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河流水体污染空间分布及污染源解析——以浑河沈阳段为例 下载:50 浏览:325

刘博1,2 张展3 许增贵1 王小娜1 张楠1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内梅罗水质评价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沈阳市境内浑河干流3个断面2017~2018年上半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3个断面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描述性统计特征及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河流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空间上,从上游到下游3个断面水质总体为由差变好再变差;时间上,从2017~2018年上半年沈阳市境内浑河干流各断面水质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东陵大桥和于家房断面水质恶化趋势更明显;浑河干流污染严重的因子主要有3项分别为COD、氨氮和TP,尤其在于家房断面,以上3项指标均已达到劣V类标准;浑河干流污染源主要为上游抚顺段排入浑河的"三产"废水、浑河沿岸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沈阳市本地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尾水。

渭河流域西安段水体中DBP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58 浏览:433

胡卫星1,2 刘晓宇3 陈贝4 陈爱侠1,2 李萌1,2 王雪平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解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污染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于2018年1、5和8月检测分析了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中DBP的含量和污染分布特征,并采用物种敏感分布曲线法(SSD)对水体中的DBP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1、5和8月流域水体中DBP浓度分别为nd~58.28("nd"表示未检出)、2.78~42.61和1.45~39.34μg/L,平均浓度分别为15.60、12.87和12.71μg/L。受点源污染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影响,泾河水体中DBP含量最高。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及4条支流全年水体中DBP存在的风险大小为泾河﹥皂河﹥渭河干流﹥灞河﹥沣河。与国内外其他流域水体中DBP含量比较,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体中DBP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污水厂废水排放、工业污染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是流域水环境中DBP的主要来源。

浅埋煤层水体下采煤作业防治水分析 下载:80 浏览:453

冯帆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浅埋煤层水体下开采中发生水害问题的可能性远超其他赋存煤层回采作业,做好水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针对浅埋煤层水体下采煤作业防治水,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矿井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对回采作业中防治水体系的构建开展综合论述,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碱蓬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研究 下载:54 浏览:480

潘军标1,2 王栋2 王趁义1 黄添浩1 李锡成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9期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5种浓度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实验,比较研究了盐生植物碱蓬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碱蓬在低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生长,在高营养化水体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适应后才可以良好生长;且碱蓬对水中的氮、磷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浓度分别由初始的0.68~8.02 mg/L和0.00~3.12 mg/L降至0.37~2.36 mg/L和0.00~1.70 mg/L;对水体盐度的降低也有一定的作用,由初始的3.2%降至2.6%2.9%;实验结果为利用盐生植物修复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模式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水体的水质改善试验研究 下载:57 浏览:351

陈爱华1 张峰1 高旭2 马涛1 董彦丽1 王莉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以碳素纤维(CF)生态草为载体,处理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考察CF生态草对湖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率随着投放CF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投放6 g CF的去除效果更稳定,经过28 d处理后,ρ(COD),ρ(TP),ρ(NH3-N),ρ(TN)和浊度分别下降61.53%,60.86%,89.62%,29.71%和92.57%。,这表明利用CF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的治理是可行的。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16

肖江1 周书葵1 刘星2 储陆平1 张建1 李智东1 田林玉1 李嘉丽1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重金属是当前环境治理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一种二维层状化合物,具备来源广泛、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成本低、无毒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材料、催化剂和药物学等领域。大量实验证明,层状金属氢氧化物能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且吸附效果显著。但单一LDHs因官能团较少、耐酸碱性较差、重复使用率低、易聚集等缺点难以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推广,因此,如何改善其吸附性能,即如何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基体材料来构筑功能性的层状金属氢氧化物材料,成为近期环境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研究人员试图以煅烧、插层、表面修饰和复合材料等方法对LDHs进行表面改性,以达到提高LDHs材料的层间距离、比表面积和表面官能团等目的,继而增加其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位点,提升吸附性能。大量研究表明,采用煅烧法能获得大比表面积和丰富含氧功能团的LDHs;如将苯二甲酸(TAL)和均苯四羧酸(PAL)等应用到插层改性能获得层间距离更大的LDHs,或者将甘油小分子应用于表面修饰改性LDHs,可以增加LDHs材料表面官能团的数量。以上改性方法均能提高LDHs的吸附性能,但改性后的LDHs材料仍存在回收效果差、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研究者制备了以Fe3O4为主的磁性LDHs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既满足了高吸附性能的要求,也极大地提高了其重复利用效率;不仅突破了回收利用率低的瓶颈,还为LDHs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基于水环境修复角度,本文首先论述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基体材料的常用改性方法和可能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论述了其在环境领域中水处理方面的最新应用。其次,本文还分析了环境修复过程中影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应用效果的各种因素。最后,本文在上述基础上对如何利用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高效地从水环境中去除重金属离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而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生态治理技术在山湖苑黑臭水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0 浏览:379

吴丽芳1丁宇晖2宗振刚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黑臭水体给生态、景观、人居环境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黑臭水体成因复杂、整治工程艰巨,但对于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水环境质量意义重大。自2017年起,江苏省常熟市积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获得有效提升。本文以常熟市山湖苑河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为例,基于水体黑臭成因,重点对黑臭水体整治措施及治理效果进行跟踪分析,探讨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方式,为今后城市黑臭水体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关于河湖长制背景下湖北省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考 下载:92 浏览:416

徐会显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党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其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及河湖长制实施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系统探讨了河湖长制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支撑作用,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全面打赢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提供借鉴。

微生物原位净化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416

宗绪成1 李广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基于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沟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详细解析了微生物原位净化法的应用实例。运用微生物原位净化和生态修复方法对八里沟河道黑臭水体实施60天的治理后,该河道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Ⅴ类,实现水体不黑不臭,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该方法可为其他治水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以期解决更多水污染问题。

常熟市黑臭河道治理分析与研究 下载:75 浏览:431

吴刚1 沈翔2 吴有宝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城市黑臭河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本文以常熟市曹家湾河、蒋家村河为例,通过分析典型黑臭河道形成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整治后水生态环境和水质净化能力有效提升,可供类似河道治理借鉴。

干旱区城市景观水体优化调度研究 下载:78 浏览:489

徐继红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满足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的要求,实现合理经济高效的景观水体运行维护,建立了城市景观水体水量——水质耦合的优化调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新疆库尔勒市杜鹃河景观水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合理确定运行参数如补水方式、补水周期、循环周期等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度,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景观水体的日均运行维护费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景观水体治理方案优化决策、水质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顾及背景信息的遥感影像自动化水体提取方法 下载:99 浏览:503

李林蓉 吴曌月 郑盼姚 文静 苏红军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摘要:
水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有效的水体提取可为水文、气候建模、生态系统评估等不同学科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针对遥感水体提取方法中存在的最优阈值难以确定、建筑阴影噪声难以抑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特征指数的水体提取方法,能够削弱指数法对最优阈值的依赖性并抑制建筑阴影产生的噪声。针对水体提取模型自动化程度不高、单一方法难以针对不同背景水体完成高质量提取等问题,发展了顾及背景信息的自动化水体提取方法,基于OTSU阈值法利用植被指数、建筑指数与坡度等信息对背景进行分类,然后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水体提取。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依赖先验知识,能在保证水体提取结果完整性的同时抑制由建筑与山体阴影产生的错误信息。

伊洛河流域样区不同坡度下水土和土地利用多样性特征 下载:62 浏览:286

郭漩1 张学雷1,2 任圆圆1 《土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探索坡度与不同地学要素间相关关系,选取河南省伊洛河流域8个典型县域作为研究样区,在2 km×2 km网格尺度下,以不同的仙农熵变形公式计算坡度、地表水体、土壤、城镇建设用地及交通运输用地等地学要素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并利用互熵关联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索坡度与各地学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地表水体与坡度间相关性强,除主要分布在低等级坡度外,地表水体在15°25°中高等级坡度的山谷地区也较多分布。(2)不同等级坡度与各土类间75%以上的相关系数大于0.500,每种土类都趋向集中分布在某些坡度等级上,两者相关关系紧密,不同等级土壤类型的划分及分布也与坡度分级有关。(3)城镇化土地利用类型与0°8°适宜坡度间相关性强,适宜坡度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高于对交通运输用地的影响。综上,坡度与水土、城镇化土地利用等要素间关系密切,是影响地学要素多样性格局的重要因素。

新集矿区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下载:59 浏览:368

廉法宪1 储成想1 姜春露2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新集矿区地表水蒸发作用较强,相对富重氢氧稳定同位素,d值较高,松散层水和煤系砂岩水蒸发较弱,相对贫重氢氧稳定同位素。新生界松散层水是亚现代水与近期补给水的混合,新集一矿和二矿煤系砂岩水主要为亚现代水或亚现代水与近期补给的混合水,而新集三矿、刘庄矿和板集矿存在新生界松散层现代水对砂岩裂隙含水层的补给。

遥感技术在环境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49 浏览:460

曹飞 穆宝慧 徐丹 高乾 孙建欣 孙浩 孙中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为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大气、水体、生态环境以及灾害监测上的最新研究,介绍了大气有害气体监测、水质和油污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以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遥感监测关键技术方法,并对环境遥感监测中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研究 下载:69 浏览:308

赵寅成 李为实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5期

摘要:
农村黑臭水体是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水污染治理任务,需加快落实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和成因,从多个角度提出可靠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统筹规划,分阶段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抓好结合,做好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及规划的衔接;建立"污染物治理链条"思维,狠抓行业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类面源"概念,重点推进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科技与应用之间的壁垒,制定推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治理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50 浏览:65

张翔 向松 李杨海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硝酸盐是我国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化学法、吸附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中因吸附法操作简便、设计简单,近年来各种吸附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化学法中,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小、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吸附和纳米材料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水体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趋势做综述。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现状及建议 下载:43 浏览:278

王谦 郭红燕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公众参与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公众参与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本身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公众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特点,在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中政府与社会各方权利和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治理工作;二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综合考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社会参与的各种要素;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和互动;四是应定期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效果进行评估,使公众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HPGe水体在线伽马测量估计水体总α/β比活度 下载:60 浏览:414

孙高山1 葛良全1 管弦1 曾国强1 徐立鹏2 郭生良3 罗明涛1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XTG-2000W型水体放射性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高纯锗探测器对水体γ射线能谱的测量间接计算水体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对成都郫县河水、某品牌矿泉水、东风渠水和成都理工大学内自来水进行了伽马能谱测量并计算对应水体的总α/β放射性活度,比较3种水样的计算结果与外检结果得出α比活度拟合值与测量值间的相对误差为8.65%、9.49%、121.87%,β比活度拟合值与测量值间的相对误差为6.73%、27.95%、16.96%,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黑臭水体治理案例与启示 下载:57 浏览:423

李亚梅 荣武 孔令为 王睿 王晓敏 耿利鸣 王震 蒋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周边水体,中国众多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阐述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意义及我国目前河道污染状况,列举了国内外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从政策和修复技术方面给出河道治理的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