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浅山区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防治与管控 下载:75 浏览:410

陈亮1 陈鹏云2,全琴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浅山区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农业,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浅山区水土流失成因,并以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项目为例,从防洪安全设计、水土保持设施竖向设计、土石方平衡设计、雨水控制与利用措施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等角度阐述浅山区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破坏的防治与管控,以期更好地缓解浅山区水土流失现象,提升生态环境。

浅析生态理念在诏安县赤水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426

余燕琼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赤水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应用的生态理念。治理中,以小流域为建设单元,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泥沙入河入库,蓄水保土,保护水土资源,因害设防,防灾减灾,建设安全生态水系,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安全、生态水系、民生结合起来。

浅析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后评价 下载:64 浏览:485

周惠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水土保持后评价工作主要是分析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本文结合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特征,概括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及执行情况,对该项目植被恢复效果、环境改善效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可为今后的项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后续同类型项目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 下载:83 浏览:506

钟壬琳1 戚德辉2 戴君儿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样地年度调查、监测站年度监测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新时期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监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从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占地范围探讨 下载:82 浏览:486

刘承佳1 郑树海2 李莉3 姜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减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的目标,同时为以后编制特高压直流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工作指南提供依据,指导特高压直流工程管理、设计、监理、监测和施工等参建单位人员开展工作,通过深入不同特高压直流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广泛调研收资和采集影像资料,从各个施工临时占地区的占地面积及作业面宽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占地控制范围推荐值。

伏沙地草原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 下载:89 浏览:472

王天宇1 王硕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伏沙地草原位于典型草原与沙地过渡地带,其表层生长植被,腐殖质富集,下层为沙母质层。伏沙地草原表层一旦被破坏,即可形成伏沙地破口,若无有效防护,破口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向外围延伸,导致伏沙地草原迅速沙化。以锡盟—胜利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在伏沙地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总结水土保持管理经验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区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73 浏览:507

张长伟1 马美景2 王一峰1 王志刚1 赵健1 张平仓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结合区域水土保持方案评价的作用,通过分析武汉市工业园区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流失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①武汉市工业园一级分区应根据产业园规划划分,二级分区根据功能性质划分,三级分区根据施工特点划分;②在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要求的六项指标的前提下,建议增加透水比、下沉式绿地比率和雨洪利用率等水土流失防控指标,并细化林草覆盖率指标;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

临洪小流域(湿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设计研究 下载:79 浏览:478

程建敏1 李沛2 徐天文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湿地是地球表层最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湿地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战略对策和措施,将湿地保护及景观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对接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可使小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连云港市临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土壤侵蚀因子变化对县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486

赵帮元1 张建国1 张栋1 樊义佳2 高璐媛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侵蚀因子的变化必然导致侵蚀模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判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选取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塔里木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部分县/市,分别分析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耕作措施因子(T)和植被覆盖度(FVC)的变化对年度水土流失面积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T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一定影响,且与区域内的耕地面积等密切相关;FVC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影响较小,且对水力侵蚀区的影响要高于风力侵蚀区;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基数对水土流失面积变幅有一定影响。因此,进行水土流失目标责任考核时,建议规划期内保持R、T因子值不变,并对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县(市)适当降低考核比例。

USLE/RUSLE中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500

黄杰1 姚志宏1 查少翔2 肖培青3 王勃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是USLE/RUSLE方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5种估算P因子值的方法,包括小区和小流域资料法、美国农业部手册查询法、基于RS和GIS提取法、USLE/RUSLE方程反求法、经验模型方程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P因子的研究提出展望。

近海区域化工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方案关注要点 下载:86 浏览:470

鞠靖 杨传清 顾哲衍 谢凯娜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曾经荒芜的滨海地区已成趋势,其中连云港东部沿海区域大部分滩涂已通过围海吹填等方式变为陆地,而化工企业正在不断向这块区域集中。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扰动区域也不断扩大,造成的水土流失也相应增加,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需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盛虹集团(连云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阐述了沿海区域化工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和解决方案。

曲靖市马龙区以奖代补试点工作经验与问题 下载:68 浏览:490

李婧1 常丹东2 孙中峰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调研活动为契机,探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如下意义:①按项目进度进行分次报账,能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②简化建设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③撬动社会资本,增加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投入;④促进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⑤提高中央资金使用效率,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⑥与当地产业结合,实现建管用一体化。与此同时,以奖代补工作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够、流程还有些复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实施流程,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奖代补工作机制。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 下载:79 浏览:492

雷磊1 万昊1 魏金祥2 胡克志3 白晓春1 丁德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浑河(清原农村段)防洪治理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下载:88 浏览:416

栾淼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浑河(清原农村段)水土流失现状、防治责任、防治分区及制约性因素等方面对该区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总结出该区在主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在布设和实施上,对原地貌及土壤植被的破坏较小,把水土流失程度降到了最低限度,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下载:77 浏览:496

李洪任1 谢颂华1 张利超1,2 喻荣岗1 宋月君1 莫明浩1 刘昭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通过多年的治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全省性重要基础技术支撑成果,简述了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全省坡耕地水土流失成因、特点与危害,并对坡耕地资源进行了评价与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江西省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对于更好地推进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风电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探讨 下载:85 浏览:501

付涛 应恩宇 张纯权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分析江西省风电建设项目开发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江西省风电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并根据工作实践归纳了江西省境内风电建设项目的主要类型和水土流失特征,总结了不同类型风电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为风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及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

1985—2015年临朐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475

田增刚1 王明刚2 刘峰峰3 杜文贞1 黄延军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根据临朐县1985—2015年4期次的水土流失调查数据,分析该县水土流失严重指数和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0年间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由1985年的3.29(强度严重)降至2015年的1.65(轻度严重),降幅约为50%,水土流失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但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为1.30%,4个评价期年均水土流失消长率呈现"正—负—正"的变化态势,较低的消长率水平不能满足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需求;历年水土流失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轻度—中度侵蚀区,占同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量的70%,2010—2015年的减少方向逐渐向中度—强烈侵蚀区转移,水土流失治理难度不断增大;1999—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放缓,曾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短期反弹、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呈负增长的现象,因此应对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给予足够重视。

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及产业开发研究 下载:87 浏览:486

刘阳1 吴丽萍1 陈正新1 姚文艺2 逄红1 逯海叶1 姚锐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8期

摘要:
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开发潜力。在对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沙棘相关企业实地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砒砂岩区发展沙棘产业的生态意义,并从砒砂岩区沙棘种植现状出发,综述了沙棘林修复砒砂岩区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沙棘产业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砒砂岩区沙棘产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打造"项目法人制"与"政府+农协+企业+农户"循环增值沙棘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江苏省串场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载:95 浏览:482

刘兵兵1 张烨2 徐燕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水土流失是中国喀斯特地区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在水流的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有机质减少,土壤温度差较大,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通过研究`江苏淮安串场河流域持续4年的生态监测数据,根据流域植被状况、土壤性状、土壤蓄水量、土壤有机养分、土壤侵蚀程度以及流域气候状况,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效益和流域土地的利用率、生产率以及流域综合治理后的生态效益。

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中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 下载:54 浏览:420

储召蒙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地铁建设项目具有占地面积大、土石方施工作业量多、开发周期长、环境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施工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文以深圳市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分析地铁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