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环设计 下载:57 浏览:378

王健健 《中国仪器》 2019年7期

摘要: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坐标轴下的动态等效电路,并给出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的电流环设计方法,结合了以TI公司的TMS320F28335型DSP为主控的硬件对其转矩电流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验证了通过本文方法计算出的电流环参数可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的矢量控制。

盘式永磁同步电机在游梁式抽油机上的应用 下载:37 浏览:384

葛利俊 于红业 徐浩 《中国设备》 2020年10期

摘要:
盘式永磁同步电机是专为油田游梁式抽油机设计的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取代传统皮带传动系统,电机直接与减速器连接,驱动减速器输入轴,提高了传动效率,增加了采油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维修维护成本。电机与减速器采用软性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现有游梁式抽油机节能升级改造。

考虑互漏感的海上直驱风电双绕组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75 浏览:497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大,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任意两个绕组间总互感既包括通过气隙耦合的气隙互感,又包括通过定子槽耦合的槽互感,即互漏感。在8~10 MW级大型机组发电机建模与控制中,互漏感不可忽略。本文考虑了互漏感的影响,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全阶模型,对比了考虑互漏感和不考虑互漏感时的电机模型差异,并提出一种参数等效法,将考虑互漏感后的模型转化为未考虑互漏感的模型,便于使用传统模型进行仿真与控制。最后基于模型等价性,给出了从有限元仿真软件参数导出本文双绕组电机模型参数的方法。

海上风电机组的双绕组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80 浏览:491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海上风电机组具有单机容量大的特点,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并采用双绕组并联方式运行。由于绕组间互感的存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比传统的单绕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关系更为复杂,即使双绕组并联运行,也与传统单绕组电机有一定的区别。为深入理解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特性,本文从静止坐标系出发,详细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其全阶模型。最后基于所得到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并联运行时与单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等价关系,为永磁同步电机双绕组并联运行时的控制参数整定提供理论依据。

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精度自动检测装置 下载:12 浏览:412

姜铁征1,2 万秋华1 于海1 赵长海1 贾兴丹1,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精度检测是光电编码器研制和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检测装置的精度和效率,以永磁同步电机和FPGA高速数据采集卡为核心,文中设计了一种动、静态精度自动检测系统。阐述了2种检测的原理,研究了装置各部分选型及软硬件设计,最后,分析并计算了系统精度。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检测结果准确,工作效率高。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技术研究与试验 下载:91 浏览:513

代林旺 秦世耀 王瑞明 李少林 陈晨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大容量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高电压穿越问题,研究了电网电压升高对全功率变流器母线电压的影响;在风电机组不同的无功输出情况下,分析了机组升压变压器阻抗对并网点电压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网高电压故障下无功电流注入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变流器动态无功控制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并从"高电压判断-高穿执行-高穿结束"3个方面分析了主控系统协调配合机制。在MATLAB中建立了2.5 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实现了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全过程动态仿真;利用电网高电压发生装置,在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上进行了高电压穿越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理论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两级稳压的航空永磁起发电机发电控制 下载:44 浏览:285

史世友 夏加宽 王婧妍 李天元 龙宇航 《电气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航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发电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效率高和功率体积之比大等优点,但航空发动机转速范围宽引起低速、高速电压差别大以及高要求的航空电源标准使得稳压系统难以设计。为了系统在整个转速范围能保持直流母线电压270 V恒定,将PWM整流和d轴弱磁控制相结合成初级PWM可控整流稳压,利用同极性升降压电路将初级电压稳定在270 V,实现系统直流电压在全速度范围的恒定。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两级稳压的发电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航空发动机宽转速范围内的直流稳压以及突加、突甩负载的高动态响应能力,输出电源具有高品质,满足航空电源国军标要求。

基于IMC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 下载:65 浏览:462

任志玲 张钟保 侯利民 张广全 林冬 赵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2期

摘要:
预测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和高精度的跟踪控制,但依赖电机的数学模型,负载扰动会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的观测器与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设计速度外环控制器和电流内环控制器以构成双环预测控制系统,设计IMC观测器估计负载扰动,据此产生转矩电流补偿量作为速度环的前馈补偿,实现扰动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精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电压暂降对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92 浏览:502

汪坤 李晨懿 卢文清 徐永海 《电力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可调速电机的一种,对电压暂降十分敏感,尤其当驱动过程对电机转速和转矩要求严格的时候。本文简要论述了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电压暂降对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制定了实验研究方案,选取3种品牌变频器作为PMSM的驱动设备,考察不同变频器驱动下电机转速和定子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压暂降会造成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短时间内失去同步速,并使得定子电流经历类似转速变化的过程;不同变频器驱动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差异十分明显,电机转速下降最大值可达30%额定转速以上,对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带来极大挑战。

基于模型预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下载:55 浏览:447

陈帅帅 俞建定 崔玉 邹洪彬 《天线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模型预测的永磁电机控制策略。相对传统的PI调节,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过度阶段更为平滑。针对低速或者零速状态下的转子角度无感估算,分析了高频注入、滑模观测器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等算法等不同条件下的估算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对比,证明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在转矩响应、动态特性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PI调节。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研究 下载:59 浏览:458

翟影 俞建定 陈帅帅 陈翔 《天线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以空间矢量方法的基木原理为基础,在MATLAB上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构建方法简单,基于矢量控制方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快,系统运行平稳,验证了该仿真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运用分析 下载:54 浏览:559

岳卫东 《中国能源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加之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汽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转变,开始面向新能源,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至关重要,可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提升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运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

新能源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51 浏览:558

党凯文 孙歆钰 《中国能源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近些年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的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各种创新型技术层出不穷的时期,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设备主要是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最为广泛,针对新能源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种类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用途较为广泛的永磁同步电机,给出它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双前馈模糊神经网络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 下载:103 浏览:1206

姜元昊1 李佳懿2 李昕3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转矩脉动大、电动机系统运行和受到外部扰动时系统参数的时变不确定性问题,将双前馈模糊神经网络控制(Dual Feedforward Fuzzy Neural Network,DFFNN)引入PI调节器,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前馈模糊神经网络PI控制器,用神经网络实现模糊推理,进行参数的自整定,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使系统转速响应快,超调小,对参数变化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及噪声分析 下载:385 浏览:4007

李鹏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车最重要的动能组件之一,将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动力性和操控性,但是使用永磁电机却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及噪声,进而影响到驾驶人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过去,行业内针对永磁电机电磁振动及噪声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相关数据也不断丰富起来。本文将针对电动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造成振动和噪声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业界人士和相关科研研究带来一些经验参考,为我国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运用分析 下载:189 浏览:1899

谭先华 《低碳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在当前全球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机的性能直接对其自身的加速性能、爬坡能力以及最高时速等关键指标产生影响,可以说,电机的性能与电控技术不但影响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同时也对其生产制造成本有着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电动汽车所应用的电动机主要有永磁同步电机与交流异步电机等,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比较大。文章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就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于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67 浏览:706

李龙浓 《中国电气工程》 2024年4期

摘要:
作为借助电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功能,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分析,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但是实际作业环节,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本身较为复杂,再加上电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电机作业环节会出现故障,影响设备功能的发挥。所以实际作业环节,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永磁同步电机故障的重视,通过文献综述等手段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阐述电机常见的隐患,并且制定针对性的诊断策略,针对性地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算法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146 浏览:2045

陈雨琴 孙建东 于大永 王兆杰 《中国能源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电机已经无法满足对速度、转速和功率等参数的控制,因此需要开发更高性能和更高质量要求的永磁同步电机来实现高速运行的要求,这样才能满足高速、大功率、高转速和大负载等方面的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