对听障儿童群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绘本的形式为学生们呈现生动的图形和有趣的故事,从而有效提高听障儿童的逻辑思维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绘本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下载:298 浏览:2651

辛雪 《软件工程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稳定运行的基础前提,由于新时期网络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不再是只关注信息安全的问题,而是需要从系统配置以及运行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这在给网络信息建设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此,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方面进行介绍,并结合现阶段用户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现状,明确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从而拟定科学合理的系统优化方案,提高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

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628 浏览:3684

王忠 《管理与科学》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类产物越来越多的融入进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带给生活的便利。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业的工作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运营都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其次,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是从公共管理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的意义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这三方面展开,可供相关单位进行参考。

一款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造型设计研究 下载:354 浏览:2656

赵洪卫 《设计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前,我国残疾人已超过8千万人,每年新增因车祸,工伤,其他意外造成下肢伤残者约50万人。该群体是社会的弱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出行很困难,尤其需要一种适合他们心理和生理特征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具有操作简单、骑乘舒适稳定、维护方便、无污染和噪声低等优点,是腿部不便的残疾人的最佳代步工具。分析了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各部位具体的设计尺寸。在设计中考虑了安全因数,实现了无障碍设计与关爱性设计。研究了电动三轮车的造型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电动三轮车的色彩设计方案。整车造型采用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实现了仿螳螂形态的腿障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的造型设计。

电子档案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下载:136 浏览:1804

栾和昕 《法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子档案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电子档案的广泛使用,电子档案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档案法律保护的现状,包括立法体系不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电子档案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 下载:154 浏览:1634

柴晓东1温玉萍2(通讯作者 )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期间使用中药处方药的病人11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的临床用药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有针对性的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用药安全状况。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在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更显著的提高。结论:在使用中药处方的病人中实施合理用药管理,能使其整体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提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保证病人尽早康复。

温针灸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540 浏览:4147

张德琼 张艳 刘瑾婷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温针灸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6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自2023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n=33)和观察组(温针灸联合常规康复,n=33)。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温针灸应用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效果积极,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