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氧气气瓶开裂原因分析 下载:18 浏览:205

石生芳 浦哲 左延田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宏观检测、化学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开裂氧气瓶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验检测结果对发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氧气瓶开裂主要由瓶肩内腔表层折叠裂纹引起,裂纹在设备运行时多次扩展,直至部分穿透导致氧气瓶泄漏。

杭州与拉萨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随海拔高度与季节的变化分析 下载:63 浏览:375

邵云1 吴昕仪2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通过已有的大气压、水汽压和气温的数据计算出杭州、拉萨两地区大气中的氧气分压和氧气分子数密度,作出1月和7月杭州地区的大气压、水汽压、气温、氧气分压、氧气分子数密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曲线图,并对这些曲线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与解释。对比拉萨、杭州这两地高空的相关大气数据,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并加以解释,发现同纬度地区高空的大气状况基本相同,尤其是大气压。根据杭州上空海拔3650m处的大气压及拉萨地表的气温推测出拉萨地表的其他大气状况,并将拉萨地表的大气与杭州上空的等高大气进行对比,发现它们总体接近。指出地形地貌对于大气的影响仅局限于地表附近,且该影响要小于季节、海拔对大气的影响。文末对文章的某些撰写思路进行了必要的解释。

氧气高炉工艺的探讨 下载:57 浏览:495

张惠凯 《冶金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氧气高炉工艺逐步在冶金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这种新型的炼铁工艺替代了传统的热风操作,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冶炼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本文将围绕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工艺以及喷吹焦炉煤气-氧气高炉工艺予以阐述。

氧气催化氧化环己烷 下载:96 浏览:504

佘远斌 邓金辉 张龙 沈海民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系统综述了O2氧化剂用于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金属纳米粒子催化、金属氧化物粒子催化、分子筛催化、碳材料催化、光促进催化、杂多酸催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等。本文认为研究、开发以O2为氧化剂,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非均相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将成为今后环己烷催化氧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多金属甚至多元素复合体系。本综述不仅对开发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的环己烷催化氧化体系,改进目前工业上的环己醇环己酮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对其他烃类C—H键和C—C键高效催化氧化体系甚至其他氧化体系的研究与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富氧/水–氧条件下准东煤熔融特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268

周昊 陈振寰 张佳凯 周陈颖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煤灰中矿物质在不同气氛条件下的转化机理影响煤的熔融结渣过程。为了研究在富氧/水–氧气氛下准东煤的熔融特性,并为预防燃用准东煤锅炉的结渣提供参考,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相机记录准东煤粉样品在热台上形变的过程。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煤粉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面积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面积变化特征点对应的煤粉熔融温度,并对比不同富氧/水–氧气氛条件下准东煤粉开始熔融的温度。研究表明,随着氧气体积分数增加,煤粉开始熔融的温度降低;随着水蒸气体积分数减小,煤粉开始熔融的温度升高,水蒸气和富氧气氛能促进准东煤粉熔融行为。

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及其对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0

刘哲1,2 陈博涵1 陈平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采用氧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用以改善PBO纤维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能大幅度提高PBO/BMI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值,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30 W/m3、时间24 s,ILSS值从43.9 MPa提高到62.0 MPa。经过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的PBO纤维其表面的氧含量明显提高,氮含量变化不大,甚至在过度处理时降低;官能团-O-C=O基团的含量从0提高到3.16%,-C-O-的含量也明显提高;在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BO纤维表面产生大量凹凸不平和沟壑,使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而表面氧含量的提高和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是PBO/BMI复合材料ILSS值提高的重要原因。单丝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DBD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对PBO纤维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不影响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50例应用笑气-氧气清醒镇静术拔牙患者的护理 下载:54 浏览:484

李文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对50例因精神高度紧张、无法完成治疗行笑气-氧气清醒镇静下口腔拔牙术或微创拔牙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发现笑气-氧气清醒镇静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使之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也有利于护士提供更好的护理配合,降低医生压力,节约患者等候及治疗时间,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浅析翻转课堂模式在“氧气制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445

朱小玲 斗果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倒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次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文章以氧气的制取为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从课前微视频的制作或收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课中的内化吸收及课后的深化等各环节来设计教学。采用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学习资源环境的不全面、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85 浏览:1275

李晓姣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评估联合疗法的优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家长满意度更高。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速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平喘药在儿科急诊的临床应用 下载:420 浏览:4119

吴光舟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研究分析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平喘药在儿科急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56例急性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2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平喘药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平喘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喘憋、咳嗽、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各研究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8.9%,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8.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平喘药在儿科急诊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在一定程度帮助患儿家庭减少了医疗负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使用。

问题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为例 下载:321 浏览:3684

方艳华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概述了问题链提出的背景、问题链的定义,并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为例,探索问题链的设计与课堂实施策略。

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196 浏览:1560

熊建伟 丁金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的方式,在实验结束后的,对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患者祛痰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祛痰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在神经内科脑梗死肺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术后症状缓解效果,实现患者祛痰临床效果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