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硬回路设计优化分析 下载:52 浏览:404

陈鹏原 《中国仪器》 2018年6期

摘要:
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是汽轮机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之一,是在汽轮机发生紧急情况时保证汽轮机安全停下来。因此,危急遮断系统的动作可靠性也就极为重要。本文结合一新投产机组的危急遮断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对比原始设计和改进设计后的优缺点,致力于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以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660MW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分析与处理 下载:31 浏览:318

李海波 董林洋 朱海燕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某电厂1号机组正常运行期间,6号、7号、8号轴瓦突发周期性异常振动的问题,通过负荷调整试验、压紧油油温调整试验、压紧油流量调整试验,从振动特性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汽轮机组励磁侧密封油流量过高是导致异常振动的原因,提出降低励磁侧密封油流量的处理措施,并说明了处理效果。

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小汽轮机速关阀故障分析及处理 下载:25 浏览:314

陈顺青 叶明星 安琪 于长江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某火电厂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小汽轮机速关阀在启动挂闸过程中出现ETS复位脉冲指令发出,而挂闸脉冲指令未发出的情况下速关阀自动打开的问题,从小汽轮机速关阀控制原理、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调节油系统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小汽轮机速关阀速关组件的启动油电磁阀阀芯卡涩,使启动油压力提前建立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将启动油电磁阀解体、对电磁阀套筒内部和阀芯进行清洗等措施后,该机组锅炉给水泵小汽轮机启动正常,消除了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曲线优化 下载:27 浏览:317

华兴鲁1 梁金坨2 孟帅3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某厂1号机组在大修后出现高调门摆动大,伴有一次调频不合格、AGC响应迟缓等问题,对该厂阀门管理环节进行试验,因GV2、GV3、GV6阀门摆动较大,故利用最小二乘法对GV2、GV3、GV6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进行修正,并根据作图法,对GV2、GV3、GV6之间的重叠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好的流量特性曲线输入到DEH中,阀门运行良好,一次调频能力得到提高,修正好的重叠度可更好的适应机组调峰,加快AGC响应,减少负荷摆动。

火电厂汽轮机主油箱液位测量缺陷分析及处理 下载:69 浏览:408

陈顺青 闫建平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某火电厂4台机组汽轮机主油箱油位测量过程中出现跳变甚至变坏点的问题,从工作原理、使用环境、介质特性等方面分析原因,认为主油箱内部油位波动较大以及存在较强磁场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将汽轮机主油箱油位测量方式改为差压式测量的处理措施,处理后,测量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均满足"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相关要求,4台机组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投入。

汽轮机中压调整门门杆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91 浏览:514

刘少云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某公司DKEH-1ND31型汽轮机中压调整门门杆螺纹断裂情况,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检修几个方面分析了门杆螺纹断裂原因,结合断裂部位的结构特点选用合适的材料研制了"特制连接器",并介绍了安装步骤及方法。修复后该中压调整门门杆连续运行约7200 h,未发生负荷波动、门杆脱落、断裂等缺陷。

神经网络在汽轮机转子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0 浏览:503

高树奎1 华兴鲁1 孟帅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汽轮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且危害较大,传统诊断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建立BP神经网络及RBF神经网络转子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实例对转子故障进行诊断,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诊断与转子揭缸检查一致,但BP神经网络比RBF神经网络对转子的故障诊断精度更高,可为转子检修及安装设计提供了参考。

浅谈9EMax与H-100燃机改造升级方案比较 下载:78 浏览:511

董奎1 万园1 罗磊彬2 夏开君1 杨小军1 梁珊珊1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一批GE公司9E燃机,随着运行时间积累,部分机组的核心部件已接近寿命期。近年来燃机技术飞速发展,当前最先进的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纯凝发电效率超过64%,原9E燃机的机组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已逐渐落后,给电厂用户带来较大的运行成本及环保压力。通过采用新技术对原9E燃机升级、大幅提升机组主要性能指标以适应新时代电力市场需求,已成为备受用户期待的升级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9EMax和H-100燃机改造方案进行对比,给国内9E用户后续实施改造提供更多参考。

某1000 MW级核电汽轮机低压内缸制造技术研究 下载:78 浏览:497

谢龙飞 刘祥 张斌 吴攀 罗霞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某1 000 MW级核电汽轮机低压内缸结构特点、技术要求。针对工件尺寸大、异形、质量大、精度高、刚性差、变形大、密封要求严等加工难点,拟定了先进、高效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方案,提出了保证制造精度的工艺措施。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究概述 下载:81 浏览:508

梁银林1 刘庆2 钱勇1 张文祥1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一种电能与空气介质内能之间能量转换存储的能源利用系统,用压缩空气储存低谷电、弃风电和弃光电,按需将高压空气释放经透平做功发电,是一种用于能源平衡、新能源消纳等领域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本文概述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系统原理,分析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类型和技术特点,简述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汽轮机测温套管强度校核方法及应用 下载:54 浏览:468

王良 陈泓波 俞胤杰 何成 张春梅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汽轮机蒸汽管道测温套管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套管在涡流脱落作用下的受力及振动机理。基于ASME PTC 19.3-TW2010中提出的有限元算法,研究了套管频率和强度分析的计算方法和判定准则,并通过实例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意义重大。

基于有限元的油涡轮支架结构分析 下载:61 浏览:409

曹林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概述了模态分析和响应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油涡轮支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验证。通过改进结构避开共振范围并校核抗震强度,确保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所得结论为后续类似分析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反动式筒形高压内缸制造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91

罗霞 方宝玉 王卓南 李旭 杨达伟 罗成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对多台反动式筒形高压内缸的结构特点及工艺难点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汽缸吊装、翻身、装夹、静叶安装槽加工及测量、汽封齿及城墙齿加工及测量等制造难点,提出工艺措施及解决办法,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反动式筒形缸制造技术。

基于CFX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涡团耗散燃烧模型数值模拟 下载:78 浏览:491

宋风强1 白英民1 罗方2 房媛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某型号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三维物理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涡团耗散燃烧模型描述其燃烧流动,应用甲烷空气WD1 NO PDF反应模型规定燃料在一步反应中完全燃烧,模拟NO的形成并发现其在一个附加的反应步骤中出现。通过对燃烧室三维流场分布情况的分析研究,特别是针对主要区域关键截面的流动分析,从而判断燃烧室的设计是否合理,为研制高燃烧效率、燃烧稳定性以及低NOx排放特性的燃烧室奠定了基础。

GE 1600 MW核电汽轮机低压外缸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84

谢龙飞 刘祥 巩丽 刘建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GE1600MW核电汽轮机低压外缸结构特点、技术要求。针对工件尺寸大、重量重、刚性差、精度高、密封要求严等加工难点,设计了先进、实用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方案,提出了保证制造精度的工艺措施。

某核电站主发电机封闭母线仓局部过热分析及改进 下载:88 浏览:500

柳菲1 刘玉春2 冯玉辉1 孙延旭2 冯德虎1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5期

摘要:
此核电项目是中法两国共同建设的第三代先进核电项目,作为世界多个第一的核电站,主汽轮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主汽轮发电机封闭母线仓过热的实际案例,本文进行了数据收集,理论分析,维修策略等相关工作,对发电机电气技术人员和发电机设备管理人员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轴向振动分析 下载:59 浏览:383

孙健 《中国设备》 2019年11期

摘要:
一台热电联产汽轮发电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轴向振动过大故障,对机组进行全面振动测试,在测试中发现机组轴向振动存在周期性波动。通过轴向振动原因分析,轴向振动过大及不稳定是由于油挡摩擦及轴承座悬臂引起的。在监测振动不发散的情况下,机组连续运行,轴向振动下降并保持稳定。

精益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浅析 下载:79 浏览:519

姜丽娜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4期

摘要:
精益管理之路是现代化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东方汽轮机借鉴丰田公司的精益思想,大力推进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文章由精益思想起源入手,描述了精益思想扎根、助力精益生产管理的现状,并分析提出了持续提升精益生产需要关注的因素。

超超临界机组可倾瓦支持轴承碾瓦试验研究 下载:77 浏览:484

马骏 曹寒 高进 郭勇 赵先波 祁乃斌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超超临界机组低速碾瓦易发生在转子材料为12Cr或FB2且轴颈堆焊1CrMo钢的对应轴承上,而采用同样轴承结构,转子采用30Cr1Mo1V材料且轴颈没有堆焊的超临界和亚临界机组没有发生类似的低速碾瓦,可见发生碾瓦的机组与未发生碾瓦的机组主要区别是转子轴颈材料不同。本文为研究低速碾瓦与轴颈的堆焊性能的关系,特针对一实验转子轴颈采用与产品转子相同的堆焊工艺进行堆焊,然后进行低速碾瓦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确认了低速碾瓦发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处理及预防措施。

F级一拖一分轴联合循环抽凝背式供热机组配置研究 下载:77 浏览:505

段慧青 杨小军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分析了F级一拖一分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抽凝背机组与常用抽凝机组的优、缺点及技术关键点,通过对比抽凝背机组和抽凝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得出在热负荷需求饱满的区域,抽凝背机组比常规抽凝机组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为后续工程设计及选型提供参考。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